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雅麟
(杭州師范大學錢江學院,浙江 杭州 310000)
獨立學院是指由普通高等學校按照新的機制和模式試辦的相對獨立的本科層次的二級學院。與其他普通高校一樣,獨立學院自上世紀90年代末興起以來,為我國高等教育的發(fā)展做出了突出貢獻。如何在新形勢下有效地開展獨立學院的黨建工作是獨立學院當前面臨的首要政治任務。
《獨立學院設置與管理辦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令第26號)第31條規(guī)定:獨立學院必須根據有關規(guī)定,建立健全中國共產黨和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的基層組織。近年來,國內絕大部分獨立學院已建立其相對完善的黨的組機構,基本形成“黨委、黨總、黨支部”三級聯(lián)動的黨建工作機制。然而,與普通高校的二級學院不同——獨立學院黨委具有發(fā)展黨員的審批權,但是基于獨立學院的特殊性,黨建工作也具有其特殊性。首先,獨立學院是董事會領導下的校長負責制,而普通公辦高校是黨委領導下的校長負責制,這從根本上決定了黨組織在獨立學院中的定位不明確、黨組織地位薄弱。其次,我國現有《高等教育法》、《民辦教育促進法》等法律法規(guī)中均沒有對獨立學院的黨組織做出明確定義,導致了黨建工作的邊緣化。
當前,我國大部分獨立學院對黨建工作較為重視,但是仍然存在不少高校將黨建工作僅限于黨建理論框架的體系構建,但在具體的開展過程中仍缺乏對黨建工作核心要領的滲透,未將黨建工作真正落實到獨立學院黨員師生的日常工作中;又或者只是開展內容固定、活動形式單一的常規(guī)黨建活動,缺乏在黨組織基層活動中的創(chuàng)新,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獨立學院黨建工作的開展。再者,基于獨立學院黨建經費不足、投入不夠等原因,我國現有許多獨立學院黨組織精簡機構、黨務干部配備不足,這些都極大地削弱了獨立學院黨組織的力量,導致黨建隊伍十分薄弱,無法根本有效地實現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嚴重阻礙了獨立學院黨建工作的未來發(fā)展。
獨立學院要立足自身特點,明確黨組織在獨立學院黨建工作中的重要地位,不能照搬普通公辦高校的黨建工作模式,要充分挖掘新形勢下獨立學院黨建工作的新方法、新路徑,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核心精神為根本宗旨,不斷強化黨組織在獨立學院中的“喉舌”地位,從根本上優(yōu)化黨建工作體系,堅持注重加強黨員的責任感與使命感,從而實現獨立學院黨建工作“質的飛躍”,全面發(fā)揮黨員先鋒作用,夯實基層黨組織的戰(zhàn)斗堡壘作用。
建立健全獨立學院的黨組織,要從多角度、多方位對黨組織構架進行把握,堅持在獨立學院黨委的領導下完善黨組織基本架構,注重基層黨支部的建設,充分發(fā)揮基層黨支部在獨立學院黨建工作中的戰(zhàn)斗堡壘作用;注重黨組織的先進性、常態(tài)化建設,注重基層黨組織在工作方法、工作載體等方面的創(chuàng)新,切實加強黨組織隊伍建設;注重教工黨員、學生黨員的思想政治教育,充分發(fā)揮師生黨員的戰(zhàn)斗堡壘作用,真正將基層黨組織優(yōu)化落到實處。
考慮到獨立學院基層黨組織具有多元化、復雜化的特點,針對黨員水平不同、發(fā)揮模范作用的成效不同,故應“分級分評”,針對不同的基層黨組織制定不同的評價體系。以杭州師范大學錢江學院為例,出臺了“教工黨支部、學工黨支部”系列評價辦法,每種評價辦法設置五個星級評價指標,每個星級指標又設置了三個評價指標,不同的基層黨組織,不同的指標,內容均不一樣,較好地與學院各基層黨組織的管理評價實現了契合。
以錢江學院為例,學院堅持每年拿出一定的黨建專項經費來資助黨建工作、黨建主題活動,具體資助條件為——黨建主題鮮明、有特色、參與面大、與中心工作結合緊密、有配套經費優(yōu)先等,由此先后打造出了一大批精品特色并具長效機制的活動,如黨員基層調研、困難黨員幫扶、特色黨建品牌工作等,真正打開了黨建工作的新格局。
以錢江學院為例,為永葆基層黨組織的競爭力,我們必須著手于這些具備黨建工作經驗的優(yōu)秀黨務工作者,為他們爭取更大的發(fā)展平臺、提供更大的發(fā)展空間,在創(chuàng)造優(yōu)良學習、工作環(huán)境的同時“量身定做”一套符合自身發(fā)展需要的管理模式,建立有約束力、便于操作的管理機制標準,讓優(yōu)秀的黨務工作者保持源源不斷的內驅力,為獨立學院黨建工作持續(xù)健康發(fā)展、為全面提高人才培養(yǎng)質量提供有力保障。
[1]教育部.關于規(guī)范和加強普通高校以新的機制和模式試辦獨立學院管理的若干意見[N].中國教育報,2003-05-15(1).
[2]高艷玲.加強獨立學院黨建工作的實踐與思考[J].傳承,2011(1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