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馬克思“自由”概念的批判維度

      2018-01-26 20:20:53李應瑞
      天府新論 2018年3期
      關鍵詞:文集人民出版社自由

      李應瑞

      曾幾何時,實現人的自由解放,作為馬克思主義的全部理論主題和實踐主題,曾激勵著一代代共產黨人不懈奮斗。而不知又從何時起,自由概念被扣上了 “西方的”前綴,似乎成了資本主義社會的專屬術語。事實上,雖然馬克思、恩格斯從未對 “自由”進行系統(tǒng)的專題論述,但是 “自由”在他們的理論體系中無處不在,乃至他們的根本追求都是 “自由人”的聯(lián)合體。在馬克思的研究視域中,自由概念兼具建設性和批判性雙重維度,不僅是一種崇高的價值追求,更是一種社會批判的規(guī)范性構思。馬克思對資本主義社會進行的深刻批判,不僅揭露了資本主義社會所謂個人自由的階級性、虛假性、狹隘性,徹底否定了資本主義的社會化模式,更是以真實的、徹底的自由為目標,豐富了共產主義理論的內涵。那么,馬克思是如何利用自由概念對資本主義社會進行批判的呢?對馬克思來說,實在的自由 “見之于活動恰恰就是勞動”①《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8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174頁。,生產勞動是理解其自由思想的重要切入點。

      本文從勞動范疇出發(fā),結合馬克思對異化勞動和真正自由的勞動的探討、對資本主義社會所謂個人自由進行批判的經典文本,對馬克思自由概念的批判維度進行探討。

      一、勞動是實現自由的客觀中介

      1894年,恩格斯曾用一段話表述了對未來社會的基本思想:“代替那存在著階級和階級對立的資產階級舊社會的,將是這樣一個聯(lián)合體,在那里,每個人的自由發(fā)展是一切人的自由發(fā)展的條件。”②《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0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666頁。這一表述不僅指明了未來社會形態(tài)的最顯著特征,也明晰了馬克思主義自由思想的核心要義?!懊總€人的自由發(fā)展是一切人的自由發(fā)展的條件”。這一論斷表明,馬克思主義的自由概念不能被簡單地歸為以賽亞·伯林的消極自由或積極自由,而是二者的統(tǒng)一和升華,即類似于德國學者阿克塞爾·霍耐特所言的社會自由。在這種自由模式下,“為了使互惠的自我決定運轉起來,它需要機制化實踐的框架”。①阿克塞爾·霍耐特:《自由的權利》,王旭譯,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3年,第71頁。這是一種互相承認的、社會的自由。在具體實踐中,創(chuàng)造性的、自主的具體勞動成為實現自由的客觀中介。

      “現實的人”是馬克思自由思想的邏輯起點。唯物主義歷史觀作為馬克思整個理論體系建構的根本考察方法,以 “人類社會或社會化的人類”即 “現實的人”為理論出發(fā)點和落腳點。那么,何為“現實的人”呢?在馬克思看來,人不是抽象的、孤立的原子化個體,而是 “處在現實的、可以通過經驗觀察到的、在一定條件下進行的發(fā)展過程中的人”,②《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525頁,第519、531頁?!叭绻灰砸欢ǖ姆绞浇Y合起來共同活動和互相交換其活動,就不能進行生產。為了進行生產,人們便發(fā)生一定的聯(lián)系和關系;只有在這些社會聯(lián)系和社會關系的范圍內,才會有他們對自然界的關系,才會有生產?!雹邸恶R克思恩格斯選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362頁這種在現實性上的一切社會關系的總和構成人的本質。自由問題作為馬克思主義理論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同樣也是建立在唯物主義歷史觀的基礎之上的,強調自由是 “現實的人”的自由,不是虛幻的抽象概念;自由不是停留在理論層面的臆想,而是需要落實到具體的現實社會中,現實的、從事物質生產的社會人是出發(fā)點和落腳點。

