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月30日,張家界市,繞城公路(張桑高速聯絡線)一期工程正式通車,一輛一輛汽車飛馳在嶄新的馬路上。張家界繞城公路是湖南省交通運輸“十二五”規(guī)劃實施項目,也是張家界市第一條按一級公路標準建設的項目。本條公路的通車,不僅實現了張家界中心城區(qū)交通基礎設施的提質增效,而且拓展了城市發(fā)展空間,緩解了市中心城區(qū)的交通壓力。
據張家界市交通建設投資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市交投集團)相關負責人介紹,隨著張家界市旅游業(yè)的迅猛發(fā)展,張家界旅游交通需求越來越大,作為湖南省西部經濟欠發(fā)達地區(qū),張家界交通基礎設施建設已明顯滯后于交通運輸發(fā)展需求,成為制約當地社會經濟發(fā)展的瓶頸。近年來,市交投集團不斷加大項目建設投入力度,切實履行交通基礎設施建設投融資職責,努力在張家界市構筑“旅游圣地夢”“全面小康夢”的征程中奮發(fā)作為。為了有效緩解市區(qū)的交通壓力,提升旅游運輸能力,拓展旅游城市發(fā)展空間,張家界繞城公路項目由此誕生。
經張家界市委、市政府決策,繞城公路項目采用分期建設的模式,其中一期工程張家界繞城公路(張桑高速聯絡線)起于省道S306線(張羅公路)永定區(qū)后坪辦事處廣巖嘴社區(qū),橫跨澧水河,經楓香崗,跨越茅溪河,止于小河坎,與張家界市城區(qū)新建的子午西路延伸段交匯,路線全長6.36公里。按一級公路標準建設,設計速度為80公里/小時,路基寬24.5米。
本次工程由于全線經過的村莊較多,征地拆遷難度大,根據環(huán)保要求,取土場選址多次更改。項目于2016年9月28日正式開工,2017年5月份才具備全線施工條件。要在2018年的9月底完成建設任務,工程面臨著施工時間緊、施工過程中的質量控制和施工環(huán)境復雜、施工難度較大等種種挑戰(zhàn)。
張家界市交通運輸局局長吳揚瓊介紹,為了克服建設期間的諸多困難,繞城公路各參建單位想了很多新辦法,也采取了很多新嘗試。和張家界市已建干線公路相比,本條公路有很多“首次”記錄:一是新工藝、新材料大口徑鋼波紋管(直徑≥5米)首次在干線公路上應用,該施工工藝難度大,稍有偏差,便會產生不均勻沉降,留下質量隱患。二是由于公路全線穿越種植區(qū),超過90%的公路主線用地為稻田,地質情況復雜、地下水豐富,為便于兩側土地開發(fā),全線大部分路段采用淺填路基形式,路基質量控制難度較大。三是該項工程首次實現了在干線公路上成功采用機制砂預制50米T梁的嘗試。四是引進較為先進的工程技術智能管理平臺(計支寶),利用視頻監(jiān)控等綜合管理系統(tǒng),從合同管理到現場控制、質量和安全巡查、工程變更到計量支付等全過程進行有效監(jiān)管,提高了管理工作的效率。
作為建設方,市交投集團相關負責人表示,為了降低建設成本,避免工程浪費,這條全長6.36公里的一級公路使用了信息化的手段進行項目管理,同時,參建單位還優(yōu)化了設計方案,將原設計中的橋梁改為涵洞,比原設計縮短三個月工期,在節(jié)約施工成本的同時,最終順利實現了2018年9月底建成通車的目標。
過去,前往湘西、重慶等地的車輛,必須穿越張家界市區(qū)才能走上高速,張家界繞城公路(張桑高速聯絡線)一期工程建成通車后,不僅方便了過境車輛直達高速,同時還增強了張家界市旅游運輸分流能力,極大地優(yōu)化了張家界區(qū)域公路路網結構,緩解了市區(qū)的交通壓力。
“大路大富,小路小富”,繞城公路的建成和投入使用,必將促進張家界市旅游產業(yè)的快速發(fā)展,是一條張家界人民看得見摸得著的發(fā)展路、致富路,也為城市增添了一條亮麗的風景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