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時讀法教授上有一種弊病:就是教師喜與兒童作撩空的問答,不使他多讀讀本,往往只讀一兩遍,就使他掩卷,和他問答起來?;騿柕溃骸澳銈儗τ谶@課書上,有什么感想嗎?”或說道:“你們試把這課里面的要點,說給我聽聽!”這樣的問答,對那單單死讀不求甚解的兒童,或者亦有些用處,但才讀一兩遍的時候,意味本來還沒十分了解;這樣的問答,豈不是枉費時間嗎?在教師的意思,固是要靠這問答,發(fā)起兒童玩索讀本內(nèi)容的。然依我的見解,要使兒童玩索內(nèi)容,再沒有比使他多讀的好了。因為再三誦讀以后,明白文字上前后的關系,就可以漸漸地理解他的意味,興會亦就津津地發(fā)生起來。如今兒童多寫別字,也就是少讀的緣故。讀本當中所用的字,多是日常生活上常用的,茍使兒童把讀本讀到熟透,在日常應用上,已差不多可以夠了,萬萬不會別字連篇。然照現(xiàn)在的教法,每課書只讀兩三遍,于書中的要點大旨,尚毫無所見,就要和他問答起來;并且連書中的生字,亦沒有曉得如何寫法,這樣的讀法教授,試問能夠得到什么的效果?
——慈心《讀法教授的各問題》
摘編自饒杰騰編著《民國國文教學研究文叢·閱讀卷》。語文出版社2016年6月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