      自由作為社會個體的自我實現能力,勞動是實現自由的客觀中介。以賽亞·伯林將自由劃分為消極自由和積極自由兩大類型。雖說馬克思的自由概念不是簡單的消極自由或積極自由,但是馬克思對自由問題的思考首先是從一種社會個體自我實現的視角出發(fā),強調自由是一種克服外在障礙的自我實現能力,其實現途徑就是勞動。當然,個體自我實現的勞動無疑是具體勞動而不是抽象勞動。對馬克思來說,“勞動尺度本身在這里是由外面提供的,是由必須達到的目的和為達到這個目的而必須由勞動來克服的那些障礙所提供的。但是克服這種障礙本身,就是自由的實現,而且進一步說,外在目的失掉了單純外在自然必然性的外觀,被看作個人自己提出的目的,因而被看做自我實現,主體的對象化,也就是實在的自由——而這種自由見之于活動恰恰就是勞動?!雹堋恶R克思恩格斯文集》(第8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174頁。社會個體在物質生產活動中得以自我實現,尤其是在具體的、現實的勞動中擴展了各自的目的并得以相互補充。在這一過程中,生產勞動體現出雙重作用:一方面,生產勞動是個體成員自我實現的手段。雖說人的本質是一切社會關系的總和,但是,“全部人類歷史活動的第一個前提無疑是有生命的個人的存在”,“為了生活,首先就需要吃喝住穿以及其他一些東西。因此第一個歷史活動就是生產滿足這些需要的資料,即生產物質生活本身”。⑤《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525頁,第519、531頁。個體生命在具體的物質生產活動中得以維系,同時又將自身與動物區(qū)別開來。換言之,人作為具有自主意識的、從事物質生產的社會存在物,擁有自主選擇的意識,而這種 “自主選擇”離開了具體實踐便只會停留在意識層面,社會個體只有在生產勞動中得以自我實現。另一方面,生產勞動是自由得以實現的前提。物質生產活動作為人的第一個有意識的歷史活動,是人們從事其他一切活動的前提,只有滿足了最基本的物質生活需要,其他一切歷史活動才會有可能。同時,自由作為一種價值追求,其實現程度也受到當時社會生產狀況的制約,只有社會生產力高度發(fā)展、物質財富豐富到能滿足全體社會成員共同需要的程度,制約人的自由發(fā)展的諸多桎梏才可能徹底消除。

      自由不只是一種理想價值追求,更是一種社會批判的規(guī)范性構思。在人類有文字記載的數千年文明發(fā)展史上,人類對自由的追求從未中斷,馬克思的理論建構本質上也是對自由的崇高追求。不過,與先前的唯心主義和一切舊唯物主義不同,馬克思對自由的探討從來不是停留在語言或者詩人般的單純理論抽象上,而是賦予其否定性、批判性,通過勞動范疇揭露了資本主義社會所謂個人自由的實質和 “奧秘”。在馬克思看來,現實的自由建立在社會個體平等互助的基礎之上,只有在全體社會成員的合作性生產活動中才能實現。而資本主義社會建立在雇傭勞動和資本統(tǒng)治的基礎上,在資本主義生產方式下,原先自由自覺的勞動成為資本家獲取利潤的手段,合作性生產為所謂的自由競爭所取代,尤其是原先溫情脈脈的社會人徹底異化為只為 “自我”、只有赤裸裸的金錢交往的 “古怪生物”,成為只能依靠自身的孤獨個體,原本的 “互惠”成為剝削、奴役,“自由”反而成了奴役的枷鎖。

      二、資本主義是對自由的徹底否定

      與黑格爾強調著作家特別是哲學家的任務是 “發(fā)展真理,闡述真理,傳播真理和正確的概念”①黑格爾:《法哲學原理·序言》,范揚、張企泰譯,商務印書館,1961年,第3頁。不同,馬克思明確宣布:“哲學家們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釋世界,問題在于改變世界?!雹凇恶R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502頁,第159頁。在馬克思那里,對自由問題的探討不是單純的理論抽象,更是探尋改變世界的實踐機制。正如上文分析所言,自由概念在馬克思研究視域中至少包含雙重維度:一是作為一種理想價值的不懈追求,最能體現其思想的本質特征;二是作為一種社會批判的規(guī)范性構思,是馬克思批判資本主義社會的重要范疇。這兩重維度體現了馬克思的自由概念兼具批判性與建設性,是手段與目標的合一。具體說來,馬克思以唯物主義歷史觀為根本考察方法,從真正自由的勞動的條件入手,揭示出資本主義社會是建立在雇傭勞動和資本的 “陌生中介”之上的,強調資本主義社會里的所謂個人自由具有虛假性、狹隘性,徹底否定了資本主義的社會化模式。

