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婷
〔摘要〕對高中兩個合作學習小組(每組6人)進行對照研究,采用人際關系綜合診斷量表和自編小組關系調查問卷進行前后施測,探討團體箱庭療法對高中合作學習小組人際關系的干預效果。結果顯示:團體箱庭組干預前后人際關系綜合診斷量表的總分及交談、交際、待人接物維度分存在顯著差異,控制組干預前后不存在顯著差異。對小組關系調查問卷結果進行社會測量法分析,結果表明:團體箱庭組干預前后成員的被接納指數(shù)存在顯著差異,群體相融指數(shù)明顯提高;控制組不存在顯著差異,群體相融指數(shù)略有提高。因此,團體箱庭療法能夠顯著提升高中合作學習小組中成員個體的人際關系水平和團體人際關系水平。
〔關鍵詞〕團體箱庭療法;高中生;合作學習小組;人際關系
〔中圖分類號〕 G4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2684(2018)03-0019-05
一、問題提出
合作學習是指學生之間通過互助與合作完成學習任務,提高學習效果的過程,它能使學生不再被動接受來自教師的知識灌輸,而是以積極的態(tài)度和行為參與到學習過程中,充分發(fā)揮了學生的自主性,凸顯了學生在課堂中的主體性地位。20世紀90年代初,我國的教育者開始關注合作學習,尤其是2001年教育部在《基礎教育改革綱要(試行)》中提出“要培養(yǎng)學生交流與合作的能力”后,國內(nèi)許多學校紛紛開展了合作學習的教學實踐。寧夏銀川一中是一所省重點高中,一直在大力推進合作學習,在每個班級中,學生以6人小組為單位進行課堂學習、參與班級管理。小組一般由班主任根據(jù)學生性別、學業(yè)成績、性格特點等方面進行分配,形成異質小組,小組成員的座位固定,為期一學期或一學年,學生的日常學習和生活都與合作學習小組密切地聯(lián)系在一起。
然而,合作學習的出現(xiàn)一方面確實提升了學生的學習效果,另一方面也使學生的人際關系面臨更多的挑戰(zhàn),例如:在小組中如何合理地表達觀點、如何傾聽他人、如何協(xié)調并化解沖突、如何有效分工合作等。如果小組中人際關系狀況不佳,合作學習往往難以發(fā)揮其真正的效果。因此,如何對小組中的人際關系進行干預,使其在人際關系和諧的基礎上最大化地發(fā)揮合作學習的作用值得教育者普遍關注。
箱庭療法(sandplay therapy)是來訪者在治療者的陪伴下,按照自己的想法從玩具架上自由地選擇玩具,并將其擺放在盛有細沙的特制箱子里以表現(xiàn)內(nèi)心世界的一種心理療法[1]。團體箱庭療法是指一名治療師同時陪伴多個來訪者在一個沙箱中根據(jù)一定的規(guī)則進行團體箱庭的創(chuàng)作。一些研究結果表明,團體箱庭療法對解決人際關系問題有獨特的作用和效果,張日昇[2]也指出:團體箱庭的過程是在成員之間的相互合作中完成的,成員在其中習得的合作精神、形成的合作方式能遷移到他們的現(xiàn)實生活中,幫助他們在學習和生活中的情境下更高效地合作?;诖?,本研究試圖探索團體箱庭療法干預合作學習小組人際關系的有效性。
二、研究過程
(一)被試篩選
根據(jù)方便取樣原則,在寧夏銀川一中高二年級選取了兩個班級進行被試篩選,采用人際關系綜合診斷量表和自編小組關系調查問卷對兩個班級中18個合作學習小組進行施測,根據(jù)人際關系綜合診斷量表挑選出總分較高(M>9)的8組,再依據(jù)自編小組關系調查問卷的社會測量法指數(shù)分析結果,從8組中挑選出成員被接納指數(shù)和團體融合指數(shù)基本一致的小組共4組,征詢參與意愿后,確定其中2組被試參與研究,其中一組為團體箱庭組,另外一組為控制組,男女比例均為1∶1。
