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唐縣實驗中學 趙秀芳
學校,是文化氣息最濃的地方,老師們的工作不像一般工礦一樣,量化具體,教育是良心活,面對的是一個個鮮活的生命,來不得半點虛假??坑残詶l條框框的泛濫的形式主義的“管理”,往往會失掉人心。
分享一下自己修煉“領導力”的幾點做法:
校長要善于把自己的教育理念、教育情懷轉化為整個學校的教育發(fā)展動能。校長有一個什么樣的教育情懷,決定了教育理念的先進與否,決定了辦學目標的科學與否,決定了一所學校的辦學水平。
開學初,在全體教職工會議上宣讀的學校工作計劃、國旗下講話等,都滿懷激情地和師生們分享自己的教育理念、教育理想,還有學校的三年、五年發(fā)展規(guī)劃,號召師生們,也要寫下自己工作、學習的愿景。“有夢才有遠方”,把自己對學校發(fā)展的“美夢”分享給大家,用夢想引領大家,無形中就提升了校長的領導力。
具備學習力的人不一定能夠成為一名好校長,但一位好校長一定要有極強的學習力。校長的學習力不但影響著自身專業(yè)的成長,還關系到所在學校的學習型組織建設;不但決定著校長個人的事業(yè)成敗,還直接關系到學校未來的發(fā)展。一位好校長,一定要不斷修煉自己的學習力,以帶領學校獲得更優(yōu)質的發(fā)展。
學校的校本培訓、各層次的教研活動,只要不外出學習,一定準時參加。且每周將自己的各類學習筆記復印后在《校長周記》上向全體教師公示。
如此榜樣的影響,好多老師早早地就來到了學校,走進了班級;原先經(jīng)常不參加學習培訓類會議的中層領導,也都按時參加學校各級各類培訓學習的會議,一個學習力強的組織,就會成長為一個作戰(zhàn)能力極強的團隊。
校長本身就是一種“文化符號”,一言一行,一舉一動都能傳達出重要信息和意義,我從五個方面打造校長的“文化符號”:
一是辦公環(huán)境。我把辦公室設在教師辦公室中間,而且是最前沿,老師們進自己的辦公室基本都在經(jīng)過校長室,能看到校長是在學習或是門上貼著外出培訓、聽課意向卡。告訴老師們,我這個校長隨時為大家服務。
二是聽課安排。每天無特殊情況安排聽課2節(jié),向師生們傳遞出課堂教學是一個校長最重要的工作。蘇霍姆林斯基認為,盡管校長有各種各樣的工作,但應當把聽課和分析課擺在首要的地位。他給自己做出一條規(guī)定:一天內必須聽兩節(jié)課。否則,他就會認為這一天他在學校里什么事也沒有做。
三是校園巡視。每天晨誦時間把學校38個教學班全部走到,看看教師到位情況,學生晨讀情景。下午放學前再將主教學樓走一遍,即每天早晚兩次巡視校園是自己必做的功課。這種“走動式管理”就是隨時與師生保持聯(lián)系,尤其要確保能夠經(jīng)常接觸學生,告訴師生校長在學校倡導的價值理念是師生的發(fā)展是第一位的。
四是簡約生活。校長個人的生活方式也會潛移默化地影響到師生,如開什么車、穿著如何、行為舉止、興趣愛好等,這些全都能傳遞出特定的信息,會對學校成員產生無形的影響。所以將自己的生活最簡約化:步行上下班,到教育局開會刷卡坐公交車;衣服不講究什么名牌,只要大方穩(wěn)重;愛好朗讀、書法、茶藝,并將這些引入師生的業(yè)余學習生活中,親自參與。并主動參加縣里的公益組織,參加一些公益活動,影響師生,培養(yǎng)師生的仁愛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