      第一,在資本主義社會里,勞動發(fā)生了異化,由自由的實現方式變成了奴役的手段。在馬克思看來,“人們的生活自古以來就建立在生產上面,建立在這種或那種社會生產上面”③《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8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139頁,第174頁,第174頁,第160頁。,自由作為人們自我實現的能力,見之于活動恰恰就是勞動。而生產勞動只有在以下兩種情況下才具有真正自由的勞動的性質:“(1)勞動具有社會性;(2)這種勞動具有科學性,同時又是一般的勞動,這種勞動不是作為用一定方式刻板訓練出來的自然力的人的緊張活動,而是作為一個主體的人的緊張活動,這個主體不是以單純自然的,自然形成的形式出現在生產過程中,而是作為支配一切自然力的活動出現在生產過程中。”④《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8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139頁,第174頁,第174頁,第160頁。然而,勞動在資本主義社會里發(fā)生了異化,勞動的對象化產物成為一種異己的、不依賴勞動者的存在物。在這種社會中,勞動成為外在的東西,人在自己的勞動中不是自我實現而是徹底否定,“不是感到幸福,而是感到不幸,不是自由地發(fā)揮自己的體力和智力,而是使自己的肉體受折磨、精神受摧殘”⑤《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502頁,第159頁。。簡言之,有意識的生命活動把人同動物直接區(qū)別開來,勞動原本應當是積極的、創(chuàng)造性的活動,是個體自我實現的方式,但是在資本主義社會里,勞動卻喪失了原有的社會性、科學性,成了外在的、被迫的強制勞動,成了奴役勞動者的一種手段,勞動不再吸引人,成了令人厭惡的事情,“不勞動卻是 ‘自由和幸?!雹蕖恶R克思恩格斯文集》(第8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139頁,第174頁,第174頁,第160頁。。

      第二,雇傭勞動成為資本主義社會建構的重要基礎,所謂自由勞動只是以物的統(tǒng)治代替了人的統(tǒng)治。馬克思指出,資本主義社會建立在自由勞動以及這種自由勞動同勞動資料和勞動材料相分離的前提之上。那么,資本主義社會是否存在自由勞動呢?在馬克思看來,所謂的自由勞動者,只是在雙重意義上才具有 “自由”特點:“擺脫舊的保護關系或農奴依附關系以及徭役關系而自由了,其次是喪失一切財物和任何客觀的物質存在形式而自由了,自由得一無所有;他們唯一的活路,或是出賣自己的勞動能力,或是行乞、流浪和搶劫?!雹摺恶R克思恩格斯文集》(第8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139頁,第174頁,第174頁,第160頁。與前資本主義舊有的社會關系相比,資本主義消除了赤裸裸的、毫無遮掩的人身奴役和壓迫,確實在一定程度上實現了勞動者的人身自由,但是這種 “自由”只是形式的、片面的自由,是虛假的自由。具體說來,在舊有的保護關系或農奴依附關系即人的依賴關系階段,生產關系表現為比較明顯的人與人之間的關系,人們分別作為具有規(guī)定性的個人而相互發(fā)生關系,勞動者直接從屬于貴族、地主階級,是一種直接的統(tǒng)治關系,人在必要勞動時間之余至少擁有有限的自由時間。而在資本主義社會即物的依賴關系階段,雖說勞動者獲得了人身自由,但這種所謂的自由,“無非是與外表上獨立的個人相對立的獨立的社會關系,也就是與這些個人本身相對立而獨立化的、他們互相間的生產關系”①《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8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58-59頁,第120頁,第180-181頁。,原先明顯的、直接的人的統(tǒng)治變成了物的抽象統(tǒng)治,先前可能存在的有限自由時間也基本喪失殆盡,人徹底淪為了物的奴隸。在資本主義社會以及之前的其他社會階段,生產力都尚未發(fā)展到能夠滿足全體社會成員的程度,都是以階級統(tǒng)治為基礎,勞動階級始終處于被奴役狀態(tài)。然而,只是在資本主義社會中,勞動階級才徹底喪失了先前可能的有限財產權,失去了維持自身和家庭需要的物質生活資料,真正 “自由的一無所有”。

