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章苗
[摘要]如今,隨著“互聯(lián)網 +”和大數(shù)據(jù)時代的到來,信息技術的應用日益廣泛。在語文教學中應用電子書包,不僅能擴充教學容量,優(yōu)化教學手段,還能在師生之間建立平等的雙向交流機制,突顯學生的主體地位。在詩歌教學中應用電子書包,可以從以下幾方面入手:前置性學習,增加課堂寬度;個性化教學,搭建學習平臺;多元性功能,提升綜合素質;及時性評價,增強學習動力。借助電子書包輔助詩歌教學,能夠有效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在學習知識的同時鍛煉學生的形象思維,激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增強學生的情感體驗。
[關鍵詞]電子書包;信息技術;小學詩歌教學;
長征精神是一種不可多得的寶貴財富,在無形中激勵著中華兒女為建設繁榮富強的國家而努力奮斗。毛澤東同志在《七律·長征》這首詩中,回顧了長征全過程的艱苦經歷,高度贊揚了紅軍戰(zhàn)士勇敢無畏的精神。但是,當前的小學生由于年齡較小,對于長征精神的領會不足。怎樣讓學生走進詩歌,去體會詩人表達的情感呢?隨著“互聯(lián)網 +”和大數(shù)據(jù)時代的到來,信息技術的應用日益廣泛。在語文教學中,筆者利用電子書包,擴充了教學容量,豐富了教學手段和資源,建立了師生平等雙向交流的機制,突出了學生在課堂學習中的主體地位。信息技術與語文課堂教學的有效整合,有助于學生積極參與到學習之中,也有助于激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造力和想象力。
在詩歌教學中,充分發(fā)揮電子書包的優(yōu)勢可以有效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學習的主觀能動性,引導學生積累更多的詩歌欣賞經驗。以筆者的一堂《七律·長征》公開課為例,電子書包的應用主要體現(xiàn)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前置性學習,增加課堂寬度
詩歌產生的年代距離當代學生較遠,加之小學生自身的認知水平和學習能力不足,小學階段的教材中有關于長征精神的相關內容較少。為了幫助小學生了解長征精神,應借助電子書包引導學生學習和記憶,加深學生對長征精神的理解。
從文章體裁來看,小學生之前并未接觸過這種七言律詩文體,對此較為陌生。所以,應該幫助學生了解這些文體知識,使學生能夠區(qū)分七律、七絕、五律、五絕幾種文體的特點,這對于后續(xù)閱讀和學習具有一定的促進作用。應注重引導學生細細品味詩歌中的思想和情感韻味,幫助學生了解詩歌的特色,使教學更具深度和廣度,提升教學成效。
在課堂教學中,教師應引導學生深層次感受作者的思想情感,豐富學生的情感體驗??梢越柚娮訒摹皩W生空間”進行可移動式學習,完成課前預習任務;收集與長征、七律、毛澤東有關的資料,并將收集到的資料整理發(fā)送到學習空間與同伴分享;瀏覽同伴收集的資料并進行評價,利用論壇(互動討論區(qū))交流對長征的初步理解;觀看同學傳到預習空間中的關于長征路線圖的微課,充分發(fā)揮微課的助學功能。同時,還要做好前期準備工作,借助網絡收集關于長征的相關資料,包括毛澤東同志的生平事跡和詩詞;在網上下載長征時期的圖片,整合網絡資源;將《七律·長征》上傳到平臺,讓學生自學。通過前置性學習,授課前學生能夠主動走進文本,充分發(fā)揮自身的主觀能動性,在深入探索和學習的過程中感受到學習的快樂。電子書包直接指向每個學生,能讓學生關注自己的學習,還能讓教師在課前了解不同層次學生的學習狀態(tài),為有針對性地指導做準備。
二、個性化教學,搭建學習平臺
