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 俊
新課程理念要求教師加強課程內容與學生生活以及現代社會發(fā)展的聯系,關注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經驗,營造有效課堂。然而,在英語課堂教學中,學生接受的信息以及各種能力的培養(yǎng)必然受到特定課堂教學時空的限制,不斷豐富的教學內容和有限的教學時空始終是一對不可調和的矛盾。那么,怎樣才能讓我們的學生在有限的教學時空里獲得更多的英語語言知識呢?我們不妨做一做“加減法”,提高英語課堂效率,讓孩子們學得更多,收獲得更豐富!
在坐滿見多識廣的孩子們的課堂,教師應該用什么樣的教學方法和手段來吸引他們,讓他們有所“觸動”,從而更好地投入學習?比較好的手段,如CAI,它能把教師的教學過程和學生的學習過程緊密地融為一體,促使學生改變傳統的被動學習方式,形成教師、學生、教材和教學方式的新組合,從而使英語課堂不再乏味,讓每節(jié)課妙趣橫生。例如:在牛津小學英語5A Unit 4 Halloween中,教師可以事先播放一些關于Halloween節(jié)日的介紹,讓孩子們了解外國人是怎樣度過萬圣節(jié)的。孩子們一定會覺得很有趣,也很新鮮,因為中國沒有這樣的節(jié)日。他們在濃厚的學習興趣下再進入到課文的學習。然后播放與課文相關的動畫,首播,全篇敘述,讓學生熟悉相關知識,為新授做好準備;重播,按照學習步驟定格有關畫面,讓學生說出與畫面有關的對話;再播,只放畫面不放聲音,讓學生結合畫面說出對話;最后請同學模仿表演。
語言是“在學中用,在用中學”,在組織英語交際活動時,我們可把教材中的固定內容轉化到實際生活中去,避免空洞的說教、機械的操練,以人為本,促進學生主動、全面發(fā)展,讓學生在使用英語中學習英語。例如,在5B A telephone call一課中,教師可以有意識地詢問一些衣著單薄的學生:“Are you cold?”順手關上窗戶,也可以順帶著說一句:“The days get colder,you should put on more clothes,do not be ill.”讓孩子在老師溫暖的眼神中感受到關愛,他們在感動中一定會更加投入地學習英語。
再如,在“A Birthday Party”這一課時,提前詢問學生的出生日期。上課前,首先把教室布置成生日派對,使學生置身于一種興奮濃烈的氛圍中。然后再出示生日皇冠、生日禮物、蛋糕等道具,又進一步提高了全班孩子參與課堂的積極性。小壽星在全班同學無比羨慕激的眼神中激動地走上前,接受生日禮物,大家一起唱生日歌,吃蛋糕。在這個真實的生活化的情境中,學生自然而然地學會了重點詞組句型“Happy birthday”“a birthday party”“Let’s have the cake.”這種生動形象的學習情境,使學生身臨其境,震撼了學生的心靈,有效激發(fā)了他們的表達欲望,讓他們潛移默化地獲得了知識,交流了感情,收獲了感動。
在小學英語課堂教學中,圍繞某一主題或者緊扣某一句型開展專項語言操練活動,是促進學生獲得相關語言技能的重要途徑之一。教師總在擔心學生不能順利開展語言活動,總要提供許多提示,但是從實際課堂教學來看,學生可能會比較熱鬧地發(fā)言,很快說出老師所期望的答案,而實際上,他們的思維發(fā)展受到了很大的限制,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學生本身調動原有知識結構和開展更為廣泛的語言實踐活動。
例如,5A Unit 3 At a Music Lesson一課,我在自己的兩個教學班級中采用了不同的教學方法。在引導學生使用Can you…?句型操練時,在一個班呈現了許多圖片,有跑步、騎車、滑雪、看書、拉小提琴等,學生一看到這些提示立刻做出了熱烈的反應,紛紛舉手問答。但是,很快,當圖片提示全部用完了以后,他們的語言活動也宣告結束。在第二個班級中,我隨意唱了幾句英文歌,然后說:Listen!I can sing!What can you do?孩子們很快理解了我的用意,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用英語表達出自己會做的事情,雖然有的事情和圖片是一樣的,但是他們表達內容的廣度和深度遠遠超出了前一節(jié)課,而且是在沒有任何提示的前提下,運用自己原有的知識結構進行的表述,課堂呈現出靈動、真實和自然。
通過多次的教學實踐,我深刻地體會到,許多教師往往會為了課堂上的“熱鬧”,設計許多并不具有實效性的比賽、游戲,讓學生沸騰起來,但是往往這種“沸騰”結束后,學生并無多少收獲。因此,我們也要試著讓自己的英語課堂“安靜”下來,靜靜地教,靜靜地學,更有效地啟發(fā)孩子在更廣闊的天地里開展更有效的語言活動,讓他們的思維得到充分鍛煉,讓他們的語言技能得到更好發(fā)展。
為了發(fā)展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不少教師會自覺或不自覺地采用一些較為流行的教學形式。在實際教學中我們都能發(fā)現,恰當的教學形式的確能有效促進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但是過多或不恰當地使用,這些形式就會成為英語課堂一種沉重的負擔,一種刻意的裝飾,反而會影響到課堂的效率。
在課堂上,特別是很多高年級的教學過程中,一些恰當的tips和notes對學生理解語言和學習能力的發(fā)展起著一定的促進作用,于是便廣為流行,并逐漸被英語老師們追捧。但是其實,這些形式未必適用于所有的課堂和年級,當它們變成萬能貼時,不僅占用了課堂教學的時空,還使課堂逐漸走向復雜,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教學目標的有效達成。例如在三年級Unit 5 Look at me!一課中,一位英語教師不停地在課件上呈現tips,如教學It’s nice.呈現 Tips:很漂亮,用于表揚別人。教學It’s great.呈現 Tips:很棒,用于表揚別人。教學How nice!呈現Tips:太漂亮了,用于表揚別人。執(zhí)教老師采用這樣的形式進行這幾個句型的呈現,在初學英語幾個月的課堂中實際意義并不大,其實孩子們只要能理解這幾個句子都是用來稱贊或者表揚別人的就可以了,用復雜的教學形式學習簡單的教學內容,其實就是將簡單問題復雜化了。
目前,小學英語教學改革已經進入了一個新的時代,英語課堂教學有效性也隨之成為當今教學改革的重要目標之一。英語教學課堂要做好“加減法”,關注學生的情感,注重教學的趣味性和多樣性,激發(fā)不同層次學生的學習熱情,提高全體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這樣的課堂才是生動、靈動、舞動的精彩課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