(二)研究工具
1.團體箱庭治療設備
箱庭治療設備一套,包括沙箱一個(內(nèi)盛半箱白沙),玩具約1000個,數(shù)碼相機一個及團體箱庭記錄表若干份。
2.人際關系綜合診斷量表
人際關系綜合診斷量表是在測評個體人際關系狀況方面使用最廣泛的量表之一,由鄭日昌等人編制。該量表由交談、交際、待人接物、異性交往四個維度組成28道題目,作答方式為對每個項目作“是”“否”的回答,計分方式為“是”得1分,“否”得0分,相加后得到的分數(shù)越低,意味著個體的在人際交往方面的困擾越小,人際關系水平越好。該量表的信度和效度已經(jīng)得到大量研究的證實。
3.自編小組關系調查問卷
該問卷是根據(jù)社交測量法原理自編的用于定量揭示合作學習小組團體關系、團體融合度的工具。社交測量法是一種用于反映群體內(nèi)部人際關系狀況的方法,它主要被用來描述群體人際關系的特征,如群體是否融洽、成員被接納的程度、成員之間具體的互賴關系等。社交測量法事實上是通過團體成員之間的互相選擇來揭示他們的人際關系:如果個體得到其他人肯定的選擇越多,說明他在團體中被接納的程度越高;反之,如果個體得到團體內(nèi)其他人否定的選擇或不選擇越多,說明他在團體內(nèi)被排斥和拒絕的程度越高。因此,通過對成員之間相互選擇的情況的考察,能夠了解團體的人際關系情況。從許多把這種方法應用于小群體內(nèi)人際關系測量的實踐研究來看,它具有較高的有效性[3]。
測量程序如下:
制定測量標準——根據(jù)測量目標設計用于成員間進行選擇的問題;
實施測量過程——與被測群體建立良好關系并實施測量;
分析測量結果——圖示分析(用人際關系的網(wǎng)絡圖示反映群體的人際關系和特點,如誰是團體的核心人物等)、矩陣分析(用矩陣圖表示結果)、指數(shù)分析(根據(jù)公式計算成員被接納指數(shù)和群體相融指數(shù):成員被接納指數(shù)=實際被他人選擇數(shù)/可能被他人選擇數(shù),群體相融指數(shù)=全部問題的實際選擇數(shù)/全部問題的理論選擇數(shù))。
本研究所使用的自編小組關系調查問卷包括6道題目:
(1)你愿意和誰做朋友?
(2)你愿意和誰做同桌?
(3)你認為誰最適合當組長?
(4)如果需要傾訴,你愿意找誰說你的心里話?
(5)如果遇到學習上的困難,你愿意向誰尋求幫助?endprint
(6)完成小組任務時,你希望和誰一起合作?
作答方式為:小組每個成員分別在每道題目后寫出自己認為小組中合適的人選的名字,數(shù)量不限。
4.自編團體箱庭自我評價問卷
用于收集每次團體箱庭干預后小組成員的感受和反饋,及時了解團體箱庭的階段性干預效果。
(三)研究程序
1.前測
在被試篩選時已經(jīng)完成,獲得兩組被試的人際關系綜合診斷量表和小組關系調查問卷結果。
2. 實施干預
對團體箱庭組進行團體箱庭療法干預,對控制組不進行任何干預(排除由于團體自然發(fā)展所帶來的團體人際關系的促進作用)。團體箱庭療法共7次(每周1次,每次1.5小時左右),每次干預后成員填寫團體箱庭自我評價問卷。
3.后測
用人際關系綜合診斷量表和小組關系調查問卷對兩組被試再次測試。
4.結果評估
(1)人際關系綜合診斷量表分數(shù)前后測差異;
(2)小組關系調查問卷結果中的成員被接納指數(shù)和團體融合指數(shù)前后測差異。
三、結果分析
(一)團體箱庭對個體人際關系水平的干預效果
1.兩組干預前人際關系綜合診斷量表組間差異性檢驗
對團體箱庭組和控制組兩組被試量表的前測得分進行獨立樣本t檢驗,結果如表2。
