從另一面談呂雉
福建省建陽市曼山小學(xué)三(1)班 徐伊婷/文
前不久,我看了《中國歷史》這套書,其中我最喜歡的歷史人物就是漢高祖劉邦的皇后呂雉很多人覺得呂雉生性殘冷,謀殺重臣,特別是對戚夫人的手段讓人毛骨悚然。但是我卻不覺得她有多壞,你聽我細說下面幾點就明白這是為什么了。
呂雉本是千金小姐。在一次宴會上,她的父親覺得劉邦有富貴之相,不顧妻子反對,把她嫁給了大她15歲的劉邦。那時的劉邦只是沛縣的一個亭長,光知道吃喝玩樂。呂雉與劉邦婚后生下一兒一女,分別是劉盈和魯元公主。其后,劉邦因為喝醉了酒,導(dǎo)致囚犯逃跑。劉邦怕因此沒了性命,便丟下妻兒,逃到了芒蕩山下的沼澤地區(qū)。即便如此,呂雉也毫無怨言,獨立支撐家庭,還不忘為丈夫送衣物及食品,足見呂雉之賢惠。
劉邦被封為漢王之后,與項羽發(fā)生矛盾,呂雉及兒女被楚軍當(dāng)成了人質(zhì)。直到楚漢議和之后,他們才被接回到劉邦身邊。然而,此時劉邦身邊已多了一位風(fēng)華絕代的戚夫人。相比之下,呂雉已是年老色衰,常常獨守空房。戚夫人因為自己得寵,常常在劉邦面前進言,想立自己的兒子u劉如意為太子。對于一個女人而言,搶了丈夫就算了,連兒子的地位也受到威脅,實在讓人忍無可忍。于是,呂雉便采取了行動。她采用了張良的妙計,保住了兒子劉盈的地位。她不爭寵,卻為了兒子前程爭太子,可見母愛偉大。而戚夫人卻不像人家呂雉那樣對劉邦不離不棄,為家里付出了那么多。她一來就享盡榮華,不僅爭寵,還給兒子爭皇位,最終也為自己的愚蠢付出了代價,可以說是咎由自取,不值得同情。倘若她肯像劉邦的另一位夫人薄姬一樣安分守已,也就沒有后來的“人彘”之說了。
韓信在前期為劉邦打天下確實立下汗馬功勞,劉邦對他是既倚重又擔(dān)心:倚重是因為韓信能力確實很強,而且戰(zhàn)功赫赫;擔(dān)心是因為韓信多次在關(guān)鍵時刻抗命,忠心有限。呂雉將劉邦的擔(dān)心看在眼里,便找準(zhǔn)時機私下把韓信給解決了。雖然她為丈夫清除了潛在的禍患,但自己卻背上“誅殺重臣”的黑鍋。賢君讓丈夫當(dāng),呂雉實在是一個了不起的女人。
司馬遷在《史記·呂后本紀(jì)》中對呂雉的評價是“政不出房戶,天下晏然;刑罰罕用,罪人是希;民務(wù)稼穡,衣食滋殖”。這幾句輕描淡寫的話,卻可以體現(xiàn)出司馬遷對呂雉治國本領(lǐng)極大的肯定。
從以上幾點可以看出,后人對呂雉的評價是有誤區(qū)的。凡事都具有兩面性,不能只單看一面。劉邦之所以能成功,離不開呂雉的默默支持,所以我覺得呂雉就是一位賢后。
漢高祖劉邦的統(tǒng)一天下之術(shù)
廣東省廣州市海珠區(qū)北山小學(xué)四(2)班 許浩然/文
指導(dǎo)老師:李婉薇
如果讓我說出一個讓我記憶最深刻的古代英雄人物,那非漢高祖劉邦莫屬了。
還記得荀悅說過:“高祖起于布衣之中,奮劍而取天下,不由唐虞之禪,不階湯武之王,龍行虎變,率從風(fēng)云,征亂伐暴。廓清帝宇。八載之間,海內(nèi)克定,遂何天之衢。登建皇極。上古已來,書籍所載,未嘗有也。非雄俊之才、寬明之略、歷數(shù)所授、神祇所相、安能致功如此。”由此可見,高祖的功績真是空前絕后啊!于是我懷著好奇心查了一下高祖的資料。
