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沛 賈亞娟
1946年,全面內(nèi)戰(zhàn)爆發(fā)了。我們的故事,要從這張照片講起。
照片中的這對新人此時正在杭州歡度蜜月。一個傍晚,毛人鳳的手下找到了他們。
“請問是熊匯荃先生嗎?”
“是的!”新郎疑惑地回答。
“兄弟是國防部保密局的,奉上峰指示,接先生去南京一趟?!?/p>
在給妻子簡單交代幾句后,熊匯荃出發(fā)了。作為胡宗南的侍從副官兼機要秘書,熊匯荃曾為其經(jīng)辦過諸多重要事項,被視為心腹。此次中斷蜜月緊急奉召,則是要擬定一份攻打延安的政治預(yù)案,而事先熊匯荃對此毫不知情。在南京面見胡宗南之后,熊匯荃即接過了兩份絕密卷宗,被反鎖在了房間里開始工作。
當他徐徐打開這些卷宗時,頓時驚呆了,《國軍攻略延安方案》呈現(xiàn)在眼前。但胡宗南萬萬沒有想到,熊匯荃還有另一個身份:中共地下黨員,又名熊向暉。所以,當這些絕密文件在面呈蔣介石的同時,也隨著無線電波落到了毛澤東、周恩來的手里。
情報,尤其是大戰(zhàn)前的軍事情報,一紙堪當百萬兵。對于從成立起就始終處于弱勢的我黨我軍,情報工作就顯得尤為重要。而深入虎穴的諜報人員,常常被視為夜空中的星,遙遠孤獨,神秘莫測。但只要有黑暗存在,就有星光閃耀。
去過延安的人都知道,在棗園有個中央社會部。其實延安時期作為我黨我軍情報工作發(fā)展的黃金時期,遠遠不止一個中央社會部。照片上的這句題詞大家并不陌生,但很多人并不知道的是,主席的這句題詞正是為我軍情報工作而題。1938年8月,中央軍委首期諜報訓(xùn)練班在延安開學(xué),毛澤東為該班教材《諜報勤務(wù)》一書親筆題詞“知己知彼,百戰(zhàn)百勝”。
同年,陜甘寧邊區(qū)保衛(wèi)處在延安城外的七里鋪舉辦了第一期情報偵察干部訓(xùn)練班。首批36名學(xué)員全部都是知識分子。在這里他們被告知,不準與外面聯(lián)系,不要互相打聽來歷,不能暴露自己的身份……
授課人個個大名鼎鼎!陳云講授革命氣節(jié),潘漢年介紹敵軍情報機構(gòu),李克農(nóng)講解諜報工作技能,劉鼎演示化裝技巧。
在許多人心目中,這一時期的延安是安定祥和的。其實,共產(chǎn)黨接管的延安,并非長治久安。外部,有日本特工滲透。內(nèi)部,有中統(tǒng)軍統(tǒng)的破壞。延安當?shù)?,還有土匪、土圍子、哥老會等諸多復(fù)雜成分。
周恩來曾在延安近郊遭遇襲擊,25人中僅4人脫險。在到訪延安的“教授訪問團”里,發(fā)現(xiàn)了刺殺毛澤東的特務(wù),在延安城的寺廟里發(fā)現(xiàn)了秘密電臺……滲透與反滲透,就這樣在延安城交相上演,好在敵人始終難以得逞。而我方的一批批諜報人員卻燦若星辰從延安撒向四方,書寫著一段又一段的傳奇故事。在最森嚴、最機密的國民黨軍統(tǒng)電訊處,我們建立起了一個七人黨支部,書記就是這個在延安經(jīng)受過培訓(xùn)20歲出頭的小姑娘。而照片上口若懸河的蔣介石直到敗退臺灣才知道,身旁的御用速記員居然也是個共產(chǎn)黨。
但是,誰也沒有想到,巨大的犧牲會在十幾年后驟然降臨。
1950年4月,《臺灣兵要地志圖》等重要情報,被送到了總參情報部部長李克農(nóng)手中。但他的心情卻異常沉重。他預(yù)感到,這可能是從臺灣送出的最后一批軍事情報了。
解放戰(zhàn)爭后期,共1500名諜報人員被秘密派往臺灣。全部名單,只有李克農(nóng)本人掌握。
1950年1月,中共臺灣負責(zé)人蔡孝乾被捕,隨即叛變。國民黨按照他提供的線索,共抓捕1800余人,處死1100人。
照片上這位清秀的女士位列其中。她叫肖明華,正是為掩護同伴送出《臺灣兵要地志圖》等重要情報而被捕。在獄中的278天里,她受盡酷刑,守口如瓶。用一支鉛筆頭,在僅有的一張紙上,寫下了30篇紀事,連同標點符號共計669個字。
8月30日:“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野火燒不盡,春風(fēng)吹又生?!鄙嘲仙嗖?,白云,藍天。
9月7日:清晨失聲痛哭,瞬息強止。
9月24日:夜夢繚亂,心境較寧……昨天的事仿佛已過了許久,很久,很久以前的事卻又好像發(fā)生在昨天。在失掉自由的日子里,“時間”的觀念已不復(fù)存在。
1950年11月8日,肖明華英勇就義,在28歲生命的最后時刻,留下了這封遺書,字跡秀美如常。
“柱哥、香嫂:請你們不要過分地哀傷,千萬要保重身體,健康第一。害你們受冤枉罪,我很不安。我相信你們很快會自由的。我很平靜,我祝福你們和孩子們安好。不要帶我的遺骨回家鄉(xiāng),就讓她在臺灣吧。祝福你們,祝福父母。千萬不要哀痛,好好地健康地生活吧!也只有如此才能慰我九泉之心。一定??!”
1955年9月,中國人民解放軍首次授銜、授勛。同時獲得3枚一級勛章者僅有144人,李克農(nóng)上將獲此殊榮。授銜后接連幾天,李克農(nóng)多次翻開一本老相冊,看著照片中每一張熟悉的面孔,幾次拭去眼角的淚水。照片里的人有的已經(jīng)犧牲了,有的還在龍?zhí)痘⒀ɡ飸?zhàn)斗,還有的吉兇未卜,生死不明。
2013年,在北京西山的蒼松翠柏間,建起了一座“無名英雄紀念廣場”。廣場由中國人民解放軍總政治部聯(lián)絡(luò)部建設(shè)。毛澤東題寫的詩詞,鐫刻在廣場高大的墻壁上:驚濤拍孤島,碧波映天曉。虎穴藏忠魂,曙光迎來早。
846位烈士的名字,不鍍金、不描紅,與大理石墻壁渾然一體。墻壁上還留有大片空白,等待著那些尚未找到的無名英雄歸來。
一個個鮮活的生命,像綻放的禮花,短暫、絢麗;似歸去的背影,挺拔、偉岸。幸免于難的蔣碧玉當初受審時說到:我們難逃一死,但是,我們能為偉大的祖國、偉大的黨在臺灣流第一滴血,我們將光榮地死去!青春與生命,誰人不惜,幾人不愛。但,因為皈依信仰,坦然面對生死;因為心懷大愛,無悔血沃中華。
八十年光陰荏苒,如今,每年仍然會有一批熱血青年走進XX學(xué)院。他們是一群在校期間不能留下任何軍裝照片的學(xué)員,是一群畢業(yè)后幾乎消失的學(xué)員。雖然杳無音訊,但每每暗夜之中遙望東南,那夜空中最亮的星,始終忠誠而沉默的存在著,用自己的光輝守護著祖國的——星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