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斯騏 馬翠花
摘 要 城市交通路標作為指引交通、改善交通環(huán)境的重要基礎設施,在城市交通管理中的作用日益突出。本文通過問卷調查,針對烏魯木齊市交通路標現狀及有效性做出評價,發(fā)現存在的問題并給出合理建議,為城市交通路標指路系統(tǒng)建設工作提供支持與參考。
關鍵詞 烏魯木齊市 交通路標 現狀 有效性
基金項目:新疆農業(yè)大學大學生創(chuàng)新項目“烏魯木齊市交通路標現狀及有效性調查研究——以沙依巴克區(qū)為例”的階段性研究成果; 立項時間:2016年11月; 項目編號:dxscx2017132。
作者簡介:馬斯騏,新疆農業(yè)大學學生;馬翠花,新疆農業(yè)大學教師。
中圖分類號:D631 文獻標識碼:A DOI:10.19387/j.cnki.1009-0592.2018.01.207
2011年3月29日,按照新疆自治區(qū)黨委對烏魯木齊發(fā)展目標定位和建設首善之地的要求,烏魯木齊市委研究決定創(chuàng)建全國文明城市,2017年實現創(chuàng)建“全國文明城市”的目標,提出創(chuàng)城要以建設管理為重點、改善城市環(huán)境面貌、創(chuàng)新社會管理服務等。自提出“創(chuàng)城”目標以來,全市從多個方面、多種形式開展了文明城市創(chuàng)建活動,規(guī)范而美觀的城市道路交通路標也是文明城市的重要體現之一,而科學、有效地設置城市路標,也能夠促進城市的進步與發(fā)展。因此,提高城市交通路標的有效性,設置科學而美觀的交通路標也應當是創(chuàng)建重要活動之一。再者,烏魯木齊市是一個極具發(fā)展?jié)摿Φ某鞘?,充滿活力,越來越多的人來到烏魯木齊市發(fā)展、創(chuàng)業(yè),對于城市的出行者而言,道路交通路標顯得格外重要。
城市交通路標指路系統(tǒng)的建設與完善是一項龐大的系統(tǒng)性工程,烏魯木齊市交通路標管理部門近年來先后開展了一些交通路標的完善工作。課題組研究人員希望通過此次調研,能夠基本了解當前烏魯木齊市交通路標的建設現狀及有效性,通過問卷調查發(fā)現本市交通路標存在的普遍性問題,為交通路標建設相關負責部門提供參考建議。
一、烏魯木齊市交通路標現狀及有效性問卷調查
(一)調研的范圍、對象及方法
沙依巴克區(qū)是烏魯木齊市中心城區(qū)之一,是烏魯木齊市對外開放的重要窗口、陸路交通樞紐。此外,該區(qū)覆蓋面積大,是人流、客流較為密集的老城區(qū),其交通路標的設置情況能夠基本反映本市整體交通路標設置的有效與否及普遍性存在的問題。因此,本次調研的地域范圍設定為沙依巴克區(qū),調查對象設定為該地區(qū)的出行人員,街頭隨機發(fā)放調查問卷,進行抽樣調查。
(二)調研工具的設計與調查過程
本次問卷調查設計共包括兩大部分,第1部分主要涉及調查對象的基本信息;第2部分為問卷的核心部分,主要涉及被調查者個人對交通路標的了解情況以及對烏魯木齊市交通路標的意見及建議。課題組在沙依巴克區(qū)街頭隨機發(fā)放200份問卷,回收167份,均為有效問卷,回收率為83.5%。
(三)調查結果分析
1.被調查者統(tǒng)計描述
根據問卷統(tǒng)計結果,被調查者中,(1)男性共80人,占48%,女性共87人,占52%,男女比例適中;(2)月收入為2000元以下的占37%,2000-3000元的占16%,3000-5000元的占26%、5000元以上的被調查者占21%,被調查者覆蓋不同收入人群;(3)被調查者年齡主要分布在18-30歲之間,占74%,其次為30-50歲之間,約占18%,18歲以下與50歲以上的被調查者均占4%左右,出行較頻繁的中青年成為被調查的主體;(4)被調查者的身份其中政府及事業(yè)單位人員15%,企業(yè)人員13%,學生35%,其他行業(yè)36%;(5)49%左右的被調查者在烏魯木齊市的居住時間為3年以上,23%左右的被調查者在烏魯木齊市居住了1-3年,約19%的人居住了3個月至1年,9%左右的人居住時間少于3個月;(6)被調查者日常出行方式中步行23%,騎自行車4%,公交車31%,私家車15%,出租車18%,火車6%,飛機3%;(7)被調查者對烏魯木齊市交通路標認識程度為一般的占據大多數,占比為48%,認識較少為18%,幾乎全部認識的和認識較多的均占17%;(8)日常出行中經??唇煌窐说恼?0%,偶爾看交通路標的被調查者占43%%,因此,看路標的合計占90%以上,從不看的僅不足10%。
2.烏魯木齊市交通路標現狀及有效性評價