      第三,資本主義社會的個人自由實質上只是資本的自由,是對自由的徹底否定。在黑格爾看來,“自由離不開財產,財產是自由的一個規(guī)定,個人財產權是自由最基本的實現。沒有財產所有權的個人,就是一種自己可以被別人占有的非理性的物。物是非精神的、不自由的,即被占有的?!雹趨⒁姾诟駹枺骸斗ㄕ軐W原理》,范揚、張企泰譯,商務印書館,1961年,第50頁??梢哉f,黑格爾強調財產權對實現自由的保障作用具有合理之處。但是黑格爾的倡導因為構筑在思辨唯心主義基礎上而失去了現實性。在馬克思的研究視域中, “所有權表現為對他人勞動的異己性的否定”③《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8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58-59頁,第120頁,第180-181頁。。在資本主義生產方式下,資產階級掌握了全部生產資料和生活資料,而無產階級不得不依靠出賣勞動力來獲取必需的生活資料,勞動成為勞苦大眾唯一的謀生手段,徹底喪失了自我實現能力的本質屬性。與資產階級對生產資料、社會財富的占有相伴的是,以無產階級為代表的勞動階級被徹底排斥在政治權力之外,國家機器成為資產階級的資產管理委員會和奴役、剝削無產階級的工具。馬克思還進一步指出,資本主義社會所謂的自由競爭實質上只是資本的自由競爭,而資本作為資本家的人格化,所體現的只是資本家對勞動階級的統(tǒng)治關系。如若說資本主義社會存在自由的話,也只可能是資本家的自由而不是無產者的自由,是一種狹隘的、片面的形式自由。

      那么,建立在雇傭勞動和資本統(tǒng)治之上的資本主義社會是否存在真實的自由呢?答案是否定的。在馬克思看來,自由自覺的勞動本來應該是人的第一需要,但是伴隨雇傭勞動的發(fā)展,一方面造成了雇傭勞動者面臨外在強制而喪失勞動的自主性,另一方面帶來了資本對整個社會的全面統(tǒng)治,資本的力量幾乎無處不在,資產階級和無產階級都徹底淪為了資本的奴隸??梢哉f,資本主義社會不過是建立在雇傭勞動基礎上的狹隘的、形式的自由發(fā)展,“這種個人自由同時也是最徹底地取消任何個人自由”④《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8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58-59頁,第120頁,第180-181頁。。當然,馬克思也承認資本主義生產方式在特定歷史階段對于促進人的自由發(fā)揮了積極作用,比如在一定程度上擴展了民眾的政治自由,尤其是充分肯定了資本主義生產方式對發(fā)展生產力的革命性作用,指出資本運動為人類打破資本主義這一 “虛幻的共同體”創(chuàng)造著物質條件。

      三、自由人聯(lián)合體是自由的真正實現

      自由概念在馬克思研究視域中具有批判性和建設性雙重維度,馬克思對資本主義社會所謂個人自由的批判不是單純?yōu)榕卸?,而是為了建構真正的自由,是為了實現真實的自由。在馬克思的理論框架中,人的發(fā)展可以分為人對人的依賴關系、人對物的依賴關系和人的自由個性三個階段。人們在前兩個階段都受到自然必然性、社會必然性和人自身必然性的 “三重奴役”。只有到了人的自由個性階段,在人得到全面發(fā)展和共同的、社會的生產能力成為從屬于全體社會成員的社會財富這一基礎上,異化成為歷史,勞動恢復其個體自我實現能力的本質屬性,“人終于成為自己的社會結合的主人,從而也就成為自然界的主人,成為自身的主人——自由的人”①《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566頁。。

