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東華
(河北省廊坊市霸州市岔河集鄉(xiāng)岔河集中心小學,河北 廊坊 065700)
隨著新課改的買施,素質教育已經(jīng)是課堂教學的最重要的目標,其中作文教學為小學語文教學的重要組成邵分,集中體現(xiàn)小學生的語文綜合素質,既可以體現(xiàn)小學生文字顯示能力,也能夠反映出一個小學生的想象力。由于現(xiàn)在的小學作文教學深受傳統(tǒng)的教學理念束縛下,無法適應現(xiàn)今小學生學習作文創(chuàng)作的需要,比較典型的問題就有作文內(nèi)容空洞、寫法選材不哭出、文字表達能力差等。為此,需要對以上問題進行分析,結合新課改對小學作文教學的理念,收集最新的教學理論,重點介紹新課改下小學作文有效教學的策略,以此應用教學買踐,以此提高小學生的寫作質量。
(一)教師對作文教學的性質不明確,對作文教學的功能不了解。小學作文教學是訓練學生把自己看到的、聽到的、想到的內(nèi)容或親身經(jīng)歷的事情,用恰當?shù)恼Z言文字表達出來。由此可知,小學作文教學最重要的性質是訓練,教學過程中要體現(xiàn)訓練的過程。而很多小學語文教師把作文教學當成是應付考試的一部分,作文教學在應試教育觀念下失去訓練的特點,淪為應試工具。
(二)部分教師缺乏行之有效的作文教學方法,作文指導單一、死板,評價方式一成不變,教條主義盛行。在新課改理念下,教師的觀念沒有與時俱進,依然沿襲"開頭點題","首尾呼應"之類的舊有套路來指導學生作文,在評價作文時簡單的打個分數(shù)敷衍了事,對學生的辛勤勞動沒有充分尊重,或者根據(jù)自己的喜好來粗暴地定義文章好壞,忽略文章的真實情感等,這些評價方式嚴重傷害了學生的感情,制約了學生作文水平的提高。
(一)從"寫話"起步,突出練筆的性質。
學生的作文是一種習作,是初步掌握書面表達能力的練筆。"課標"將傳統(tǒng)的"作文"教學按學段分別稱作"寫話""習作",改變原有的提法,其實,這只是為了消除學生學習作文的畏難情緒,樹立學生寫好作文的信心。同時,讓教師明確各學段的不同要求以及中小學生寫作的性質是練筆,使小學生樂于動筆,自由表達,減輕學生寫作上的壓力和對寫作的一種畏懼感,無拘無束地寫他們的所見、所思、所感。"課標"主張教師在作文教學中多給學生些自由和開放,放開手腳自由表達,盡可能減少對他們寫作的束縛和限制。
(二)強調學生作文興趣和自信心的培養(yǎng)。
新課標明確指出,學生要"對寫話有興趣",要"樂于書面表達,增強習作的自信心",要"愿意將自己的習作讀給他人聽,與他人分享習作的快樂"。盡人皆知,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興趣是作文最重要的內(nèi)驅力。我國老一輩語文教育家,對于激發(fā)學生的寫作興趣和動機,有過大量精彩的論述。例如,認為作文"最好是令學生自己出題目",教師命題的首要條件便是"要能引起學生的趣味,"主張對學生作文的內(nèi)容和形式不加限制,順乎自然,讓學生寫自己平時喜歡寫的東西,這樣,學生當然會樂于去寫。布魯納的理論特別強調學習的主動性和認知結構的重要性,他主張教學的最終目標是促進學生對學科的基本結構的理解。該理論還提出:學生掌握學科的基本結構的最好方法是發(fā)現(xiàn)學習;直覺思維是發(fā)現(xiàn)學習的前奏;結構性的學習情境是有效學習的重要條件,在這種情境下才能進行發(fā)現(xiàn)學習;學生通過自主學習,自行發(fā)現(xiàn)自行解決問題,遠比外在的指導更加有效。
(三)自我發(fā)現(xiàn),強調求真求新意識的培養(yǎng)。
新課標指出:"寫自己想說的話,寫想象中的事物,寫出自己對周圍事物的認識和感想。"(第一學段)"能不拘形式地寫下見聞、感受和想象,注意表現(xiàn)自己覺得新奇有趣的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動的內(nèi)容。"(第二學段)"養(yǎng)成留心觀察周圍事物的習慣,有意識地豐富自己的見聞,珍視個人的獨特感受……能寫簡單的紀實作文和想象作文……感情真實。"(第三學段)從上述規(guī)定可以看出:新課標十分強調在寫作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求真求新的思想意識。
在新課標的指導下,我們對與傳統(tǒng)作文教學體系不同的教學理念和教學方法進行了初步的探索,并將這種方法運用于小學作文教學實踐當中,從而使學生能夠更加積極、有趣地走進作文,學習作文,并且運用自己在日常生活和學習中所積累的材料,對自己周圍的事物進行全方位的感知,達到了作文寫作的不斷創(chuàng)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