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婧
摘 要:近年來,隨著各地檢察機關反貪力度不斷加大,各種需要查處的職務犯罪案件的數量也在不斷增加,但這些案件并沒有得到很好的處理,存在很多以緩刑、免予刑事處罰為結果的判決。這種判決在很大程度上違反了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公平公正原則,使國家工作人員的仿效心理和僥幸心理得到一定的助長,對于職務犯罪的預防和打擊來說,產生了較為嚴重的負面影響。
關鍵詞:職務犯罪;輕刑化;刑罰
一、職務犯罪及輕刑化概述
(一)職務犯罪
1.職務犯罪的概念
職務犯罪主要是指掌握一定管理、支配公共財產、人事關系等多種實權的國家公務人員濫用職權、謀取私利、侵犯公共利益的高層次、高智商犯罪,其本質特征是以權謀私、權錢交易。主要表現(xiàn)是貪污賄賂、挪用公款等經濟犯罪和瀆職侵權犯罪,是腐敗現(xiàn)象最突出的表現(xiàn)。腐敗制造社會矛盾,引發(fā)社會沖突,對經濟建設和政局穩(wěn)定起著破壞作用,使國家和人民身受其害。當中國全面進入現(xiàn)代化進程和市場經濟建設的關鍵階段的今天,反腐敗斗爭是關到我國改革開放的成敗,關系黨和國家的興衰命運甚至生死存亡的嚴峻斗爭。隨著高科技的運用和人民法律意識的逐步提高,職務犯罪的特點也就呈現(xiàn)出“犯罪主體特殊性”“犯罪手段隱蔽性”“追求犯罪安全性”“犯罪形式智能化”等多元化特點。其產生和發(fā)展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微觀層次上個人素質方面的,也有宏觀層次上制度結構方面的。
2.職務犯罪的構成
職務犯罪主體。職務犯罪的主體在我國法律中規(guī)定:一是國家機關工作人員;二是國有公司、企事業(yè)單位中的國家工作人員;三是人民團體中的工作人員;四是受國家機關國有公司、企事業(yè)單位、人民團體的委托管理、經營國有財產的人員。
職務犯罪的主觀要件:是指行為人對其行為的危害后果,所持的一種心理與心理狀態(tài)。
職務犯罪的客體要件:侵害的是國家對職務活動的管理職能。
職務犯罪的客觀要件。我國法律規(guī)定職務犯罪的客觀要件主要有以下三種形式:一是利用職務之便;二是濫用職權;三是嚴重不負責任,不履行或不正確履行職務。
(二)輕刑化
1.輕刑化的概念
輕刑化的概念分狹義和廣義。狹義認為,輕刑化就是非刑罰化對某些犯罪或某些犯罪分子不用刑罰方法而用刑罰以外的方法、教育、改造罪犯。廣義來說,則指對某些犯罪或某些犯罪分子不用監(jiān)禁刑的刑罰方法而用非監(jiān)禁刑的方法來感化、教育、改造罪犯用較輕的短期自由刑,或嚴格限制死刑的適用,直至廢除。筆者要談的是廣義上的輕刑化。
2.輕刑化的目的
刑罰的目的,不單純是使犯罪分子遭受一定的痛苦和損失,而是進行犯罪的特殊預防和一般預防。如果說刑罰是為了懲罰犯罪分子,那么在執(zhí)行過程中,就沒有必要對其進行改造和教育??梢姡塘P只是手段,預防才是目的。在此,既然已經明確了刑法的目的不在于單純懲罰犯罪分子,也就可以考慮減輕刑罰,從而走向輕刑化。
二、職務犯罪輕刑化的危害
很容易預見的是,職務犯罪的判決的輕刑化會帶來很大的危害,主要體現(xiàn)在違背刑法的本質、違背民眾的反腐期待以及不良的社會導向三方面。