      那么,何為真實的自由呢?馬克思在 《資本論》中有如下經典論述:

      “事實上,自由王國只是在必要性和外在目的規(guī)定要做的勞動終止的地方才開始;因而按照事物的本性來說,它存在于真正物質生產領域的彼岸。像野蠻人為了滿足自己的需要,為了維持和再生產自己的生命,必須與自然搏斗一樣,文明人也必須這樣做;而且在一切社會形式中,在一切可能的生產方式中,他都必須這樣做。這個自然必然性的王國會隨著人的發(fā)展而擴大,因為需要會擴大;但是,滿足這種需要的生產力同時也會擴大?!谶@個必然王國的彼岸,作為目的本身的人類能力的發(fā)揮,真正的自由王國,就開始了。但是,這個自由王國只有建立在必然王國的基礎上,才能繁榮起來。工作日的縮短是根本條件?!雹凇恶R克思恩格斯文集》(第7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928-929頁。

      在這一經典論述中,“必然王國”可以理解為作為社會主體的個人在社會必要勞動時間內的物質生產領域,勞動仍然是維持和再生產人的生命的手段;而在 “自由王國”里,包括物質生產在內的人類一切活動領域,都已經成為作為主體的人在自由時間內的自我發(fā)展領域,強調作為目的本身的人類能力的發(fā)展、發(fā)揮。物質生活資料的生產是人的發(fā)展的前提,人的發(fā)展是物質生產的目的,二者相統(tǒng)一構成完整的人的生活。然而,建立在雇傭勞動的基礎上,由資本全面統(tǒng)治之的資本主義社會,物的生產占據著根本統(tǒng)治地位,人的發(fā)展幾乎被忽略不計或者只是作為服務于物質生產的一種手段,原本作為社會主體的人完全喪失了自由,成為物的 “奴隸”。要實現人的真正的自由,就要徹底消除物的統(tǒng)治,實現社會生產力發(fā)展的歷史與人的發(fā)展歷史的統(tǒng)一。

      那么,真實的自由何以可能呢?在馬克思看來,“個人力量 (關系)由于分工轉化為物的力量這一現象,不能靠人們從頭腦中拋開關于這一現象的一般觀念來消滅,而只能靠個人重新駕馭這些物的力量,靠消滅分工的辦法來消滅?!雹邸恶R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570-571頁。要實現人的真實的、社會的自由,就必須徹底廢除資本主義私有制這一根源,恢復勞動的社會性、科學性,實現全體社會成員對生產資料和其他社會財富的共同管理。

      第一,打碎資產階級國家機器。國家作為階級矛盾不可調和的產物,是一個階級對另一個階級的統(tǒng)治。資本主義社會的國家機器本質上只是資產階級的資產管理委員會,是保障資產階級利益最大化和統(tǒng)治勞動階級的工具,要實現社會個體的自由就必須實行真正的民主,“自由就在于把國家由一個高踞社會之上的機關完全變成服從這個社會的機關”④《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444頁。。而實現真實的民主,就是要徹底打碎資產階級國家機器,實現無產階級政治統(tǒng)治,將先前統(tǒng)治人的工具變成社會管理、服務群眾的載體。

      第二,廢除資本主義私有制。馬克思、恩格斯將資本主義私有制視為勞苦大眾深受奴役、壓迫的重要根源,認為,與傳統(tǒng)的所有制關系徹底決裂,實現全體社會成員對社會財富的共同占有,是實現自由的必要條件,生產者只有在占有生產資料之后才能真正獲得自由。這就要求徹底廢除資本主義私有制,實現真正的勞動權,即 “支配資本的權力,支配資本的權力就是占有生產資料,使生產資料受聯(lián)合起來的工人階級支配,也就是消滅雇傭勞動、資本及其相互間的關系”⑤《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113頁。。無產階級必須利用業(yè)已掌握的政權優(yōu)勢,變革傳統(tǒng)所有制關系,使生產資料為全體社會成員共同所有。

