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丹妮
摘 要:任何一方忽視了對學生的關懷,都會導致他們心態(tài)的畸形。家長是學校教育的天然合作者,家庭和學校是幫助學生起飛的雙翼,只有向著同一個方向、為著同一個目標共同努力,學生才能展翅飛翔。
關鍵詞:家校合作;教育策略;信心計劃;學生成長
中圖分類號:G444;G451.6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8-3561(2017)33-0094-01
教師是園丁,灌溉著數(shù)也數(shù)不清的花骨朵,直到它們開花結果。工作至今,接觸最多的是一朵朵稚嫩的“花心”,在這些 “花心”中,花最多時間灌溉的則是班上的雙胞胎中的弟弟。下面,就分享一下這朵“花心”的故事。
一、案例
弟弟長得帥氣,沉默寡言。初次見面,他剃著板頭,雪白的臉上印著一對充滿童真的大眼睛,明顯的雙眼皮像一道深深的褶子。他仰著腦袋,微張著小嘴,疑惑地看著教師。開學的第一節(jié)課,教師讓學生們自我介紹,每個人都帶著羞澀和興奮說了幾句,只有他一言不發(fā),甚至倔強地站在座位上不肯走上講臺。那天起,教師就格外關注弟弟。教師發(fā)現(xiàn)弟弟是一個“暴脾氣”的“啞巴”,而他生氣的表現(xiàn)則是瘋狂地哭鬧,甚至用頭砸桌子。他不愿與人交流,只想用他的哭聲來宣泄一切,并不斷地重復著同一句話“我完蛋了,我完蛋了……”
二、家校合作,改變學生心理狀況
(1)尋根溯源,究其根本。為了更直觀地看到弟弟的生活環(huán)境,教師來到他家里。媽媽帶教師參觀了雙胞胎兄弟的房間,眼前的一幕令我咋舌:哥哥的桌子亂作一團,所有東西混在一起,無法分辨;弟弟的桌子整整齊齊,一紙一筆都擺放到位,一目了然。教師對此非常疑惑,兩個孩子的差別怎么會這么大?媽媽告訴教師,她對兄弟倆的要求有點苛刻,希望他們什么事都自己做好。弟弟從小就很內向,什么事都不和別人說,遇到困難了就自己解決;而哥哥格外活潑,嘴巴很甜,遇事就請他人解決。小困難還能自己解決,可隨著年紀的增長,遇到的困難也越來越多,哥哥憑借著一張“巧嘴”默默地獲得了很多人的幫助,而內向的弟弟則很難攻克難關。漸漸地,弟弟的心態(tài)改變了,他總是覺得自己比哥哥差,說自己比哥哥笨,什么都不行??稍绞沁@樣,思想就越是偏激,他總是希望自己能按照計劃做到最好,卻又接受不了失敗。因此,才會導致今天的行為。當媽媽發(fā)現(xiàn)問題時,已經很難改變了。
(2)重心稍移,增其信心。原來,弟弟有著極高的自我要求和極低的受挫心。這樣極大的反差,他自己已經難以承受。教師不禁心疼起他對自己的嚴格,和失敗后的痛苦。這個孩子,是多么缺乏自信,才會對自己嚴格到了極致,甚至用“自虐”來報復自己的失利。于是,教師在講臺上貼了一個標簽——“每天表揚弟弟一次?!逼綍r一些細微至極的小事,教師都會對他進行表揚。比如,習字冊全對、小本子全對、讀書大聲、坐姿端正、課桌干凈……這些事情對大部分學生而言是應該做到的,不需要額外的、夸大的表揚,但對于弟弟是十分必要的,這是給他樹立信心的第一步。在家里,教師和媽媽達成共識,同樣是每日一次表揚,必要時可當著哥哥的面進行,目的就是讓弟弟知道自己并不比哥哥差。信心的養(yǎng)成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每天不斷積累。家庭和學校是學生生活最多的地方,只有在這兩個地方得到較強的歸屬感和認同感,他們才會建立起屬于自己的自信心?!靶判挠媱潯背掷m(xù)了一個多月,教師慢慢地從弟弟臉上看到了不一樣的笑容,至少他不再用頭砸桌子來發(fā)泄了,他開始用沉默代替“自虐”。
(3)每日反饋,制定新計劃。每天早上9點,媽媽給教師打電話,告訴教師前一晚弟弟在家的表現(xiàn),是否因為一些小事而發(fā)脾氣,或因為長輩的批評而沉默,讓教師在第一時間就能敏銳地捕捉到他情緒的變化,并準確究其原因,提前想好解決辦法。每晚6點,教師給媽媽打電話,告訴她孩子一天的情況,并明確告訴她是表揚了還是批評了,因為什么事批評而沒能及時處理好他的情緒。這樣媽媽下班后就能更好地與孩子談心,解決他心里的不悅,讓他感受到自己是被關注的。
三、家校合作的“信心計劃”教育成果
“信心計劃”至今近兩年時間,弟弟的變化太明顯了。當他默寫出錯時,他不再用頭砸課桌,而是默默地訂正;當他忘帶作業(yè)時,他不再大聲哭鬧,而是悄悄地告訴教師;當他考試不理想時,他不再撕毀試卷,而是沉默后認真地聽講……春節(jié)時,他給教師發(fā)了一段視頻。打開視頻,映入眼簾的仍是他雪白的皮膚、深邃的雙眼和剛換下門牙咧開的小嘴。他害羞地說:“老師,新年快樂,我愛你!”教師一時沉默,不知道怎么回復。這對很多孩子來說是一件小事,但在他身上,是一個極大的飛躍。他開始打開心扉,表達自己的情感了。因此,教師要幫助孩子,就要知道他的問題出在哪里,找到最適合他的方法,而這一切的一切都離不開家長的配合。
四、結束語
學生的健康成長,少不了學校陽光雨露的滋潤,更離不開家庭肥沃土壤的栽培。而任何一方忽視了對孩子的關懷,都會導致他們心態(tài)的畸形。家長是學校教育的天然合作者,家庭和學校是幫助孩子起飛的雙翼,只有向著同一個方向、為著同一個目標共同努力,孩子才能真正展翅飛翔。
參考文獻:
[1]張陽.促進家校密切合作 保障學生健康成長[J].上海教育,2013(33).
[2]蔡瑞冰.語文教學與學生健康人格的塑造[J].新余高專學報,2005(04).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