據調查,約56%的被調查者認為烏魯木齊市的交通路標設置覆蓋率一般,5%的人認為烏魯木齊市的交通路標設置覆蓋率非常片面,35%的人認為烏魯木齊市的交通路標設置覆蓋率較廣,僅4%的人認為覆蓋非常全面;幾乎所有人認為施工路標的設置具有必要性;超過30%的被調查者認為,指示性交通路標提高了自己的出行效率,其次認為道路施工安全標志和警告標志也有效地提高了出行效率,分別占18%;約46%的被調查者認為烏魯木齊市的交通路標對自己提供了很大的幫助,但是,相對應地,也有52%的被調查者認為烏魯木齊市交通路標對自己出現提供的幫助一般;總體而言,76%左右的人認為烏魯木齊市的路標系統(tǒng)與本地城市文化基本相符合。
對于交通路標,被調查者對不同因素的關注情況不同,見圖1。根據統(tǒng)計結果,被調查者關注度較高的是交通路標明顯可見、描述清晰、人性化以及有效性。
據統(tǒng)計,76%的被調查者對當前烏魯木齊市交通路標的總體狀況比較滿意,非常滿意的和不滿意的各占12%。
被調查者對烏魯木齊市交通路標存在問題的看法見圖2。
據統(tǒng)計,52%左右的被調查者認為烏魯木齊市交通路標覆蓋率低,存在部分主干路、支路路標缺失的情況;約50%的被調查者認為烏魯木齊市交通路標更新不及時,存在路名變了路標沒變的情況。除此之外,路標不規(guī)范、信息不完全以及交通路標外觀太小、不易發(fā)現,也是較為突出的問題。
二、烏魯木齊市交通路標存在的問題
結合問卷調查結果以及實地調查,發(fā)現烏魯木齊市交通路標主要存在以下幾類問題:endprint
(一)外觀不夠醒目、不夠清晰
經調查,發(fā)現烏魯木齊市交通路標的外觀不夠醒目、不夠清晰,路標擺放位置較低,有些路段的路標不易識別、不易發(fā)現。
(二)信息描述不規(guī)范、信息不全
部分交通路標上的內容表述不規(guī)范,路標指示牌的內容設計有問題,信息不齊全,容易讓行人產生誤解或歧義。
(三)信息更新不及時
存在交通路標信息更新不及時的問題,尤其在擴路、改路名等情況下,有些路標上的信息與最新實際情況不相符,可能會誤導出行者,給行人造成不便。
(四)路標覆蓋率不足,部分交叉路口缺乏交通指示
烏魯木齊市地鐵工程施工周邊缺乏交通路標指示,部分交叉路口缺少轉向指示路標,新火車站附近缺乏指向路標,給出行人員帶來不便的同時,也影響了城市形象。
(五)路標位置設置不合理
在走訪調查中群眾表示有些路標設置過低經常會被其他的車輛等遮蔽,還會導致行人不小心碰頭。
(六)路標陳舊或被損壞
部分路標由于設置時間比較久字體不清晰或因人為等因素導致路標損壞。
三、解決烏魯木齊市交通路標存在問題的對策
(一)改進交通路標的設計
針對當前部分交通路標內容設置不規(guī)范、信息不齊全、擺放位置不醒目等問題,可通過加強交通路標的設計研究,通過學習國內外發(fā)達地區(qū)的交通路標設計情況,吸收借鑒并有效創(chuàng)新設計,設計出科學、規(guī)范又符合烏魯木齊市本地特色的交通路標。
(二)建立團隊及時更新交通路標
針對當前烏魯木齊市基礎設施建設工程的大量施工,交通部門可建立專門的交通路標更新團隊,專項負責城市交通路標的更新工作。
(三)加大排查,提高覆蓋率
當前交通路標排查工作僅僅是階段性的、不連續(xù)的,沒有建立長期的、系統(tǒng)性的排查計劃,未來應當加大排查力度,擴大排查覆蓋面,全面提升烏魯木齊市的交通路標覆蓋率。
四、結論
城市交通路標的設置情況能夠反應一個國家和一個地區(qū)的管理水平,而完整、科學、美觀的路標也是現代化城市的標志之一。我國對外開放步伐不斷加快,烏魯木齊市作為絲綢之路經濟帶核心節(jié)點城市,正在創(chuàng)建全國文明城市,也正打造中亞地區(qū)開放的現代化國際大城市。由于受主客觀條件的限制,烏魯木齊市交通路標建設工程首先針對高速路和主干道進行路標系統(tǒng)建設工程,當前只有高速路上的路標基本具備了現代化的水平。但是,畢竟高速公路所占比例較小,大量的普通公路與市區(qū)的支路路標,也應該向現代化發(fā)展。只有這樣,才能全面推進烏魯木齊市城市交通的現代化,才能更好地體現全國文明城市應有的交通面貌。
參考文獻:
[1]盛南.信息可視化設計在交通標志中的運用探析.藝術教育.2017(13).
[2]祖永昶、劉東波、王運霞、李婭.交通標志標線標準梳理及規(guī)范應用.中國公共安全(學術版).2014(1).
[3]劉永明、鄧磊、程振華.交通標志在我國城市道路中的應用分析.交通標準化.2013(23).
[4]劉煒.論城市道路交通標志標線的設置.青海民族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10,30(5).
[5]沈雅婕.城市道路指路標志設置若干問題研究.交通企業(yè)管理.2009,24(8).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