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北宋教育學家程頤提出:“教人未見其趣,必不樂學?!迸d趣是最好的老師,就書法教育而言,練就成功并非一朝一夕,書法課程建設的核心是打造饒有趣味的書法課,將“趣”和“寫”有機結(jié)合,持續(xù)地激發(fā)學生的學習欲望,讓他們期待、喜歡“筆尖上的旅行”。
“察進一分,擬進一分”,讀帖是學習書法的基礎,而傳統(tǒng)教學中讀帖多圍繞橫中線、豎中線展開,套路式的操作使學生的觀察因失去興趣而流于形式。以游戲激發(fā)學生的觀察興趣,可以讓他們在不知不覺中一遍又一遍地潛心讀帖。
1.“最強大腦”游戲。在引導學生讀帖時,我設置了“最強大腦”游戲,即給學生充足的時間觀察,從筆畫的位置、結(jié)構(gòu)的穿插等進行全方位記憶,然后考查。以“三點水”的教學為例。先讓學生觀察字帖,一邊在透明的臨摹練字紙上寫,一邊記憶。然后用投影儀出示幾張不同寫法的三點水圖片,辨別:哪一幅跟字帖上是一模一樣的?并討論:哪一種三點水更好看?為什么?學生通過一系列的學習活動,投入探究,自主發(fā)現(xiàn):三點水的三個筆畫,起筆略微呈現(xiàn)出弧形,上面兩個點之間的距離稍小,與第三筆的距離稍大。這樣的書法學習,學生以積極投入的狀態(tài)與字帖反復對話,對三點水的寫法就有了更深切的領悟,更精準的記憶。游戲可以從簡單的筆畫開始,再到基礎的偏旁部首,最后到完整的漢字;從有田字格可供參考,到去掉田字格,循序漸進,逐漸增加難度。學生不斷地挑戰(zhàn)“最強大腦”,他們的學習興趣被激發(fā)了,讀帖的眼力也得到了鍛煉。
2.“天馬行空”游戲。小學生有著奇妙的內(nèi)心世界,在他們的想象中,一個個筆畫、部件都是有趣的,可愛的。如偏旁“月”,有學生想象“月”就像人的腰身,筆者因勢利導:“‘月’直中見曲,是有一定的弧度的,折畫需要先向內(nèi)收,再稍向外,如果寫成彎腰駝背就不美了。”再如,“丿”像飄逸的長發(fā),“ノ”似堅硬的狼牙,“乛”像鋤頭,橫為鋤柄,鉤為刀身。借助想象,學生更好地把握了筆畫的特點。這樣,書法學習不再是瑣碎的講解和枯燥的臨摹,變得饒有趣味,引人入勝。
有了較為準確的觀察力,讀帖做到“成竹在胸”,還需要有較好的書法筆力。對小學生來說,要掌握行筆的輕重緩急是比較困難的。所以,我們還需要提供相應的實踐支架,讓他們的書寫有章可循,有法可依。
1.圖片引路。比如,練習寫橫畫時,學生往往難以掌握橫畫的走勢,行筆缺乏輕重變化??梢蕴峁┮粡埉嬘惺嶙拥膱D片,并在梳齒之間添加具有弧度和粗細變化的虛線,讓學生按照圖上的虛線描一描,畫一畫。這樣的好處是,讓學生的筆端有跡可循,并在一道一道的描畫中感受橫畫的走勢,逐漸理解平行和均衡,在書寫橫畫較多的字時,有較好的控筆能力。學生根據(jù)圖片練寫筆畫,在審美體驗中形成鮮明的書法記憶,嘗試學會控制行筆的速度和力量,有利于提高自身對筆的控制能力。
