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慧娟 遼寧省朝陽市第二醫(yī)院 (遼寧 朝陽 122000)
內容提要: 目的:分析耳鏡下自體脂肪移植對鼓膜穿孔鼓膜修補術的效果影響。方法:選取2016年1月~2017年6月在本院進行鼓膜穿孔鼓膜修補術患者82例,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41例,其中觀察組患者使用耳鏡下自體脂肪移植,對照組患者選擇常規(guī)治療,對比兩組患者的臨床治療結果。結果:觀察組患者治療有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聽力改善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數(shù)據(jù)顯示統(tǒng)計學差異(P<0.05)。結論:將耳鏡下自體脂肪移植用于鼓膜穿孔鼓膜修補術中,能夠有效提高治療成功率,患者術后聽力恢復情況良好,術后并發(fā)癥較少,治療滿意度較高。
鼓膜是人體耳部的重要部位,用以分割外耳和中耳,具有阻隔異物保障耳部安全的作用。鼓膜穿孔是鼓膜常見病,可能由于炎癥、外傷等原因導致,對患者聽力造成損害,也威脅著患者耳部健康。臨床治療鼓膜穿孔多采用手術修補的方式進行治療,近年來微創(chuàng)手術和內窺鏡的應用以及自體移植技術的發(fā)展為鼓膜穿孔修補帶來了新的思路,耳鏡下自體脂肪移植在鼓膜穿孔鼓膜修補當中發(fā)揮著良好的效用[1]。為進一步研究耳鏡下自體脂肪移植對鼓膜穿孔鼓膜修補術的影響,本文選取2016年1月~2017年6月在本院進行鼓膜穿孔鼓膜修補術患者82例,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進行研究,具體內容如下。
選取2016年1月~2017年6月在本院進行鼓膜穿孔鼓膜修補術患者82例,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其中,觀察組患者41例,女性20例,男性21例,年齡24~63歲,平均(47.8±3.1)歲;對照組患者42例,女性18例,男性22例,年齡22~65歲,平均(48.6±2.9)歲。兩組患者在一般資料上無明顯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對照組選擇傳統(tǒng)方式進行鼓膜穿孔鼓膜修補,觀察組選擇耳鏡下自體脂肪移植進行鼓膜穿孔鼓膜修補,具體內容如下。
1.2.1 對照組。對照組患者選用傳統(tǒng)填補方式進行治療。對患者進行常規(guī)麻醉,對患者鼓膜穿孔部位進行清理,于患者耳屏處做一切口取筋膜,使用筋膜進行鼓膜修補,修補結束后使用浸有抗生素溶液的明海綿膠碎塊填放于殘余鼓膜和移植物的外面,外耳道再以碘仿紗條填塞,縫合切口[2]。手術結束后對患者進行常規(guī)的抗感染治療,并對患者進行健康宣教。
1.2.2 觀察組。觀察組患者選用耳鏡下自體脂肪移植進行治療。手術進行前準備好耳鏡的相關設備以及手術器械,對患者進行常規(guī)麻醉,麻醉結束后利用耳鏡對患者鼓膜穿孔情況進行觀察,清除鼓膜穿孔邊緣的血痂等不利于修補進行的因素,準確測量鼓膜穿孔大小。于患者耳垂處做一切口,使用自體脂肪組織進行填補時應根據(jù)患者的具體狀況選擇脂肪組織團,一般根據(jù)穿孔大小將脂肪組織修剪成3倍于穿孔大小,制成啞鈴型后移至準備好的移植床中,使其充分嵌入鼓膜穿孔處,干明膠海綿碎塊填塞外耳道,再以無菌棉球置于外耳道口。修補結束后使用碘伏紗布進行耳垂處切口充分壓迫止血,縫合切口[3]。手術結束后對患者進行常規(guī)的抗生素抗感染治療,并對患者進行健康宣教,禁用力擤鼻,保持外耳道清潔干燥,叮囑患者謹遵醫(yī)囑。
對比兩組患者術后聽力改善狀況,術后6月進行患者治療滿意度調查,并復查聽力。對比兩組患者治療效果,分為顯效、有效、無效三個等級,顯效:患者聽力大幅恢復或完全痊愈,沒有明顯下降;有效:患者聽力有較為明顯的恢復,改善情況良好;無效:患者聽力沒有改善甚至出現(xiàn)下降。治療有效率=(顯效+有效)/總人數(shù)×100%[4]。
本次研究數(shù)據(jù)用SPSS19.0軟件進行處理,并以χ2檢驗,若P<0.05,則有統(tǒng)計學意義。
觀察組患者聽力改善(16.28±3.45)db,患者術后愈合時間(20.12±6.94)d;對照組患者聽力改善(8.31±5.02)db,術后愈合時間(28.15±8.43)。觀察組患者聽力改善情況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數(shù)據(jù)顯示統(tǒng)計學差異(P<0.05)。
觀察組患者治療滿意28例,基本滿意12例,不滿意1例,治療滿意度為97.56%;對照組患者治療滿意20例,基本滿意13例,不滿意8例,治療滿意度為80.49%。觀察組患者滿意度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數(shù)據(jù)顯示統(tǒng)計學差異(P<0.05)。
觀察組患者治療顯效25例,有效14例,無效2例,治療有效率95.12%;對照組患者治療顯效18例,有效13例,無效10例,治療有效率75.61%。觀察組患者治療有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數(shù)據(jù)顯示統(tǒng)計學差異(P<0.05)。
鼓膜作為人體耳部的重要組成部分,對保護人耳安全以及聽覺能力具有重要的意義,鼓膜穿孔是鼓膜常見的病征,一般由炎癥或外傷導致[5]。鼓膜穿孔會造成患者聽覺能力下降,同時也容易誘發(fā)耳部炎癥,常出現(xiàn)耳部流膿等癥狀。治療鼓膜穿孔對于保障患者聽覺能力,保護患者身體健康具有重要意義。傳統(tǒng)的鼓膜穿孔治療選擇筋膜進行修補治療,臨床治療效果有一定局限性,治療有效率較差,患者滿意度較低。近年來微創(chuàng)技術的應用以及自體移植技術的發(fā)展使得耳鏡下自體脂肪移植逐漸被鼓膜穿孔鼓膜修補術所采用,自體脂肪移植對鼓膜修補的應用效果良好,研究顯示,脂肪組織能夠為穿孔鼓膜提供有利的生長支架,并能夠促進鼓膜細胞的增值分化,有利于患者鼓膜的盡快恢復,借助耳鏡技術能夠準確判斷患者鼓膜穿孔的具體情況,選擇合適的脂肪組織團進行脂肪移植填補,而耳垂部位的脂肪組織擁有更緊密的結構,并且富含纖維支架,更有利于鼓膜穿孔鼓膜修補,能夠為患者提供更好的治療體驗。本次研究中,對觀察組患者進行耳鏡下自體脂肪移植鼓膜穿孔鼓膜修補術,對照組選用傳統(tǒng)治療,結果顯示,觀察組患者治療有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聽力改善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數(shù)據(jù)顯示統(tǒng)計學差異(P<0.05)。綜上可知,將耳鏡下自體脂肪移植用于鼓膜穿孔鼓膜修補術中,能夠有效提高治療成功率,患者術后聽力恢復情況良好,術后并發(fā)癥較少,治療滿意度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