      第三,大力發(fā)展社會生產力。人的自由全面發(fā)展不是自然的產物,而是歷史發(fā)展的結果,只能建立在物質財富極大豐富的基礎之上。沒有高度發(fā)達的社會生產力支撐的消除階級差別,只會帶來普遍不自由;沒有社會生產力高度發(fā)展的共產主義社會將只會是空中樓閣。這就要求,無產階級在變革傳統(tǒng)所有制關系、實現政治統(tǒng)治后,必須將解放生產力、發(fā)展生產力作為首要任務,為實現人的真實的自由創(chuàng)造最基本的物質條件。同時,實現真實的自由,還需要實現人的全面發(fā)展。沒有全體社會成員的共同的全面發(fā)展,自由將難以擺脫狹隘性、片面性,自由也將只會停留在形式。

      概括說來,馬克思首先是從一種個體自我實現的意義層面思考自由問題。不過,他并沒有將自由問題的思考停留在單純的理論抽象,而是將 “解釋世界”和 “改變世界”的使命結合起來,按照一種活動模式去理解社會個體的自我實現,尤其是從社會生產力發(fā)展和人的發(fā)展辯證統(tǒng)一關系中去把握自由問題。同時,在馬克思看來,自由的實現是一個逐步發(fā)展的歷史活動,資本主義生產方式雖然促進了社會生產力的發(fā)展,同時也徹底否定了自由,實現真實的自由要求徹底廢除傳統(tǒng)所有制關系和政治關系;只有到了共產主義社會這一真實的共同體中,伴隨物質財富的極大豐富和 “三大奴役”的徹底消除,全體社會成員在社會的、科學的勞動中才能獲得真實的自由。

      四、結 語

      雖說中國在20世紀50年代便建立了社會主義基本制度,尤其是經過40年改革開放的偉大實踐,中國即將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在經濟、政治、文化等方面最大限度地保障了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為促進人的發(fā)展創(chuàng)造了良好條件。但是,由于中國處于并將長期處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社會主義制度的優(yōu)越性尚未完全彰顯,尤其是當今世界仍是資本主義占據絕對優(yōu)勢,西方的 “憲政民主”、“新自由主義”等思潮對馬克思主義意識形態(tài)領導權話語權帶來嚴重威脅、挑戰(zhàn),正確認識和把握馬克思自由思想的批判維度,看清資本主義社會所謂個人自由的階級性、虛假性、狹隘性,具有重要的理論價值和現實意義。同時,實現真實的、社會的自由作為一個長期的歷史活動,包括中國共產黨在內的無產階級政黨必須深刻把握社會生產力發(fā)展歷史與人的發(fā)展歷史的辯證統(tǒng)一關系,既要將解放和發(fā)展生產力擺在突出位置,又要逐步消除制約人的發(fā)展的桎梏因素,為實現人們的真實的自由創(chuàng)造條件。

      猜你喜歡
      文集人民出版社自由
      《熊鐵基文集》出版
      八卷本《王先霈文集》出版
      我可以咬你一口嗎
      Alienation and Struggle of the “Happy Housemaker”
      《郭漢城文集》簡介
      藝術評論(2019年11期)2019-01-26 02:50:42
      西夏文《三代相照文集》述略
      抉擇
      全國新書目(2016年3期)2016-04-20 23:38:10
      人民出版社
      全國新書目(2014年7期)2014-09-19 20:49:20
      美國壟斷不了“自由”“民主”
      镇雄县| 中方县| 莆田市| 临漳县| 仲巴县| 铁力市| 岐山县| 博罗县| 资源县| 钟祥市| 宝坻区| 外汇| 潮安县| 禹州市| 芮城县| 蓬溪县| 巩义市| 高阳县| 滨海县| 鲁山县| 锡林浩特市| 防城港市| 和硕县| 平利县| 阳东县| 开原市| 疏勒县| 青海省| 巨鹿县| 鹤庆县| 旌德县| 库车县| 岚皋县| 沙田区| 永安市| 邹平县| 永胜县| 漠河县| 绍兴市| 南通市| 蒙山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