2.兒歌助力。將朗朗上口的兒歌引進課堂,在活潑的氛圍中激發(fā)學習興趣,用優(yōu)美的音韻加深學生的審美體驗,發(fā)展書法能力。如教學“是”,精心編成兒歌“上下對正日部小,撇捺舒展步伐大”,賦予撇和捺以行走的動感;教學“夫”,編成兒歌“橫短斜,靠得緊,豎撇寫正站得穩(wěn)”,撇和捺的書寫要點一清二楚;教學“米”,編成兒歌“交點偏上點呼應,撇捺如裙豎挺拔”,撇和捺又形成了美麗輕盈的連衣裙。學生默念著兒歌書寫,是一種自覺的提醒:不同的撇和捺,要寫出程度不同的輕重感覺,有的要落筆干脆,收筆出尖,如雙腿矯健有力,有的由重到輕,由粗到細,像舞裙般柔美靈動。
書法課程建設,不僅要在課內(nèi)學法上作指導,還要在課程評價上下功夫,以鍛煉學生的毅力,讓學生樂寫。除自我評價、師生評價、生生互評之外,可以舉辦家長觀看學生作品展示會、班級微信群推介等。在此基礎上,我們又設計了不少趣味激勵方式。
1.領讀獎賞。為了激發(fā)學生的書法興趣,每天中午的書法練習之前,我都安排學生朗讀《書法歌》,這使書法學習充滿了趣味性和儀式感。每周評選一次書法練習表現(xiàn)優(yōu)秀的學生,或者進步明顯的學生,可以獲得獎勵。其中一個獎品就是帶領全班同學讀這首歌:“揚我中國風,從小學書法。一點一畫見精神,一字一句展風華。臨過千張?zhí)?,鋼筆就聽話。堅持練書法,功夫會到家。”這種指向內(nèi)心的精神獎賞,強化了學生的成就感和幸福感,促進學生自我發(fā)展,對他們是莫大的獎勵。
2.命名鼓舞。經(jīng)濟學博士羅崇敏曾說:“始于興趣,終于毅力?!痹跁ㄕn程建設中,要從學生人格發(fā)展的高度,不斷地介入評價活動,引發(fā)學生主動、持續(xù)地投入注意力和精力進行練習活動。對書法練習整體表現(xiàn)出色的小組,可以獎勵他們有自主命名小組的權(quán)利。小組名可以是歷代書法大家的名字,如風骨剛正、氣節(jié)堅貞的楷書大家顏真卿、柳公權(quán)等,優(yōu)秀小組的名字就可以是“顏真卿小組”或者“柳公權(quán)小組”等。小組名字還可以是班級里勤學敏思、堅持不懈的書法佼佼者,以他們的名字給小組命名,如“吳瑞陽書法小組”“郭羽彤書法小組”……既是高度肯定,又是熱情鼓舞,對小學生的人格塑造有著積極的影響,培養(yǎng)他們見賢思齊、堅持攀登的品質(zhì)。
3.挑戰(zhàn)激勵。鼓勵和持續(xù)給予的中肯評價有利于動機的維持,設置書法晉級中的“臺階”,可以構(gòu)成一種吸引,一種自我挑戰(zhàn)。比如,定期開展書法挑戰(zhàn)賽,將當前重點練寫的一首詩歌作為比賽內(nèi)容,采用趣味性很強的“闖關”模式:小組內(nèi)勝出的學生,可以挑戰(zhàn)由班級小書法家組成的“冠軍團”;挑戰(zhàn)成功的,可以獲得闖關機會,跟高年級優(yōu)秀書法學生組成的“博士團”比拼;脫穎而出的學生,還可以向由語文教師和家長組成的“名師團”發(fā)起沖擊,教師授予“書寫冠王”稱號。逐層挑戰(zhàn),激勵不同層次的學生找到對手,確立發(fā)展目標,生發(fā)出堅持學習書法的決心。
漢字是美的,書法是有趣的。作為教者,應著力挖掘書法藝術(shù)的、審美的特點,將一筆一畫的練習轉(zhuǎn)化為饒有趣味的學習活動,激發(fā)學生的學習動力,發(fā)展學習能力,增強學習毅力。在趣味的陪伴下,學生一定能夠用筆尖在紙上跳出美麗的舞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