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巴金的《家》在現(xiàn)當代文學中具有重要的反封建意義。本文主要是從覺慧、覺明和覺新對待封建制度不同的態(tài)度對比中,來講述大哥覺新是如何一步步淪為封建制度的犧牲品的。
關鍵詞:覺新;犧牲品;封建制度;悲劇性
作者簡介:陳興群(1995.9-),女,重慶市綦江人,重慶師范大學涉外商貿(mào)學院文學與新聞學院2014級漢語言文學(師范)專業(yè)。
[中圖分類號]:I20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2139(2018)-03-0-01
從小就生在地主家庭的高家三兄弟,本來可以憑借著家里強大的田地租佃,和實業(yè)公司的股份,像普通富貴人家的子弟一樣逍遙快活,碌碌無為的過完一生。但是覺慧卻生來就不是一個逆來順受的人,他對高家的一切都不滿意,不喜歡家里的長輩,不喜歡這個家庭的習慣,更討厭用用不平等的眼光去看待下人,他承認他是一個人道主義者。覺民、覺慧兩兄弟對封建制度的反抗不僅是在嘴上說出來,并且還用行動來證明。在學堂上學,不管刮風下雨,他們兩兄弟是不會坐轎子的,因為他們是人道主義者。覺新是高家的長子,得到了雙親和老太爺更多的疼愛。在讀中學的時候,他也有遠大的抱負和理想,喜歡化學,想去德國留學。但在覺新中學畢業(yè)的那一天,他的夢就被打碎了,因為再美好的幻想終究抵不過殘酷的現(xiàn)實。
一、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婚姻悲劇
覺新和錢家表妹錢梅芬本來兩情相悅,他把她當成了未來的妻子的最佳人選。但是他的父親卻并不明白,堅持自己的意見和維護高家的面子,給覺新挑選了一個陌生的女子。覺新沒有反抗,他的態(tài)度卻是順從父親的意志,坦然接受,沒有怨言。他的前程斷送了,他美好的幻夢破滅了,但是他卻絲毫不反抗,也想不到反抗。他的不反抗也導致了另一個女人(梅表姐)的悲劇。覺新娶了瑞玨,梅表姐知道這個消息,整日郁郁寡歡,最后嫁給了宜賓的富商。本以為覺新和梅也算是各自有了著落。但梅的命運也是被老天捉弄的對象,嫁過去丈夫不僅對他不好,不到兩年丈夫就因病死了,她又不得不隨著母親,帶著弟弟,回到省城來生活。本來就多愁善感的她,加上生活和情感的不如意,導致身體大不如前,最后年紀輕輕就死了。梅的死對覺新來說,是一個很大的打擊,但他也有不可推卸的責任。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封建專制制度,摧殘了多少年輕人的生命!
相比之下,覺民也面對了和覺新同樣的婚姻問題,高老太爺也給覺民物色了一個女子,并且讓覺民馬上和她結婚。覺新當時就認為祖父的話是不可違抗的,即使他并不贊成祖父的決定。但在覺民看來,自己的婚姻應當由自己做主。他決定要違反祖父的命令,為了逃避這樁婚事,覺民義無反顧的離家出走,因為他并不是一個甘愿做傀儡的人。覺民成了高家公然反抗命令的第一人,他不會屈服于這種壓迫。覺新因為這件事左右為難,只能勸覺民屈服來成全祖父,但最終覺民沒有相信大哥覺新的話,不然現(xiàn)在他可能就會跟覺新是同一個結局。好在最后在覺民的堅持下,他和馮家侄孫女的婚事也就隨著老太爺?shù)乃啦涣肆酥?。最終覺民取得了勝利,靠自己的爭取,擺脫了這一段他不愿意的婚姻。覺新和覺民對待自己的親事,可以說是兩個極端。覺新的妥協(xié)不抵抗,覺民的反抗不屈,最終造成了兩個結果。覺民可以說是當時新青年的標桿,覺新則是封建制度的下的傀儡。覺新的婚姻悲劇,梅表姐的死,可以說是覺新奉行的不抵抗主義造成的。
二、作揖主義和不抵抗主義的生活態(tài)度
覺新在舊社會中,他是一個人們敬仰的少爺,但他在高家這個大家庭中,要想過上安穩(wěn)的清閑日子,并不容易。父親的死給他帶來痛苦,管理這個家庭的重擔也就落在了他的身上。當他真正深入到這個家庭內(nèi)部的時候,他看見了家庭并不是表面上那樣光鮮亮麗,和平穩(wěn)定。他也努力地想去反抗這一切,而最后的結果卻適得其反。最后他也疲于對付這種事情了,就采用“作揖主義”來獲得安寧!覺新盡可能盡自己最大的努力去討長輩歡心。也可以說覺新就是封建制度下培養(yǎng)出來的模型,一個制度的犧牲品。在這高家混沌的生活環(huán)境中,覺新心中燃燒著的青春的火早已被澆滅,他也繼承了他的父親,真正變成了這個紳士家族的一員。
祖父的死和覺新妻子瑞玨的二胎生產(chǎn)的日子剛好碰上。家里幾位長輩認為瑞玨的生產(chǎn)會給公館帶來“血光之災”,必須要把瑞玨遷出城才能免除這些災難。這些話對覺新來說像石頭一樣重重地砸在他的頭上,他的心在滴血,眼淚早已干涸,但他卻冷靜地接受了。沒有任何的反抗,覺新一生從未反抗任何人。瑞玨卻也只能默默流淚,除了哭,也找不到任何好的方法來改變這個事實。覺民和覺慧在對待瑞玨要出城去生產(chǎn)這個事是極力反對的,一聽到這個消息,就馬上去請求覺新阻止。但是覺新卻選擇了屈服,他愛瑞玨,擔心她,但他卻不敢為了瑞玨的安全起來反抗這個大家庭。覺新太過于懦弱,最后瑞玨在城外因難產(chǎn)而死。她也成了封建制度的犧牲品,這對覺新的打擊是很大的,但是這絲毫沒有給他帶來反抗的信心。覺新的屈服和不抵抗主義,不僅斷送了他自己的前程和婚姻,也斷送了他身邊的這些年輕人的生命。
覺新可以說是高氏官僚地主大家庭的傀儡,他有自己的思想,但不敢發(fā)表。他想做自己的事,但沒有權利。他愛自己的妻子,但在危急關頭卻無計可施。對他有同情,也有憐憫,但更多的卻是對他這種行為的憤怒、斥責。封建專制制度下,畢竟像覺新這樣的人不勝枚舉,覺民那樣的只是的少數(shù)??梢哉f封建制度是覺新悲劇的一個主要成因,而覺新懦弱不抵抗的性格是他悲劇的另一個重要原因??梢钥闯?,在新舊制度的交替下,膽小、懦弱的性格只會導致自我的毀滅,大膽的反抗和不屈服才是光明的前途。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