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德娟
摘 要:時代在進步,教學方法也在改進。文章探討換位思考在語文教學中的重要性,在語文教學實踐中,教師要改變單一的教學模式, 既要做到心理換位,又要做到適當的角色換位,從而利于學生主體性發(fā)展和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關鍵詞:語文教學;教學理念;換位教學;自主學習
中圖分類號:G633.3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8-3561(2017)32-0053-02
時代在進步,教學方法也在改進。新的語文課程標準指出,應遵循學生身心發(fā)展規(guī)律,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在課堂教學中讓學生動手操作,積極動腦思維,動口表達交流,在親身實踐和體驗中獲得知識和技能。因此,在語文教學實踐中,教師要改變單一的教學模式, 既要做到心理換位,又要做到適當的角色換位。“換位”與其說是一種教學方法,不如說是一種教學理念。
一、教師要做到心理換位
《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中提出了課程改革的核心目標即課程功能的轉變,改革課程過于注重知識傳授的傾向,強調形成積極主動的學習態(tài)度,使學生在獲得基礎知識與基本技能的過程中學會學習并形成正確的價值觀。語文教師要把自己換到學生的心理位置去思考問題:采取什么方法能讓學生愛學,采取什么措施能讓學生學會,采取什么方式能點燃學生的學習熱情。
1. 傾聽學生心聲
教學是雙邊活動,老師如果采取傳統(tǒng)的授課模式,自己累得大汗淋漓,學生聽得無動于衷,效果不言自明。時間久了,語文課堂就會失去活力,學生厭倦,老師麻木。為了不發(fā)生師生交流障礙,語文教師要采取換位思考,從學生的角度去評價自己的課堂。例如,在講解《夏天的昆蟲》課文分析時,因為是自讀課文,老師沒有準備課件,只是按自己的思路去講解,以為學生都會聽得很明白??墒聦嵅⒎侨绱?,要下課的時候一名學生小聲說:“老師要是給我們放圖片看就更好了,我們都不記得螳螂長什么樣子了。”老師暗自后悔,如果進行簡單的準備就能滿足學生們要觀察動物的心理。第二節(jié)語文課,老師把含有蟈蟈、蟬、蜻蜓、螳螂圖片的課件給學生們放了一遍,學生們都滿足地說道:“作者描寫得可太逼真了,確實是這樣啊”??粗鴮W生天真的面容和善于觀察的眼睛,老師也欣慰地笑了。假如老師不去傾聽學生的心聲,那么這節(jié)語文課就會給學生留下遺憾。所以,語文老師要善于傾聽學生的想法,站在學生的角度去設計語文課堂,只有這樣,才會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2. 尊重學生
“你希望別人怎么對你,你就要怎么去對待別人?!边@是生活中一個萬能的育人法則。教師是太陽底下最光輝的職業(yè),為人師表,更要起到表率作用。首先,要尊重學生的人格。老師要做到不打罵學生,不侮辱學生。一名調皮的男學生說:“我最憎恨老師侮辱我,指桑罵槐地損我,其實老師打我?guī)紫露紱]有關系?!边@個事情應當引起老師的重視,并進行反思:如果自己是學生,自己能接受什么樣的懲罰?也許和這個男同學想得一樣,或是根本不需要懲罰,只需要老師耐心、親切的指引。其次,要尊重學生的想法。一篇文章的分析,應該說有很多時候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的。作為語文老師尤其要給學生空間,讓他們敢于說出自己的想法,他們的觀點思路,老師可以給予適當的修改和點撥,不要輕易全盤否定。比如初中課本中《黔之驢》一課有個練習,“本文題目把作者寫作意圖指向了批評外強中干的封建高位者。這句話是否正確?”當時那節(jié)課是公開課,學生的回答十分拘謹,兩種答案都有,資料給的答案是否定的,認為只是“黔之驢”三個字的題目看不出作者的寫作意圖。但一名同學分析說作者用“黔之驢”為題,而不是以“黔之虎”為題,其實就是有意要批評像“驢”一樣外強中干的人。老師當時覺得他說得也很有道理,所以就說:“這名同學有自己的見解這很好,并且理由也充分。希望以后大家要談出自己的想法。同時找理由證明自己的觀點。”一石激起千層浪,老師的話語一出,一時間教室里就沸騰了,學生們都積極踴躍地舉手發(fā)言。其實,在不違背語文知識正確傳授的前提下,尊重學生的個性見解,能夠為語文課堂注入生機與活力。
