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揚州大學廣陵學院 225000)
教育部 《2017 年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質量年專項工作總體方案》中提出,2017 年 “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質量年”,要打一場提高高校思想政治課質量和水平的攻堅戰(zhàn),堅持調動師生、凝聚合力、集中攻堅,大力提升學生對思想政治理論課的獲得感,滿足青年學生成長發(fā)展需求和期待。由此可見,創(chuàng)新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教學方法迫在眉睫。人本主義心理學認為,學習是一種選擇行為,是人內在潛能力的激發(fā)與釋放過程,具有高度自主性和自由性。但是,傳統的灌輸式教育容易使學生產生排斥心理,無法彰顯思想政治理論課應有的教育屬性。如何使思想政治理論課的學習既體現其應有的價值功能,又能使學生感到學習內容對自身發(fā)展的價值意義,進而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這就需要通過教學方法的改革與創(chuàng)新來實現。
方法一般是指為達到某種目的而采取的手段與行為方式。毛澤東同志曾說過:“我們不但要提出任務,而且要解決完成任務的方法問題。我們的任務是過河,但沒有橋或沒有船就不能過。不能解決橋或船的問題,過河就是一句空話。不解決方法問題,任務也只是瞎說一頓?!弊阋砸姷梅椒ǖ闹匾裕瑳]有方法一切都是空談。任何教學實踐活動的開展和教學既定目標的達成,都離不開一定的合理的教學方法。
教學方法指的是為了達到教學的目的,師生間進行各種互動而選擇的教學方法。其主要包含了教師以及學生兩個重要的方面。也就是,教師教的方法和學生的學習方法之間的聯系是有機的,指的是教學的時候,教師以及學生為了完成教學目的和學習任務而選擇的各種手段和方式。
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方法指的是在進行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的時候,一般教學方法的實際應用。既有教學方法的共性,又有其獨特之處,是指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在教學的時候,為了完成教學任務對學生進行教育而選擇的教學方法和手段。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教學方法是實施教學內容,完成教學目標,提高教學效果的關鍵環(huán)節(jié)。
改革開放以來全國發(fā)生了一系列重大變化,經濟迅速發(fā)展、政治民主富強、文化繁榮昌盛。物質決定意識,物質的變化會影響意識的變化。明顯的,同樣也發(fā)生了很大變化的還有人們的思維方式,從而需要更加精細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這項工作也會變得更加復雜。所以,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要做到與時俱進,跟上創(chuàng)新的腳步,加強改革,時代的發(fā)展需要更好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
人的全面發(fā)展與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是辯證統一的關系,人的全面發(fā)展理論為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提供理論基礎,思想政治理論課是推進人的全面發(fā)展的重要途徑。在新時代下,人的全面發(fā)展理論得到不斷豐富和充實的同時也對思想政治理論課提出了新的要求。人的全面發(fā)展是一個歷史的連續(xù)的動態(tài)的過程,在不同時期呈現出不同的特點和不同的要求,思想政治理論課要發(fā)揮其促進人的全面發(fā)展的作用,必須保持其與時俱進,根據具體情形的變化做出適當的調整。
隨著經濟全球化趨勢的不斷擴大,大學生思想意識、價值觀念發(fā)生了巨大的變化,中國的傳統思想受到嚴峻挑戰(zhàn),西方的新思想正逐漸占據主導地位。
特別是目前正是網絡信息化的時代,為了順應這個時代,涌現出了很多自媒體和大眾傳媒,這樣一來,思想政治教育的社會環(huán)境就變得不一樣了,自媒體和大眾媒體的廣泛應用,使得學生和老師變成了同步的來接受信息,并且有些時候老師接受信息的及時性還趕不上學生。所以,在思想政治教育中,這也改變了被教育者和教育者的地位。教育者不在是權威的領導者。社會環(huán)境的深刻變化,要求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教學方法必須做出回應,滿足新的變化。
現代社會的人們越來越注重自主意識和主體意識的增強。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教育者不再僅僅是發(fā)揮著權威的主體者角色,受教育者也不再僅僅是被動的接受者角色。人的全面發(fā)展的實現,就是要確立人在實踐中的主體地位,凸顯人的主體作用。在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中,必須把發(fā)揮人的主體性和增強人的主體性意識有機結合,在教學過程中增強人的主體意識、開發(fā)人的主體能力、塑造人的主體人格。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改革要切實關注每個學生個體的個性發(fā)展和人格塑造,這就要求對當前的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方法進行改革與創(chuàng)新。
思想政治教育是一個復雜的系統,在實際教學過程中,不可能像有些學科獨立地進行。思想政治教育要多學科協同合作,形成一個有機的方法體系來貫徹執(zhí)行。思想政治教育共同體是基于一致的信仰,為了共同的目標,由思想政治教育各要素共同積極主動參與,在培養(yǎng)人、教育人的社會實踐活動中形成的有著強烈的責任感和歸屬感的思想政治教育生命有機體。課程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陣地,課堂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學生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體,把 “教法”和 “學法”結合起來,注重發(fā)揮教與學兩個積極性。教師應根據思想政治教育的學科特點、專業(yè)特點以及學生的特點,采用適合的教學方法,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性作用,增強學生的主體性。
對于思想活躍和信息暢通的大學生來講,多樣性的課堂教學方法較之于傳統的講授式教學方式更能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自主性。教師可以采用啟發(fā)式教學法、參與式教學法、專題式教學法和案例教學法等。我國古代教育家孔子在進行啟發(fā)教學時采取的是:“不憤不啟,不悱不發(fā)。舉一隅不以三隅反,則不復也?!痹诮虒W過程中要讓學生充分參與進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充分發(fā)揮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體間性。通過某一個專題進行教學活動,以社會實際和學生思想實際為切入點,緊緊把握時代脈搏,在潛移默化中進行知識教授的強制性。在教學過程中采用合適的案例,強化教學的針對性和實踐性,增強教學效果。學生學習的過程是主動的思維活動的過程,教師要通過適合的教學方法調動學生的思維活動,方能提高教學質量。
新時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育方法的改革,不僅僅要繼承傳統課堂的教育優(yōu)勢,更要充分與現代科技結合?,F代科技的迅速發(fā)展,催生了先進的教學設備和手段;改變了大學生的周圍環(huán)境,使得學生接受信息的內容和途徑更加多樣化。思想政治理論課的傳統教學方法已經脫離了學生的實際,當前多媒體教學、網絡教學、慕課等教學方法的出現,就是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方法與現代科技相結合的體現。我們完全可以借鑒慕課的運作模式,通過建設網絡平臺,把有關思想政治理論課的課程資源集中發(fā)布到平臺上,并設置很多小問題貫穿其中,學生可以進行自主學習,還可以分享不同的觀點、做作業(yè)、參加考試,讓學生在通關的樂趣中體驗學習活動。此外,還可以采取線上與線下相結合的教學模式,學生在線上學習并在線下實踐,最終實現翻轉課堂。在翻轉課堂的模式下,課前學生可以先觀看相關視頻材料,課中學生通過與教師、同學的溝通交流、討論互動、強化鞏固,實現知識之間融會貫通。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方法充分與現代技術相結合能讓枯燥的思想政治理論課富有趣味性,從而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實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