在《長征》課堂教學中,電子書包的運用并非局限于課堂和個人,借助電子書包可以收集和了解長征的相關知識、制作微課,還可以通過個性化學習實現(xiàn)課堂翻轉,讓不同程度的學生都能在學習中得到樂趣與滿足。課堂上,可以運用電子書包的推送練習功能推送檢測題,讓學生自主測試,然后教師根據(jù)電子書包上的后臺統(tǒng)計對錯誤率高的題進行指導。例如,對“三軍”的理解,很多學生有偏頗,教師可以在學生了解詩意的基礎上,推送以下學習資源:五嶺山脈、烏蒙山、岷山的圖文資料,巧渡金沙江的故事,飛奪瀘定橋的視頻等。這些學習資源,有助于學生品讀詩句,深層次感受詩人表達的思想情感。在學生交流對詩句的理解時,教師要借助各種教學手段,強化學生對詩中形象的感悟,如詩句中“五嶺”和“烏蒙”營造的畫面、“逶迤”“磅礴”所表達的含義等。在學習“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橋橫鐵索寒”一句時,學生很難理解“暖”和“寒”所蘊含的思想和情感。為了解決這一問題,可以組織學生進行小組合作探究,讓學生勇敢地表達自己的看法。經過討論,學生統(tǒng)一了認識:從“暖”字可以了解到巧渡金沙江的時間是在春天,而“寒”字則是表明了當時飛奪瀘定橋是在冬天。合作學習有效活躍了課堂學習氣氛,使學生都能夠積極參與其中,提升了學習成效。然后,教師讓學生再次閱讀電子書包上有關“巧渡金沙江”的資料,在反復閱讀中感受紅軍巧渡金沙江后內心的歡喜;在講“寒”時,借助多媒體來播放當時瀘定橋的圖片,感受當時周圍惡劣的環(huán)境。最后,通過播放“飛奪瀘定橋”的視頻,使學生感受到紅軍飛奪瀘定橋時面臨的驚險,加深學生的情感體驗。在實際教學中,借助電子書包可以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創(chuàng)設良好的教學情境,促使學生朝著更高層次學習和發(fā)展,提升閱讀學習的有效性。學生借助電子書包提供的學習資源,自主學習,交流體會,實現(xiàn)了由教師“教”向學生自主“學”的轉化。
三、多元性功能,提升綜合素質
情感是語文教學的生命。傳統(tǒng)的課堂教學,由于受教具的局限,難以完成多元性教學活動。在《長征》一課的教學中,教師始終用充滿激情的語言,引導學生在多種形式的朗讀中理解和感悟,通過情感的相互引發(fā)、心靈的相互交融,使師生的情感在交流中升華。同時,打破傳統(tǒng)教學的局限,引導學生利用電子書包中的錄音功能,自主學習詩歌吟誦,既讓學生感受了另一種朗讀方式,又能讓學生在跟讀中感受詩歌的韻律,內化詩歌的語言,最終熟讀成誦。此外,教師還利用電子書包,讓學生欣賞有關長征的書法作品和歌曲,感受紅軍的萬般豪情和壯志。
電子書包讓所有實踐活動不再局限于課堂上。學生課后收集毛澤東的其他詩詞或閱讀有關長征的其他作品,利用分組研討的互動功能閱讀組內同伴推薦的詩詞或有關長征的其他作品,實現(xiàn)了課內向課外延伸。
四、及時性評價,增強學習動力
傳統(tǒng)課堂上對于學生的學習評價,更多表現(xiàn)在口頭或是書寫方面,并以學習成績作為唯一的評價指標,這樣無法充分展現(xiàn)學生的學習成果。詩歌教學要在傳授語文知識的同時,注重從學生學習能力、價值觀和思想情感方面進行綜合評價。為了突出學生在學習中的主體地位,還應從課堂的具體參與度、合作積極性、感受能力和知識學習成效等方面多角度評價。在《長征》一課的教學中,教師利用電子書包學習平臺具有的互動討論與投票功能,對學生的學習過程做出形成性評價和終結性評價,評價的方式有生生互評、師生互評等。這些創(chuàng)新性評價通過電子書包的大數(shù)據(jù)平臺即時、及時反饋,既充分肯定學生的進步和成績,又找出學生在學習中的問題和不足,有利于及時改進學習方法,提高課堂學習的有效性。教師可以利用電子書包對學生的課前學習進行檢測、對課中參與度進行星級量化、對課后學習進行分層調控。在詩歌教學中應用電子書包,有助于學生評價的多元化發(fā)展,使學生能夠正視自身的學習能力和學習不足,促進綜合素質全面發(fā)展。
總之,借助電子書包形成了課前先學、課中探學、課后幫學的“讓學”教學模式。這種教學模式不僅讓教師的課堂教學更加輕松活潑,也大大增強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yǎng)了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讓學生由過去的被動學習變?yōu)橹鲃訉W習,大大提高了課堂學習效率。
參考文獻:
[1]祝智庭.新技術手段給力學習方式的改變——華東師范大學祝智庭教授談“電子書包”[J].中小學信息技術教育,2011,(2).
[2]謝幼如,王芹磊,黎耀威,郭琳科,楊陽,郭鳳喜.電子書包支持的問題導向式教學模式 [J].SpringerPublishingCompany,2014.
(責任編輯 趙永玲)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