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南京市江寧區(qū)江寧初級中學 鄭有秀
“語文素養(yǎng)”似乎這幾年一直是個熱門的話題,可是,什么是語文素養(yǎng)?2001年7月頒布的《《全日制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稿)》第一次明確提出此詞。它指出:“語文課程應致力于學生語文素養(yǎng)的形成與發(fā)展。語文素養(yǎng)是學生學好其它課程的基礎,也是學生全面發(fā)展和終身發(fā)展的基礎?!币虼?,初中語文教學,必須使全體學生獲得基本的語文素養(yǎng)。
語文綜合素養(yǎng)的內涵十分豐富,無論是哪個學段的學生,都應該具備本學段相應的語文素養(yǎng)。這種素養(yǎng)不僅表現(xiàn)為有較強的閱讀、習作、口語交際的能力和語文積累、審美情趣、思想品質、學習方法習慣的融合,而且也表現(xiàn)為較強的綜合運用能力、在生活中運用語文的能力以及不斷更新知識的能力。
1.教師教的方面。語文教學的主導是教師。因為地處農村,信息不發(fā)達,交流學習較少,當然,監(jiān)督也少,導致有些學校的正常教科研活動都不能正常開展,很多老師教育思想、知識結構較難適應新課程改革的要求,學習充電不足,知識老化,長年累月,語文教師的教學幾乎是是一種機械重復,學生個體及存在環(huán)境存在差異,語文學科的工具性及人文性又如何體現(xiàn)的出?這就決定了語文教學的狀態(tài)只能是:單調沉悶,了無生趣。
2.學生學的方面。語文學習的主體是學生??墒菗覍Π嗉墝W生的調查,農村學生普遍心理上對語文不感興趣,不重視語文學習,他們大多認為和城里學生最主要的學科差距是英語,所以他們大部分的時間寧可花在英語單詞的背誦上。當然,他們對自己的語文學習其實也并不滿意,但他們不知道該如何學好語文。他們覺得語文老師講授太枯燥,他們怕老師課堂上提問到自己,他們怕作文不知如何下筆,他們怕一些不知所云的課文背誦……
怎樣提升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呢?我以為:我們農村教師要充分利用農村現(xiàn)實生活中的語文教育資源,開展豐富多彩的語文實踐活動,拓寬語文學習內容、形式與渠道,使學生在廣闊的空間里學語文、用語文,豐富知識,發(fā)展能力,讓我們農村的學生在人生最寶貴的童年時代也能過上一段終生難忘的語文生活。
1.開展讀書活動。農村教師要積極為學生傳授閱讀方法,提供優(yōu)秀詩文背誦篇目,推薦現(xiàn)當代閱讀文選,供學生閱讀。在今年的語文教學活動中,我首先利用家校通平臺說服家長,每位學生準備一本課外書。當然,為了節(jié)約家庭不必要開支,我又在班級創(chuàng)立圖書角,讓大家的這一本書充分發(fā)揮作用,互相借閱。并每月召開一次讀書心得交流會,大家積極交流,共同體會。
2.開展比賽游戲活動。農村教師也要開展優(yōu)秀詩文的背誦、講故事、詩文表演等比賽活動,做猜謎語、成語接龍、腦筋急轉彎等游戲,以活動促發(fā)展,以活動促提高。農村學生沒有電腦,沒有資料查閱,怎么辦?那就要老師要做足功課。我在《馬的世界》時,我事先準備了很多馬的傳說、故事、成語、字等,引發(fā)資料,供學生節(jié)選,課上進行小組合作背誦競賽,及時讓這些知識轉化成學生們自己的知識,同時競爭機制也充分激發(fā)了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
3.開展興趣活動。農村教師通過組織學生開展讀書、演講、辯論、創(chuàng)作等語文興趣小組活動,營造良好的校園文化氛圍,使學生探索人生的真諦,陶冶高尚的情操,發(fā)展個性特長。我在班級創(chuàng)辦本班的班級小報,并從日記、作文中選取優(yōu)秀的文章選登上報紙,學生們看到自己的作文變成了鉛字,甭提多開心了。
4.開展實踐活動。農村教師也要組織開展參觀訪問、小記者采訪等活動,走進大自然,游覽景秀山川,增強學生的感性認識,激發(fā)學生的愛國之情,陶冶學生的情操。進行反饋表達活動,讓學生將活動的過程、參觀活動的體會或收獲,以口頭或書面形式表達出來,讓大家互相交流,共同欣賞,全面提高。農村學生生在農村,長在農村,鼓勵他們走向田間,走向地頭,細致觀察農作物的生長過程,仔細體會農民爸爸媽媽的工作環(huán)境,“生活處處皆語文”,學生多接觸生活,多觀察,多體驗,多積累?!稄陌俨輬@到三味書屋》課文中,學生們更能體會長滿荒草的百草園的樂趣,《夏感》課文中,學生們更能體會炎熱夏天的勞動之美……從而更容易使文本的對話與自我的心靈碰撞、融合、升華。
5.開展專題活動。圍繞課堂教學中的某一重點、難點分組討論、探究,再集中在全班交流;對有情節(jié)、對話的課文,可分角色朗讀或編成課本劇在全班表演;也可組織“新聞發(fā)布會”;交流課外閱讀心得,寫循環(huán)日記等。通過這些實踐活動,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創(chuàng)新意識。我在班級里也仿照模范教師,學生輪流寫班級日記,改變過去每人每天寫日記的枯燥、乏味模式,班級共用一個日記本,今天我寫,明天你寫,你先改我的日記后,再接著寫你的日記,后天再交給他如此改寫,如此輪流,如此循環(huán)。一周全班再對本周學生所寫的日記及批改進行賞析。這種語文專題活動的創(chuàng)新為減輕學生課業(yè)負擔,加強學生互相之間的情感交流、合作起到了潤物細無聲的作用。
俗話說,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樂知者。愛因斯坦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學生對語文興趣的培養(yǎng)最主要還是依靠我們老師。完成了以上幾點,我們的工作還只是萬里長征走完了第一步,家長、學校的不理解、不配合以及社會輿論、文化環(huán)境的詬病,需要我們長期不懈的努力。對語文課堂的教學任務鉆研探究我們不得有絲毫懈怠,教師自身知識體系的更新完善我們更要持之以恒……
作為一名農村教師,我覺得我們有必要采取有力措施,提升農村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徹底改變學生們長期消極、被動、慵懶、低效的學習狀態(tà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