由表2可知,團體箱庭組和控制組在人際關系綜合診斷量表前測的總分及各維度分之間均不存在顯著差異,說明兩組被試研究初始的人際關系水平同質。
2.團體箱庭組干預前后人際關系綜合診斷量表組內(nèi)差異性檢驗
對團體箱庭組進行配對樣本t檢驗,結果如表3。
由表3可知,團體箱庭組在經(jīng)過7次團體箱庭干預后,量表總分的均值比前測時降低了5分,差異達到了顯著水平(p<0.05),其中,干預前后交談、交際和待人接物三個維度的分數(shù)均存在顯著差異(p<0.05),異性交往維度不存在顯著差異。
3.控制組干預前后人際關系綜合診斷量表組內(nèi)差異性檢驗
對控制組進行配對樣本t檢驗,結果如表4。
由表4可知,控制組干預前后量表總分和各維度分均不存在顯著差異,說明控制組在研究前后個體的人際關系水平?jīng)]有發(fā)生明顯改變。
4.兩組干預后人際關系綜合診斷量表組間差異性檢驗
對團體箱庭組和控制組兩組被試的量表后測得分進行獨立樣本t檢驗,結果如表5。
由表5可知,團體箱庭組在經(jīng)過7次團體箱庭后,量表總分與控制組存在顯著差異(p<0.01),交際、待人接物和異性交往三個維度的得分與控制組也存在顯著差異(p<0.01),交談維度得分與對照組不存在顯著差異,但呈現(xiàn)出邊緣顯著。由此表明,團體箱庭組和控制組在干預后總體呈現(xiàn)出顯著差異,團體箱庭組的干預效果顯著。
(二)團體箱庭對團體人際關系水平的干預效果
1.團體箱庭組干預前后成員被接納指數(shù)和群體相融指數(shù)
采用社交測量法對團體箱庭組被試干預前后的小組關系調查問卷結果進行矩陣分析和指數(shù)分析,結果如表6。
據(jù)表6可知,該小組干預前成員平均被接納指數(shù)為0.49,其中M1、M2、F1、F3四位成員的被接納程度較高,群體相融指數(shù)為0.82。經(jīng)過7次團體箱庭干預后,成員平均被接納指數(shù)為0.58,較干預前有所提高,其中M1、M2、M3、F1、F2五位成員的被接納程度較干預前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群體相融指數(shù)為0.96,較干預前有明顯提高,表明經(jīng)過團體箱庭治療后,該小組的團體人際關系水平產(chǎn)生了良性的變化。
2.控制組干預前后成員被接納指數(shù)和群體相融指數(shù)
采用社交測量法對控制組干預前后的小組關系調查問卷結果進行矩陣分析和指數(shù)分析,結果如表7。
據(jù)表7可知,該小組成員干預前平均被接納指數(shù)為0.5,其中BM2、BM3、BF1三位成員的被接納程度較高,群體相融指數(shù)為0.83。經(jīng)過近兩個月時間,該小組成員的平均被接納指數(shù)為0.53,稍高于前測結果,其中BM1、BM3、BF1、BF3四位成員的被接納程度較前測時略有提高,群體相融指數(shù)為0.88,較前測時也略有提高。
3.兩組干預前后成員被接納指數(shù)差異性檢驗
進一步對兩組干預前后成員被接納指數(shù)進行獨立樣本t檢驗,結果如表8。
由表8可知,兩組干預前成員的被接納指數(shù)不存在顯著差異,說明干預前兩個小組的團體人際關系水平相當。兩組干預后成員的被接納指數(shù)也不存在顯著差異,但是,對數(shù)據(jù)進行分析可以發(fā)現(xiàn),團體箱庭組后測中成員被接納指數(shù)比前測時增加了0.09,而控制組后測中成員被接納指數(shù)比前測時增加了0.03,從直觀的數(shù)據(jù)的來看,兩組的改變存在差異。故進行配對樣本t檢驗進行進一步的差異分析,結果如表9。