高起和王陵認為,劉邦之所以能取得最終的成功,就在于他能夠用功名利祿吸引臣子替他賣命,從而奪取天下。比如,大將鯨布在投漢時,劉邦對他很不客氣,沒有以禮相見,結(jié)果鯨布懊惱得要命,悔恨得直想自殺,認為自己選錯了路。可等他到了劉邦為自己安排的住處,才驚訝地發(fā)現(xiàn)自己的待遇竟然和劉邦是一樣的,于是大喜過望,從此心甘情愿地為漢效力。物質(zhì)享受對于貪圖物欲的人來說,的確起了很大的作用,因為他們唯利是圖??蓪τ趶埩歼@類本身就出身貴族的廉政好禮之士而言,就并非是靈丹妙藥了。然而,這樣才華出眾的人也對劉邦忠貞不貳,盡心盡力,甘愿為劉邦所驅(qū)使,這依靠的就主要是劉邦知人善用的馭臣術(shù)了。
劉邦的馭臣之術(shù),還靠著聯(lián)系鄉(xiāng)情姻親,建立同鄉(xiāng)為主的骨干隊伍。劉邦所信賴的心腹,主要是他從沛縣起事時就一直追隨在他左右的蕭何、曹參、樊噲、夏侯嬰、審食其和王陵等人,以及呂雉的兄弟子侄們。這些人到處宣揚說劉邦是赤帝之子,他斬白蛇起事是天意,再加上呂雉放言,說劉邦居住的地方常有云氣繚繞,這深深地影響了沛縣地區(qū)的父老鄉(xiāng)親。所以,蕭何等人都死心塌地地為劉邦所支使,赴湯蹈火也萬死不辭。比如,劉邦在征戰(zhàn)中,幾次將自己的親生孩子都扔下不管。但他的孩子卻被從劉邦起事之日起,就一直為他駕車的夏侯嬰冒死救下了。又比如樊噲,在鴻門宴千鈞一發(fā)之際,怒斥項羽,保護劉邦從虎口逃脫。這些人是劉邦的左膀右臂,是劉邦最為倚仗的得力助手,對劉邦忠心耿耿,也是漢朝的開國功臣,是創(chuàng)建和鞏固劉氏漢室江山的堅實力量。劉邦的用人之術(shù),真是史無前例?。?/p>
公元前202年,劉邦登基稱帝,史稱漢高祖。此時,天下剛剛安定,各文武大臣都罷兵歸家。劉邦在洛陽的南宮設(shè)宴款待群臣,與臣下飲酒,縱論天下事。
這就是漢高祖的英雄事跡。聽了我的介紹,你是不是也佩服這位英雄u 漢高祖劉邦呢?
唐太宗的趣事
陜西省寶雞市隴縣西關(guān)小學(xué)五(5)班 梁靜怡/文
說起唐太宗李世民,自古以來他就被人們津津樂道,頌揚備至。李世民是一位有作為的政治家和軍事家,在反隋建唐的斗爭中起著領(lǐng)導(dǎo)作用,而且一直受到絕大多數(shù)人的尊敬和喜愛。不管對他的事跡了解多少,幾乎人人都知道他是一位英明的皇帝。
長樂公主是唐太宗的掌上明珠,也是嬌貴的金枝玉葉。永嘉公主是唐太宗的姐姐,出嫁時嫁妝比較簡樸;而長樂公主出嫁時已值貞觀盛世,國力強盛,唐太宗便要求增添些嫁妝。這本不過分,但魏征聽說了此事,卻上諫道:“長樂公主之禮若過于永嘉公主,于情于理皆不合,長幼有序。還望陛下不要授人話柄!”最后唐太宗聽從魏征意見,長樂公主帶著不怎么豐厚的嫁妝出嫁了。
我們可以想象一下,如果唐太宗不是個英明的皇帝,那么魏征會是什么下場……
他的偉大主要在于他看重人才,并知人善任,營造出政治清明的氛圍。他胸懷大局,建立了正確合理的外交政策,并且還完善科舉制度。
他,是一位偉大的君主;他,是一代文武雙全的皇帝。他是既能運籌帷幄,又能馳騁沙場的少年軍事天才,還是千年罕見的貞觀大帝,大唐盛世的奠基人。他寬廣的胸懷,他用人的智慧,他高昂的氣度,將一群天才聚集在自己的身邊,在歷史中發(fā)出耀眼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