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春珠
【摘要】 假期跟蹤家訪不僅是老師和家長溝通的一種重要手段,而且在孩子成長中起著不可忽視的作用。家庭是第一所學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師。家庭對孩子身體的發(fā)育,知識的獲得,能力的培養(yǎng),品德的陶冶,個性的形成,都有至關重要的影響。
【關鍵詞】 假期家訪 關注 叩開心扉
【中圖分類號】 G635.5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992-7711(2018)11-164-01
家訪既是為了走進學生家庭,更是為了走進學生心靈。老師上門家訪,讓學生感受到老師的關注和重視,這對學生是個激勵,對家長也是個觸動,容易在教育形成合力,產(chǎn)生良好的教育效果。
班中有這么一個女孩——小譚,她是個靦腆的女生,讀六年級了,還是瘦小的個子,長著一對會說話的大眼睛。課堂上,除了偶爾一次舉手發(fā)言外,總是用那雙明亮的眼睛悄悄地注視周圍的一切。她不太樂意說話,與她交流的好朋友也只是前后的兩位女生而已。每次問她問題,她總戰(zhàn)戰(zhàn)兢兢,輕聲細語的,生活中最常見的動作是搖頭或點頭,而且眼里時時閃過毫不掩飾的緊張。我多次問她有什么需要幫助的,有什么事要主動找老師幫忙等,但她總是話沒說出口,眼淚先流下來,從不主動找我?guī)兔?。本著教書育人的強烈責任感促使我一定要找這孩子的家人聊一聊,于是,我萌生了家訪的念頭,決定做一下小譚家長的工作。寒假里我終于達成心愿。那天,天氣特冷,置好年貨的人們躲在家里不愿出門??僧斘襾淼叫∽T租來的家里時,我不由得愣住了。環(huán)顧四壁,用二個字形容:邋遢。地板上扔著書包和字典……一張大大的吃飯桌上放滿了孩子們的學習用品:書本雜亂無章地橫臥在桌上,有的打開著,筆記散放得到處都是,東一張,西一疊,筆盒里零落地放著幾支筆,臺燈上粘著一卷膠帶紙,用過的膠帶掛得老長,桌上沒一塊清爽地方。小譚一家五口坐在廳里看電視,唯獨不見她的身影。見我皺眉,小譚的媽媽趕緊收拾桌子,摞起書,但顯然,她不內(nèi)行。這時,耳邊響起了開門聲,只見小譚提著一桶水回來,見到我的到來,她的臉頓時紅了,靦腆地叫了一聲:“老師”。然后,她把桶放回廚房,就趕緊幫助收拾。看到小譚那雙凍得通紅的雙手,我心疼極了,走過去,把她的手緊緊地握住,想借此給予她輸送溫暖。小譚的眼圈紅了。我知道,父母偏心于其他三個孩子將嚴重影響她的身心健康發(fā)展。此時,我是多么深切地體會到她的心情?。乃M門打過招呼,我還沒來得及說些什么,家長就開始數(shù)落孩子的種種不是,喋喋不休地說“我不管她了”,孩子在旁邊,任憑家長劈頭蓋臉的輪番轟炸,她始終不語,我心里想:這是一個什么樣的家庭啊,盡管他們是出于用心良苦,可是那些話也太難聽、太刺耳了,我都覺得聽不下去了,可這孩子一句也不反駁,頭埋得很低很低。這簡直是一場“批斗會”,或許這樣的場景,他們都已經(jīng)習以為常了,可是我坐不住了,我必須把這個局面扭轉過來,我不得不打斷他們的數(shù)落,我說:“好了,容許我說說我的看法吧!我們作為教師要面對四十多個孩子,我們對你的孩子沒有放棄,你們怎么能輕言放棄呢?我理解你們的心情,現(xiàn)在她應該明白自己的不對之處,接下來我們是不是應該一起來分析孩子為什么會變成這個樣子?我們目前需要做的是找到原因,鼓勵孩子克服困難,指引孩子改正錯誤就可以了,所以今天我到這里的目的不是來聽翻“舊帳”的?!苯?jīng)過跟她父母的交談,得到的結論是:她的父母都一致認為:小譚不懂事,一、二年級時曾做過一些小偷小摸的不良行為,學校的所有活動不讓她參與,家務讓她包干,給她造成壓力,目的是為了懲罰她。因而,在家里得不到父母寵愛的她久而久之便產(chǎn)生了嚴重的自卑感,過重的心理負擔使她不能正確評價自己的能力,一直懷疑自己的優(yōu)點。即使在成功面前也難以體驗成功的喜悅,從而陷入惡性循環(huán)之中。在我婉轉地表達了小譚的想法后,她的父母表示,小譚從來都不跟他們溝通,他們一點兒也不了解自己的女兒究竟有怎樣的想法。家訪到這,我終于找到了癥結,那就是父母跟孩子之間缺乏溝通。找到了病癥,我就可以“對癥下藥”了,我斷然要小譚在老師和家長面前表態(tài),以后做到:在家里要經(jīng)常和父母交流,在學校要上課認真聽講,自覺提高學習效率,努力學習,爭取在下一次考試時前進5個名次。小譚愿意接受老師的要求,家長也欣然配合??吹轿矣行У貜浐狭诉@個家庭溝通的障礙,使這個家的氣氛頓時變得融洽起來,我內(nèi)心感到十分欣慰。
假期跟蹤家訪既是為了走進學生家庭,更是為了走進學生心靈。在回來的路上我不禁想起了這樣一句話:“在每個孩子心中最隱秘的一角,都有一根獨特的琴弦,撥動它就會發(fā)出特有的音響,要使孩子的心同我講的話發(fā)生共鳴,我自身就需要孩子的心弦對準音調(diào)?!奔以L是一座橋梁,它連接的是家庭與學校;家訪是一條紐帶,它維系的是師生間的感情;家訪更是一個愛的平臺,它承載的是家長與老師對學生的愛。愛,叩開心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