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鐵上海設計院依托國鐵重點項目,以項目為載體,提升科技水平;以科研為平臺,提高項目含量,項目業(yè)績和科技成果雙獲碩果。獲得國家科學技術進步二等獎1項;省部級科學技術獎11項。獲得中國土木工程詹天佑獎1項;省部級 “四優(yōu)”及“優(yōu)秀咨詢成果”獎共計81項。目前承擔的池黃高鐵設計項目,針對兩山一湖(九華山、黃山、太平湖)等風景名勝區(qū),開展了長大隧道、深水大跨、BIM+VR等多項應用技術研究。
近年來,代表性的項目及成果有:
項目一新建鐵路合肥至蚌埠客運專線
項目簡介:合蚌高鐵北接京滬高鐵,南連合肥樞紐,是華東內(nèi)陸省會城市首個進京高鐵。本線是京福高速鐵路的重要組成部分,對建設合肥高鐵“米”字型樞紐意義重大。合蚌高鐵線路全長約130 km ,設計速度350 km/h無砟軌道,投資總額153億元。在本工程勘察設計中,注重科技創(chuàng)新,精心設計,首次編制350 km/h標準單線墩臺,填補了國內(nèi)高速鐵路橋梁的空白;經(jīng)過近5年的運營實踐,線路狀況良好,社會經(jīng)濟效益顯著。
獲獎情況:獲得2014年度中國鐵道學會科學技術獎二等獎、2015年度上海市科學技術獎二等獎、國家鐵路局鐵路優(yōu)秀工程設計獎一等獎、省部級優(yōu)秀工程咨詢及測繪獎一等獎各1項。
項目二改建寧啟鐵路南京至南通段復線電氣化改造工程
項目簡介:寧啟鐵路位于江蘇省中部長江北岸。線路西起南京樞紐,途經(jīng)揚州、泰州、于海安與新長鐵路相交抵南通,全長約268 km,總投資156億元。 本項目既有線標準低,路基順地爬,橋梁比重小,提速改造難度大。提速改建(單線120 km/h改建為雙線200 km/h)的主要內(nèi)容:雙繞改線長度達32%,對全線路基穩(wěn)定性和橋梁剛度進行加固。于2015年底建成通車,2016年5月開行動車組。本線提速改造后開行動車,將揚泰都市圈納入高鐵輻射圈,為沿線民眾追求美好生活提供了交通支撐。
獲獎情況:共獲上海市優(yōu)秀勘察及咨詢獎5項,擬申報2018年國家鐵路局優(yōu)秀設計獎。
項目三新建連云港至鎮(zhèn)江鐵路
項目簡介:本在建項目位于江蘇省南北中軸線上,線路北起連云港巿,途經(jīng)淮安、揚州巿,與京滬高速公路及京杭大運河并行,南抵鎮(zhèn)江市接入滬寧城際鐵路,正線長305 km,設計速度250 km/h,總投資456億元。其中,跨越長江天塹采用主跨1 092 m公鐵兩用鋼桁梁懸索橋方案,為世界同類橋之最長。目前正在攻克“千米跨度懸索橋上無縫線路軌道穩(wěn)定性設計研究”課題。在設計手段上,選取了其中4.5 km路段作為BIM技術試點段,開展以軌道為主體的BIM技術綜合應用研究。
獲獎情況:獲得2016年度中國建筑業(yè)協(xié)會第二屆中國建設工程BIM大賽單項獎一等獎、2014年度上海市優(yōu)秀工程咨詢成果獎一等獎各1項。
項目四阜陽北編組站擴能工程
項目簡介:阜陽北編組站功能定位為路網(wǎng)性編組站,其所在的阜陽鐵路樞紐位于安徽省西北部,為全路大型鐵路樞紐之一。是華東路網(wǎng)的西北大門,在路網(wǎng)中起著承上啟下、集散梳理的重要作用。既有為單向三級四場規(guī)模,擴能工程新建了上行系統(tǒng)三級四場,相當于新建了一座單向編組站,最終形成雙向三級八場站型,從而實現(xiàn)上、下行“到-編-發(fā)”流水式作業(yè);同步實施綜合自動化系統(tǒng)工程。擴建后將成為國內(nèi)解編能力強大、場站功能齊全、技術作業(yè)順暢、自動化程度高的大型現(xiàn)代化編組站之一。計劃2019年全面建成投產(chǎn)。
獲獎情況:獲得2015年度上海市優(yōu)秀咨詢成果一等獎1項。
項目五安哥拉國本格拉鐵路修復改造工程
項目介紹:該線橫貫安哥拉中部,既有線全長1 344 km,修復改造工程投資20億美元,于2014年2月14日竣工通車。該鐵路原由殖民者在20世紀初修建,后于安哥拉內(nèi)戰(zhàn)期間損毀殆盡。難點在于原有技術標準低,速度僅50~60 km/h,要求改造到90 km/h;戰(zhàn)線長,改造量大,冒著安國內(nèi)戰(zhàn)后遺留地雷等危險,而戰(zhàn)后恢復要求勘設周期緊;采用何種設計標準及原則是重點和焦點。經(jīng)過多期多次研討對接、科學論證,得到安方贊許同意采用中國標準改造原位新建,四電及機輛設備全部為我國生產(chǎn),為該國有史以來速度最快的鐵路,極大推動了中國鐵路成熟技術的輸出。該線為繼20世紀70年代我國援建坦贊鐵路之后,中國在在海外一次性建成最長的鐵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