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資興市樟樹鎮(zhèn)之所以叫樟樹鎮(zhèn),就是因為鎮(zhèn)政府駐地有幾棵古老的大樟樹。其中一棵被稱為“壽佛樟”的千年古樟,大有來頭。
這棵千年古樟,是當(dāng)年的“壽佛”釋全真親手栽種的。
壽佛釋全真,俗姓周,名宗惠,唐開元十六年(公元728年)出生于湖南資興周源山。全真排行第三,自幼聰穎,七歲讀書,吐語成詞,神悟過人。唐天寶二年(公元743年),全真拜別父母,到郴州城西北的開元寺出家受戒,后經(jīng)行僧指點,到淮南經(jīng)山(今杭州市北)拜道欽禪師為師。天寶七年(公元748年),全真隨道欽禪師進(jìn)京晉謁了唐玄宗。天寶十四年(公元755年),全真離開經(jīng)山云游,披經(jīng)悟法,深諳禪理。唐至德元年(公元756年)四月,全真到達(dá)廣西湘源縣(今全州)開創(chuàng)凈土院,開演大乘教義,高僧從者甚眾。在他主持凈土院78年后,106歲高齡的全真大師為避開一場全國性毀寺滅佛的鋒芒,獨自隱居釜山(今全州縣寶鼎嶺)長達(dá)12年之久。隱居期間,全真創(chuàng)作了大量宣傳佛教的詩歌和偈語,著有《牧牛歌》《遺教經(jīng)》《湘山百問》等,為探索長壽之謎提出了深刻而獨到的見解。唐咸通八年(公元867年)農(nóng)歷二月十日,在佛教“松花大會”上,全真端坐圓寂,享年138歲。他是中國歷史上有記載的最長壽者,于是得到了五位皇帝敕封。宋徽宗敕封他為“寂照大師”,宋高宗加封他為“慈佑寂照妙應(yīng)普惠大師”,宋寧宗、宋理宗又累次加封,清朝敕封他為“?;轃o量壽佛”。由于他德懋壽高,遠(yuǎn)近都尊稱他為“無量壽佛”“壽佛老爺”等。
樟樹鎮(zhèn)這棵千年古樟,就是全真當(dāng)年出家到郴州開元寺期間在便江岸上所種。如今,這棵古樟已有1200多年的樹齡,被當(dāng)?shù)匕傩辗Q為“鎮(zhèn)江之寶”。古樟高30米,樹冠覆蓋面積達(dá)3畝多地,樹胸徑2.6米,樹圍10米,要八九個人才能環(huán)抱。古樟與古藤盤根錯節(jié)生長在一起,形成“藤纏樹、樹抱藤”的有趣景觀。令人驚奇的是,古樟背面的長藤像一個草書的“壽”字,于是人們又稱此樹為“長壽樹”。古樟在3米高處分枝時,一些下層枝條與上層枝條長在了一起結(jié)成“連理枝”,故此樹又有“連理樹”的美譽。古樟樹枝丫交錯,宛如九條龍盤踞在樹冠,又被人稱為“九龍古樟”。因為此地有靈氣、福氣,是一塊風(fēng)水寶地,“無量壽佛”釋全真大師的遺骸,在他百年圓寂后也被送回到這里,并化作一座仰天巨型臥佛,日夜與古樟為伴,因此,人們更是把這棵古樟稱為“壽佛樟”。人們都說,只要你摸一摸“壽佛樟”,你就會健康長壽,幸福永遠(yuǎn)!
如果你來到樟樹鎮(zhèn),不妨也來摸一摸這棵“壽佛樟”,除了摸到那個美好的祝愿,你也許還會摸到一種歷史的脈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