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愛琴
摘 要 文章根據筆者多年的工作經驗,提出檔案管理的幾點經驗,以期完善檔案的管理制度及發(fā)展方向,為政策決策者制定檔案管理的制度提供依據。
關鍵詞 檔案 管理 經驗總結
中圖分類號:G717 文獻標識碼:A
通過十多年的檔案管理工作,筆者基本系統(tǒng)地了解了檔案與檔案工作的基本知識,以及如何對各類檔案進行收集、分類、立卷、歸檔、利用等管理程序,全方位地了解了檔案管理工作的重要性、檔案管理人員應該具備的職業(yè)素養(yǎng),看到以后管理檔案工作的發(fā)展方向。雖然,目前工作中還有很多問題,但這些正是筆者以后努力的方向,它促使筆者不斷地思索,不斷地進步。概括對檔案管理工作的認識、收獲和體會,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1)認真研究檔案工作中遇到的新情況、新問題,完善檔案管理制度加強檔案管理的規(guī)范化建設,健全各項檔案制度,制定相關管理制度。檔案信息是一種無形資產,也是高校院系的寶貴財富。為使檔案信息資源不流失,要建立健全檔案管理制度,有了規(guī)章制度的規(guī)范和約束,才能保證檔案工作合理化的實施開展,這也是檔案管理工作順利進行的保證。筆者認為高校院系的檔案工作制度管理應該包含三個方面內容:一是將檔案管理制度正式納入高校院系管理制度,明確管理檔案的部門或人員。 二是建立健全高校院系檔案工作各項制度,依據制度對有關部門進行檔案目錄匯集和使用調控。旨在提高職工檔案意識,確保檔案完整、準確和安全。三是辦公室檔案管理人員對檔案管理的主要環(huán)節(jié)要照章管理,并納入高校院系管理運行程序,有利于從文件材料的形成、積累、管理、歸檔有序進行。從而切實把高校院系檔案管理納入制度化軌道。比如,確定分管領導和專(兼)職檔案人員,負責對檔案管理的組織協調工作和檔案的收集和整理工作。各部門指定專門人員可以為兼職檔案員,負責本部門的檔案收集、接收、整理、分類、鑒定、保管、統(tǒng)計、移交等工作,業(yè)務上受高校院系辦公室的監(jiān)督、指導。辦公室檔案管理人員平時也要認真做好收集、整理、管理工作。做到及時、主動收集存檔的資料;按時歸檔、定期整理并經常檢查,反復過濾;整理有序,科學管理,分柜存放,方便查找。要將檔案管理工作納入高校院系業(yè)務管理程序,納入高校院系各高校院系、職能部門的職責范圍和有關人員的崗位責任制。即部門檔案的管理工作做到“三納入”、“四同步”:納入工作計劃和規(guī)劃、納入管理制度、納入有關人員的職責范圍;在布置、檢查、總結、驗收各項工作的同時,布置、檢查、總結、驗收檔案工作。
(2)檔案管理工作的發(fā)展方向是管理模式上集中統(tǒng)一,實體分部門保管利用。檔案工作中許多傳統(tǒng)的做法和管理模式對做好不同時期的檔案工作起到了積極作用,但結合高校院系具體實際情況來看,有一些傳統(tǒng)做法似乎不能適應當前高校院系發(fā)展的需要,必須進行重視和創(chuàng)新。其中包括檔案工作收集、整理、鑒定、保管、統(tǒng)計和利用六個環(huán)節(jié)和一些具體的操作手段的革新。針對這種特性, 高校院系檔案管理也要符合這一高校院系特點的模式,要在加強對知識產權檔案和涉及商業(yè)秘密檔案的管理的同時,確定高校院系檔案文件材料的歸檔范圍,并在立卷制度上更新。在結合研究院檔案管理工作精神的前提下,從組卷的形式到裝訂的手段,盡量簡化檔案部門長期推行的一些繁瑣的操作步驟和不必要的過程、環(huán)節(jié),在模式上集中統(tǒng)一,盡快完成歸檔程序,盡量縮短立卷歸檔周期。在模式上集中統(tǒng)一,即要求高校院系各部門所保管的檔案要相對集中到一人,這樣不致因各部門檔案的分散保管而使檔案管理不便,甚至造成檔案損壞或丟失等嚴重情況。同時各部門都要復制一套目錄歸辦公室檔案部門備份保存,也就是我們常說的目錄交流,這樣會更清楚地整體記錄高校院系發(fā)展和業(yè)務管理的軌跡,檔案管理工作做到有條不紊,整齊規(guī)范,有規(guī)可循,有目可查。這種高校院系檔案的價值是無形資產的,同時也能為日后檔案綜合利用提供便利條件。其他部門,都要針對各自部門的不同性質和特點,制定不同的管理方法,進行并規(guī)范、科學化保管。但怎樣做到既不影響日后調檔利用,又便于推行各部門在繁忙業(yè)務之余立卷,而不視其為額外負擔,值得進一步探討。因為無論是檔案的業(yè)務工作,還是檔案的管理工作以及檔案信息的交流,其最終的目的都是幫助解決具體問題,提高管理效率和管理水平,而不是增加管理環(huán)節(jié)。
(3)進一步增強做好檔案管理工作的自覺性,盡快突破辦公室當前檔案初級保管管理,行政、人事檔案保管單一的現狀,在規(guī)范檔案的管理的前提下,積極拓展檔案信息資源。目前,高校院系辦公室的檔案管理是將平時上面下發(fā)的收文、內部發(fā)文和簽報分別收集,于當年年底、次年年初再次篩選,將上一年度的文件分成上述三大類立卷裝訂保存,內容是簡單地將行政、人事、教學管理、科研歸類、綜合業(yè)務管理制度多方面的內容集中起來,基本處在檔案管理的初級保管的階段。隨著高校院系的壯大和發(fā)展,業(yè)務量的增加和形成的文件的部門不斷增多,現有的文件分類、檔案管理方式已逐漸跟不上高校院系發(fā)展的要求。由此筆者深深地感受到了所面臨檔案管理思路的沖擊,沖擊來自于資源的搜集、檔案的分類方法,來自于所探究的如何針對高校院系特點構建檔案體系、拓展檔案信息資源的沖擊。所以,重新構建適宜高校院系業(yè)務發(fā)展實際的綜合檔案管理系統(tǒng)性框架、拓展檔案信息資源是當務之急,也是有利于綜合檔案管理工作的開展和日常管理的關鍵點。
參考文獻
[1] 王燕萍.檔案利用趨勢新探[J].檔案學研究,2006(06).
[2] 朱江.檔案:讓非物質文化遺產物質化[J].中國檔案,2006(09).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