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凌煒
近年來,我國學校教育改革和體育改革不斷深入,在提高青少年身體健康發(fā)展的同時,更加注重對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培養(yǎng),倡導素質教育。然而,近年來,“校園暴力”、“青少年犯罪”等事件卻屢屢牽動著人們的心。青少年是國家的未來,少年強則國強,因此,對加強青少年的品性教育迫在眉睫。本文以學校體育教育的視角出發(fā),討論學校體育在教育教學過程中對青少年養(yǎng)成良好的品性,形成健全的人格的積極影響。
筆者在中國知網(wǎng)上分別以學校體育、品性教育為關鍵詞進行查詢,搜集到文獻資料209篇;以學校體育、青少年、品性教育為關鍵詞進行查詢,共有657篇文獻,但通過筆者仔細閱讀,大多數(shù)研究的都是學校體育教育的重要性、青少年體質健康問題、學校體育教育改革等方面的問題,對青少年的品性教育、培養(yǎng)青少年健全人格方面的研究極少。
筆者對學校體育教育方面資深的專家、學者進行訪談;討論學校體育教育對青少年品性教育的影響,對青少年養(yǎng)成健全人格等方面的作用。
通過對查閱的資料和對專家訪談的筆錄進行系統(tǒng)的歸納、演繹、分析、綜合,對調查結果進行理性分析和深刻總結,得出結論。
在體育教學中隨處可以看見體育教育對青少年形成良好品性的積極影響,如在體育游戲中,“通過敵人封鎖線”、“炸碉堡”等,可加強對青少年的愛國主義教育。在比賽中受到對方侵害犯規(guī)時,是毫不計較還是以牙還牙;由于團隊的集體配合不夠默契、比賽失利時,是相互鼓勵還是相互抱怨;裁判誤判時,是寬容大度還是斤斤計較;比賽節(jié)節(jié)勝利時,是謹慎從事還是驕橫自大等等。隊列隊形的練習助于培養(yǎng)學生遵守紀律、吃苦耐勞等優(yōu)良品質,對培養(yǎng)青少年遵守社會生活的各種準則能起到很好的導向作用,從而加強其組織性和紀律性,潛移默化地養(yǎng)成他們遵紀守法的優(yōu)秀品德。
體育運動自身就對青少年形成良好的意志品質有著強烈促進作用,如田徑運動可以培養(yǎng)學生勇敢頑強、堅忍不拔的意志品質:在長跑時出現(xiàn)了“極點”是選擇堅持下去還是半途而廢;在比賽落后時,是努力拼搏贏得比賽還是破罐子破摔消極對待;集體性的體育項目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組織紀律性和團結友愛的合作精神,考驗運動員機智靈敏的應變能力等等。體育教學過程中經(jīng)常采用的競賽、評比和獎勵優(yōu)勝等教學方法。能夠激勵學生力爭上游、奮勇拼搏的努力程度將影響集體榮譽并體會到集體榮譽給自己帶來的影響,使學生自覺協(xié)調好個人與集體的關系,有助于培養(yǎng)他們的責任感、義務感和集體榮譽感,同時還能夠培養(yǎng)學生不怕失敗,勇敢面對挫折的心理素質和戰(zhàn)勝困難的決心。
在體育教學中,對青少年的自我個性發(fā)展有著良好的促進作用,如在體育教學過程中學生都能夠參與到教學的每一個環(huán)節(jié)中,體育教師會積極提倡學生發(fā)現(xiàn)問題,引導學生獨自解決問題;教學環(huán)境的寬廣,能使學生的思想行為、個性愛好、意志品德等在體育教學中淋漓盡致的表露出來。
“將15克鹽放在你的面前,無論如何你難以下咽。但當將15克鹽放入一碗美味可口的湯中,你早就在享用佳肴時,將15克鹽全部吸收了”。品性教育之于體育教育,猶如湯之于鹽。鹽需溶入湯中,才能被吸收;教育需要溶入實踐之中,才能顯示出活力和美感。只有將品性教育融入到體育教育中來,教育的雙方才能更好的進行教學,教學效果能達到最優(yōu)化的程度。在應試教育的大背景下,家長在注重孩子學習成績提高的同時,更應注重對青少年健全人格的培養(yǎng)。只有擁有堅韌的品格,才能在未來的競爭中不折不撓,永不言??;只有擁有合作精神,才能在團隊中發(fā)揮作用擊敗強大的競爭對手;只有懂得謙讓、寬容,才能得到他人的尊重。通過體育的教育作用,在發(fā)展學生的體質的同時,促進培養(yǎng)學生的品性發(fā)展,培養(yǎng)青少年形成健全的人格,使孩子在實踐中樹立正確的人生觀與價值觀,堅持品性的鍛煉與培養(yǎng)。
[1]馬衛(wèi)平.體育與人—學校體育的文化重構[M].湖南師范大學,2005.12.
[2]侯艷.良好品性:增進學生幸福感之根基一一羅素的品性教育觀及其啟示[J].中國德育,2001(7):81-84.
[3]李廣.美國“藍帶學?!钡钠沸越逃鲈u[J].外國中小學教育,2003(3):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