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生,外婆養(yǎng),爸爸回家就上網(wǎng),外公天天菜市場,爺爺奶奶來欣賞”,之前網(wǎng)絡平臺上的這首打油詩很火,引起了廣大網(wǎng)友的熱烈討論,很多人直呼“太形象”,但也有人說“太夸張”。
事實是,隔代教養(yǎng)成為絕大多數(shù)家庭0-3歲孩子的撫養(yǎng)方案。而在此基礎之上,父親的角色常常是缺位的。與懷孕之初希望生個健康寶寶的愿望相比,一些家長除了擔心寶貝吃什么更健康、更安全,更為要不要提前給孩子學點啥而糾結。
相關調查顯示,家長的學歷越高,越“雞血”,與此同時,“雞血媽媽”除了給自己加壓,還將壓力轉嫁給了他們期望中的“牛娃”寶寶,盲目給孩子“打雞血”,上各種培訓班。
“一切為了孩子”的目的很美好,但如果不遵循孩子成長規(guī)律和科學育兒之道,效果可能適得其反。其實,0-3歲的嬰幼兒,最好的撫養(yǎng)場所是溫馨的家庭,最佳的撫育方式是高質量地陪伴孩子玩耍。家長需要的,只是付出一點耐心和時間。
(陳 冰)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