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麗雯
(麗江師范高等??茖W(xué)校,云南 麗江 674100)
古老的戀歌《關(guān)雎》叩開了杜麗娘的心門,被壓抑的情感如洪水般一瀉而出。盡管老師說《關(guān)雎》是贊后妃之德的,可是天性聰穎的杜麗娘仍悟出了這是一首戀歌。在那里鳴響了她自己也說不清道不明的且已經(jīng)觸動她心弦的情感,這是她朦朧的青春意識的覺醒,個性的覺醒。盡管心中有疑惑,她也不可能與老師爭辯,這有失她的教養(yǎng)。書中借春香之口說了出來“關(guān)了的雎鳩,尚然有洲諸之興,可以人而不如鳥乎!”[1]。作為一個受過良好教育的小姐,杜麗娘的思想比一般女子更加成熟與深刻,游園觸發(fā)了她生命意識的覺醒,她開始認(rèn)識到自我的真實存在。
杜麗娘離開了長年拘禁自己的閨房,為她追尋自我邁出了第一步。一開場便唱到“嬌鶯欲語,眼見春如許”[1],她第一次見到了真正的春天,也意識到了自己如春天般美好的青春,這是對自我價值的認(rèn)同。美麗的春景讓她沉醉了,她第一次感受到原來生命可以這般多彩美好,不禁脫口而出“可知我常一生兒愛好是天然”[1]。這里的“天然”不單指大自然,這是湯顯祖所提倡的真性情,是李贄所說的自然之性。在杜麗娘的骨子里已經(jīng)流淌著這樣絕假純真的血液,游園是她真性情的深刻體現(xiàn)更是她朦朧生命意識的覺醒。自然之景催發(fā)了她的自然之情“原來姹紫嫣紅開遍,似這般都付與斷井頹垣”[1],杜麗娘意識到自己這如花年華如同春天般燦爛可是也終歸要消失,也無人欣賞。明媚的春光與無奈惆悵的心情形成了鮮明的對比,游園本是為了消解枯燥的生活怎奈又添惆悵。內(nèi)心矛盾進(jìn)一步深化了,也許在此之前她還可以把感情積壓在心理,可此情此景卻如巨浪搬撞擊著她的心靈,使她對現(xiàn)實更加不滿,對自己這美好年華有了幾分期許。大自然喚醒了杜麗娘對自我價值的認(rèn)同,她開始了對人性乃至人生基本權(quán)利的追尋。
杜麗娘感夢太深,《尋夢》是她性格的進(jìn)一步發(fā)展,更是她生命意識覺醒后對自己的確認(rèn)和追求。此時的她已經(jīng)完全覺醒,她背著母親再次來到園中,心中是想尋找什么的,雖然她已經(jīng)意識到這也許會是一場空。結(jié)果還是被現(xiàn)實狠狠的擊中,她只能哀嘆道“這般花花草草由人戀,生生死死隨人愿,便酸酸楚楚無人怨”[1]這是她在心靈深處發(fā)出的呼喊,雖凄苦哀怨卻也深沉有力。此時的杜麗娘已經(jīng)完全覺醒,面對真實生命的存在,自我價值的認(rèn)同,她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也明白什么可以讓自己幸福,也清楚此生是無法實現(xiàn)這個愿望的。對愛情的渴望已經(jīng)耗盡了她的心力,卻仍執(zhí)著的說若死也“守得個梅根相見”以安慰自己的幽怨。她知道自己面對的是整個社會的重壓,且必定要扼殺她的愛情。她絕望了,愿意為此付出生命的代價。杜麗娘是如此的堅決如此的執(zhí)著,這讓她變得勇敢,因為清醒了注定要面對慘淡的人生
杜麗娘在覺醒后的世界中,認(rèn)識到了自己真實自我的存在,認(rèn)識到了自己生命的價值,這種生命意識如同破曉的陽光照亮了她昔日混沌的世界。殘酷的現(xiàn)實她無法改變,那夢總可以隨人愿了吧。杜麗娘表面上是慕色而亡,實質(zhì)上是以死來控訴封建禮教對人生命的扼殺。杜家千金表面過的是錦衣玉食的生活,那她的內(nèi)心呢?被禮教束縛得如同一潭死水,沒有青春,沒有活力,在這里真實的生命被隱蔽了。而在她覺醒之后,她拼命地尋找自我存在的證據(jù),卻抓不到任何真實的存在,唯有那個春夢是唯一的見證。所以杜麗娘為夢癡迷,實際上是對自我的癡迷。在無法把握自我的價值后,杜麗娘選擇了死亡。
從《魂游》《幽姌》《歡撓》《冥誓》《回生》講述了杜麗娘由幽怨的幽魂在地府歷經(jīng)轟轟烈烈的情愛后回生的故事,也是她追尋自我價值的過程。此時杜麗娘以鬼魂的面貌出現(xiàn),但是她性格依舊,情感依舊。只是這個世界是與現(xiàn)實不一樣的,沒有了現(xiàn)實的束縛,做鬼反而可以大膽的追尋自己的幸福。雖已是鬼,卻勝過在人間,隨漂泊于荒嶺之間,卻勝過做杜府千金。連鬼都要比人通情達(dá)理得多,鬼都會被她一夢而亡而感動。原來這人間還比不上鬼界,人間比鬼界還無情,這是多大的反諷啊。作者以杜麗娘在鬼界的自由來控訴人間的冷酷。
她幽怨的說“咱一似斷腸人和夢醉初醒,誰償咱殘生命也,雖則是鬼叢中姊妹不同行,瑟地的把羅衣整?!盵1]她說自己這個斷腸人是夢醉后初醒,死亡的只是她的肉體,但是她的靈魂卻是如夢初醒獲得了新生與自由。當(dāng)她的鬼魂遇到柳夢梅時,她便毫不猶豫的向他表達(dá)自己的一片癡情,此時的她跨越了生前求而不得的障礙,反而由于死亡或得了自由,可以勇敢的追尋自己的愛情。
縱觀《牡丹亭》,既是一部杜麗娘的覺醒史,又是一部杜麗娘的抗?fàn)幨?。面對生命的本質(zhì)叩問,杜麗娘意識到自己生命的真實存在,她開始追尋自我生命的價值,那便是在人世間獲得真實的幸福。盡管一路走來荊棘叢生,卻依然在貧瘠的土地上盛開出了燦爛的愛情之花。
參考文獻(xiàn):
[1]明湯顯祖.牡丹亭[M].北京:人民文學(xué)出版社,1997.
[2]徐朔方,箋校.湯顯祖詩文集[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