(一)與刑法公平公正的本質相背離
只有司法公平,才能使群眾尊崇法治,只有司法正義,才能使群眾對法治產生信仰,司法的公平與爭議都是通過刑罰是否公正來提現(xiàn)的。在現(xiàn)實的司法實踐中,有一些罪犯或是投案自首,或是有重大立功表現(xiàn),或是所犯的案件中有積極退贓情節(jié),或是犯罪金額并不是很巨大,這些罪犯的確能夠被判處緩刑。但是與此同時,不難發(fā)現(xiàn)被判緩刑的職務犯罪案件的數量非常大,這引起了人民群眾的質疑,質疑司法的公正公平性。比如,經常會出現(xiàn)僅盜竊5 000元被判處1年以上的刑罰,但受賄10 000元卻可以被免除刑事判決這樣的情況。明明金額后者的金額較大且社會危害性更大,但獲得的判決卻更輕?這種差別性的判決結果,很明顯與刑法公平公正的本質相背離,在違反刑罰公正要求的同時,也違反了構建和諧社會的要求。這些緩刑判決帶來了很不好的法律效果和社會效果,不利于社會的和諧發(fā)展。
(二)使期待打擊腐敗的人民群眾失望
自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的經濟發(fā)展非常迅速,取得了非常耀眼的成績,但是我國政治建設還未建設完善,貪污腐敗等現(xiàn)象頻頻發(fā)生,使得人民群眾對于國家以及國家工作人員感到失望,反腐敗的呼聲業(yè)越來越高,貪污腐敗使得社會越加不公平,民怨也不斷增大。但在當前高科技的大環(huán)境下,職務犯罪越加隱蔽、高智商、復雜,致使檢察機關在查處職務犯罪時會遇到各種困難,好不容易解決各種困難解決案件移送到法院審理后,法院卻作出緩刑或者免刑這樣的判決,必然會使期待打擊腐敗的人民群眾感到失望,這也意味著法律的權威在經受著挑戰(zhàn)。
(三)引起不良的社會風氣及導向
追求自身的利益,這是人與生俱來的屬性,但也是腐敗為何會存在的根本原因,但是這絕對不是我國腐敗現(xiàn)象嚴峻的最主要的原因。最主要的原因在于腐敗行為所受到的判決非常輕,輕到已經無法發(fā)揮判決處罰所應起到的震懾作用,還有部分犯罪分子逃之法外。犯罪分子想要犯罪時或是還在猶豫是否要犯罪時,發(fā)現(xiàn)其犯罪行為在獲得巨大利益的同時所受到的判決卻很輕,他們就會不再猶豫,甚至會帶動更多的人鋌而走險。
三、職務犯罪輕刑化的對策
(一)強化偵查人員的個人素質與辦案能力
目前,在職務犯罪輕刑化給法律權威、司法公信和懲治腐敗帶來嚴重危害的情況下,各級黨委、政府、人大以及檢察機關、審判機關是否應充分認識到自己有沒有去注重如何準確的適用法律呢?各部門都應該對職務犯罪偵查人員進行培訓工作,譬如崗位練兵培訓、偵查技能培訓,從而提高偵查人員的收集意識、固定證據意識,同時進行現(xiàn)代高技術培訓,既可偵破高科技犯罪手段,也能通過高科技手段更快的找到突破點。與此同時,要加強對言詞證據、實物證據等其他證據的收集,以形成完整的證據鏈,從而使犯罪分子翻供給整個職務犯罪案件審理和判決工作帶來副作用的可能性降低。偵查部門在跟蹤案件時,不能有任何的放松,直案件取得判決為止都要緊密跟蹤。endprint
(二)完善職務犯罪判決的相關立法
