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晨曦,馬艷惠,馬海燕
(新疆昌吉州中醫(yī)院急診科,新疆 昌吉 831100)
本次研究目標為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期間納入且診治的396例住院患者的血液樣本,分析護理缺陷和對策。
本次研究對象為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期間納入且診治的396例住院患者的血液樣本,女性樣本185例,男性樣本211例,最大年齡80歲,最小年齡20歲,中位年齡(50.32±5.23)歲。
1.2.1 完善采集流程
針對采血容易發(fā)生問題環(huán)節(jié)給出有序且嚴格的操作規(guī)程,例如主班護士對送檢單進行核對,依據檢驗項目對試管進行選擇,貼好標簽,同時標注床號、性別、姓名、科別、檢驗目的以及送檢日期;責任護士在核對之后詳細為患者闡述采血要求、目的以及注意事項;中班護士對樣本再次進行核對;夜班護理人員采血時應該完全遵守“三查八對”的相關制度;主班護士查檢查之后進行送檢。
1.2.2 人力資源的合理安排
護理管理者應該對人力資源進行合理安排,及時調整人員配置,例如建立雙中班、幫班、雙夜班制,降低由于工作忙導致出現(xiàn)護理缺陷;合理搭配資歷資歷深護師和淺的護士,采取一對一的幫帶方式培訓轉科護士和新護士,防止因缺少專業(yè)知識和不足經驗法神差錯。強化病區(qū)的管理,將工作環(huán)境改善,做好夏天防暑降溫和冬天保暖的相關工作,根據護士實際情況對人員進行合理安排,排除護士的情緒感染和外來干擾。
1.2.3 做好培訓工作
護理部對護士做好新知識的培訓工作,組織護理人員定期開展業(yè)務培訓,選派優(yōu)秀人員進行外出學習。在醒目位置張貼采血注意事項、試管要求等內容,依據實際情況檢驗科制定相關文件,讓護士學習了解,提升護士整體水平。
1.2.4 強化訓練,提升綜合素質
護理部應該培養(yǎng)護士人際關系學、心理學、倫理學以及相關專業(yè)知識,培養(yǎng)護士專一性,指導護士正確進行角色轉換,學會穩(wěn)定情緒的正確方法,提升自身溝通能力,避免發(fā)生不必要的糾紛。
在此次納入分析下的396例住院患者的血液樣本中包括226例發(fā)生護理缺陷的樣本,其中有30例未按要求選擇采血試管,占據比例為13.27%;22例在輸液輸血位置采血,占據比例為9.73%;20例采集不符合實際的標本,占據比例為5.31%;30例采血量不準確,占據比例為13.27%;15例特殊標本采集失誤,占據比例為6.64%;20例未及時送檢樣本,占據比例為8.85%;32例錯貼試管標簽樣本,占據比例為14.15%;29例漏貼試管標簽樣本,占據比例為12.83%;17例標本溶血樣本,占據比例為7.52%;9例未嚴格查對誤采患者血,占據比例為3.98%;2例標本凝固,占據比例為0.88%。
研究采集血液標本的護理缺陷時分析缺陷原因是持續(xù)改進的有效方式,護理缺陷原因主要包括操作因素、情緒因素、管理因素。管理因素主要包括工作量大、護士嚴重缺乏[1];操作因素主要包括護士缺少臨床經驗以及相關專業(yè)知識,且不是存在不規(guī)范的基礎操作;情緒因素主要包括身體不適或者過度疲勞、來人訪視、家庭關系或者人際關系不和等[2]。在對以上方面護理缺陷影響因素分析之后給出合理的改進對策,有利于提升采集、識別、傳輸血液標本的質量,是將血液檢測質量提升的必要條件。采集血液標本過程中護理缺陷或多或少都會影響臨床多種工作,血液標本采集主要用作為治療疾病的依據,如果發(fā)生護理缺陷,會影響醫(yī)師判斷患者的疾病,對治療效果造成極大影響。隨著近年來人們生活水平的改善和國家經濟的迅速發(fā)展,治療相關疾病中越來越重視治療的要求,如果不能對癥開展治療,就不能獲得有效的效果,也不能滿足實際需求。采集血液中如發(fā)生直接缺陷,會影響治療和護理效果[3]。
依據不同方式來持續(xù)改進護理質量,強化采血護士操作標準規(guī)程,同時進行實踐培訓,定期考核護士的專業(yè)水平,提升護士質量意識、安全意識以及風險防范意識[4]。優(yōu)化排班制度,構建有效的反饋機制,有利于持續(xù)改進標本質量,減少發(fā)生缺陷概率。強化采血流程監(jiān)督力度,及時發(fā)現(xiàn)和解決問題,確保血液采集的安全性。
綜合以上結論,采集血液標本從各方面開展不同干預對策,可提升檢驗準確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