3. 體貼學生,拉近師生距離
親其師,信其道。生存在世界上的每一個人,都希望得到別人的關心,學生更是如此。一名學生和家長說:“媽媽,你猜今天我在學校吃到什么了?”家長猜不出來,學生興奮地說:“語文老師拿了三個杏,給了我一個,我后來又從他那兒搶了一個?!边@名學生在家里根本不愛吃杏,由于是從語文老師那里得到的,竟然讓他顯得那么興奮。教育活動,要圍繞學生這一主體展開,換位思考正體現了這一點,從學生的內心感受去打開學生的內心世界,用心去品讀他們,親近他們,支持他們,幫助他們。初中生受心理年齡影響,正當青春期,情緒不穩(wěn)定,容易走極端,作為老師要進行換位思考,對學生付出愛,給予理解,從他們的角度去思考,根據他們的需要展開語文教學工作。
二、教師要做到適當的角色換位
心理換位是花,角色換位是果。“換位”即讓學生從教師的角度,在初步練習備課、教學、設計試卷等一系列環(huán)節(jié)中,將主動學習、主動探索的思維扎根在自己的頭腦中,體驗和實踐本該屬于教師工作環(huán)節(jié)的過程和方法,從而激起學生熱愛語文的情感、激發(fā)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語文課堂教學活動角色換位徹底打破了教師在上、學生在下的傳統(tǒng)格局,令人耳目一新。學生說,學生有發(fā)現,有收獲;學生辨,學生有感悟,有提高;教師參與評估協調,學生有發(fā)展。只有這樣,語文課堂活動才能有活力,有生命,才能生動有趣。
1. 學生可以適當講簡單的語文知識
老師要有個心理認識,學生不必不如師,學生的講課能力不可忽視。老師要從心理的換位認識,走到實際的角色換位。本文作者曾經到杜郎口中學學習過,也學習過洋思中學的教學模式。但別人的模式不可照搬,因為任何一種教學模式,都是適應某一區(qū)域的孩子,生活水平及生存環(huán)境都制約和影響著教學方法的選擇。別人的模式不能搬來,但是可以借鑒。教師可以從講壇上走下來,學生可以走上講臺去講語文知識。比如在講《趙普》一課前,可以讓學生準備兩個內容,在上課的時候當老師來講:一是有關“半部論語治天下”的故事,二是“以天下為己任”的人物舉例。老師不要不相信學生,因為學生查閱資料的能力不比老師差。給學生某一個小內容來講,既可以滿足學生展示個性的需求,又能鍛煉他們整理資料的能力、演講能力和書寫能力。
2. 讓學生成為作業(yè)的評改者
批改語文作業(yè)一直是語文老師頭疼的事情,有的改了幾遍的字,學生還是錯,“屢教不改”的現象頗多。這時候就可以讓學生和老師換位,讓學生來評改作業(yè)。這樣的換位訓練要從簡單的評改聽寫詞語開始,讓學生辨別字詞的音、形、義的對錯,再總結什么樣的答卷受閱卷老師歡迎。學生評改、總結經驗的過程就是自我提升的過程,應該讓每一個學生都有機會參與到學習中,都有機會當老師,在“看、想、聽、說、評”的學習過程中提升自己。作文也可以讓學生來評改。首先教師要教會學生欣賞作文,然后再提供給學生評改的規(guī)則。
三、結束語
總之,教師要想激活學生探究知識、鍛煉能力的欲望,就要進行換位,從學生的角度進行思考,還要做到適當的角色換位。但無論怎么換位,教師始終是教育活動的引導者,學生始終是教育活動的主體。要讓語文教學在換位中、在思考中、在爭論中、在探究中開花結果,讓語文課堂多姿多彩,生機盎然。
參考文獻:
[1]張婷婷.新課程理念下——實踐換位教學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J].龍巖學院學報,2005(12).
[2]李瑾瑜.課程改革與教師角色轉換[M].北京:中國人事出版社,2003.
[3]劉莉.語文閱讀課教學方法探討[J].攀枝花學院學報,2009(08).
[4]段素艷.在語文閱讀教學中學會換位思考[J].教育教學論壇,2010(10).
[5]陶·哈斯巴根.怎樣促進學生與文本的對話——簡評《課堂觀察:促進學生與文本對話的策略》[J].內蒙古師范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11(10).
[6]馮為民.語文教師的交往能力與語文教學[J].內蒙古師范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01(04).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