職務犯罪判決是輕還是重,這把杠桿始終把握始在法官的手中,而目前的刑法給予了法官對職務犯罪案件判決空間非常大的自由裁量權,因此需要考慮通過刑法立法來壓縮法官的自由裁量權。比如,可以將處以一年至七年有期徒刑這樣的量刑進行空間分解,具體到貪污多少錢是判多少年,這樣就可以避免明明已經貪污五萬元的犯罪分子卻只得到一年的判刑的情況。同時,建立職務犯罪案件聽證制度也是非常必要的,也就是法院對職務犯罪分子若要判以適用緩刑、免予刑事處罰等這樣較輕的刑法判決,就需要經過聽證程序的認可,建立聽證制度時還需要規(guī)定聽證的目的、內容、方式和參加人等,通過聽證制度可以保證審判程序的公平性,限制法官的自由裁量權,排除各種外界的干擾。
(三)培養(yǎng)司法人員對法律的理解和運用
在查看分析以往的職務犯罪案件時,可以發(fā)現(xiàn)有司法人員由于自己理解法律時會運用錯誤的思維方式,這導致了整個案件中法律的運用都產生了錯誤,導致了錯誤的判決產生,影響了司法的公正性。在起訴和審判職務犯罪時,要堅持兩種原則,這兩種原則就是罪行法定原則和罪刑相適應原則,在進行量刑判決時要提現(xiàn)這兩個原則。職務犯罪案件不是的普通刑事案件,司法人員要給予其必要的重視,培養(yǎng)自身對職務犯罪相關法律的理解并進行恰當的運用,要準確分析案件事實和法律,才能更好地秉公執(zhí)法辦案。
(四)建立異地偵查、公訴和審判制度
不同于高層檢察院,基層檢察院經常會因為是熟人打招呼而改變量刑判決,這也是基層偵查機關和法院在辦理職務犯罪案件時遇到的一大難題。不僅是在對職務犯罪嫌疑人進行口供時,還是到相關地方尋找相關人員進行調查取證時,都會遇到各種困難,從而使有些案件無法再進行調查。法院在進行審判時面臨的壓力也很大,往往會被迫進行了緩刑、免予刑事處罰這樣的判決。職務犯罪案件是非常特殊和復雜的,可以建立職務犯罪案件異地偵查、公訴和審判制度,從而可以減少因為地方因素而帶來的人為的干擾,從而能使案件能夠順利進行偵查、公訴和審判。
(五)加強群眾檢察與監(jiān)督力度
人民群眾作為職務犯罪最主要的犯罪受害者,最能真實感受到因職務犯罪輕刑化所帶來的危害,最能真實發(fā)現(xiàn)貪污腐敗所在。首先,可以建立一個公共的平臺,讓人民群眾發(fā)現(xiàn)因檢察、審判機關的失職而減輕犯罪分子的刑罰時,或是因為國家的工作人員的貪污腐敗而故意作出錯誤判決時,群眾就有地方將這種事情反映出來,引起國家各機關的注意。其次,也要恰當發(fā)揮新聞媒體的作用,將這種事情讓更多人的知曉,讓國家各機關意識到這些事情的嚴重性,從而會發(fā)現(xiàn)這些的案件,然后去分析這些案件,發(fā)現(xiàn)從偵查,公訴到審判這一過程中讓犯罪分子有機可乘的漏洞,從而會去考慮通過何種途徑來改善這種情況。
參考文獻:
[1]李海鵬.職務犯罪輕刑化問題研究[J].法制博覽,2017(24):93-94.
[2]張春光.職務犯罪案件判決輕刑化問題探析[D].長春:吉林大學,2016.
[3]季玉.職務犯罪輕刑化問題研究[D].南昌:南昌大學,2014.
[4]任格.職務犯罪案件判決輕刑化問題研究[D].西安:西北大學,2014.
[5]譚志平.職務犯罪輕刑化問題分析及解決途徑[J].法制與社會,2013(17):250-251.
[6]王清霞.職務犯罪輕刑化對策研究[D].寧波:寧波大學,2013.
[7]王世明. 我國職務犯罪輕刑化問題研究[D].濟南:山東大學,2012.
[8]蘭志偉,鄭東.職務犯罪輕刑化問題研究[J].河北法學,2011(12):189-194.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