結果表明,團體箱庭組干預前后成員的被接納指數(shù)存在顯著差異(p<0.05),控制組不存在顯著差異.說明經(jīng)過7次團體箱庭治療,團體箱庭組的團體人際關系水平有了明顯改變,而控制組在小組自然發(fā)展的情況下團體人際關系水平基本維持原狀。
四、討論
(一)團體箱庭干預個體人際關系水平的分析
團體箱庭在成員定期有規(guī)律地制作箱庭的過程中,能夠為其提供人際學習的機會。團體箱庭的規(guī)則和場面充分模擬了現(xiàn)實的人際環(huán)境,使成員在箱庭互動中能感受到現(xiàn)實人際關系的特點,在箱庭中學習到的人際交往經(jīng)驗將有助于成員在現(xiàn)實生活中更順利地與人交往。例如,對于參與團體箱庭的許多成員而言,都能通過團體箱庭學習到“人與人之間的想法、觀念存在很大差異,在理解的基礎上適度地融合才能避免沖突,達到內(nèi)心的平和與人際互動的協(xié)調”。
在團體箱庭的討論環(huán)節(jié),成員之間往往會借助所擺放的作品真誠地交流,這就使得成員有機會獲得他人對自己言行的反饋,促使其對自我人際表現(xiàn)的覺察。呂璐莎等[4]的研究也指出,在社會化過程中,個體很少有機會能看到自己不良的人際行為,對自尊的自我防御也阻止了別人的建議,不良的人際行為得不到反思的機會,這對個體提高人際交往能力是重要的阻礙,而團體箱庭能夠使個體在箱庭制作中對自己的人際行為形成正確的行為歸因,有助于改善人際關系。endprint
(二)團體箱庭干預團體人際關系水平的分析
團體箱庭促進了團體交流和團隊合作。孫長安等人[5]的研究認為,團體箱庭非言語的形式弱化了團體交流的壓力,通過象征、游戲使溝通形象化、具象化,加之箱庭本身和治療者所提供的輕松、包容和接納的空間,使他們加深了彼此的理解,體驗到在協(xié)調中合作的重要性,這本身就提高了團體的凝聚力。
人本主義心理學代表人物馬斯洛認為人類共同具有愛與歸屬的需要。團體箱庭使成員感到自己隸屬于某個團體,不僅滿足了其個人的歸屬需要,也會使所有成員因為共同屬于一個團體而聯(lián)系更加緊密。張日昇[2]認為在團體箱庭的過程中,當成員之間逐漸認同彼此并且認同共同的箱庭作品時,會感覺到自己是團體的一部分。因此在制作箱庭的互動和討論中,成員之間透過交流逐漸加深對彼此的了解,當成員彼此之間感到親切、理解、默契時,會因為彼此之間的距離的拉近感到整個團體更加凝聚。
團體箱庭的規(guī)則也使成員必須遵守規(guī)則并接受他人對自己的監(jiān)督,成員因此感受到自己對團體的責任,每一位成員對團體的負責又使所有成員在責任層面組成了“責任共同體”,在共同推動團體目標達成的過程中,成員之間合作互助,最終形成良好的團體關系。
(三)進一步的研究啟示
本研究雖然通過團體箱庭組與控制組的對照研究確認了團體箱庭對成員個體人際關系水平和團體人際關系水平的干預效果,但缺乏對研究效果持續(xù)性的探索。如果能夠在研究結束后定期進行重復后測,對團體箱庭療法干預高中生人際關系水平的長期效果進行探索,將為團體箱庭療法應用于高中人際關系不良合作學習小組的教育實踐提供更加充足的依據(jù)。
參考文獻
[1]張日昇.箱庭療法[J].心理科學,1998,21(6):544-547.
[2]張日昇.箱庭療法[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
[3]俞克純.激勵·活力·凝聚力[M].北京:中國經(jīng)濟出版社,1988.
[4]呂露莎,楊敏,楊珺.箱庭療法對提高研究生人際交往能力的研究[J].福建醫(yī)科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3(14):28-32.
[5]孫長安,周琳,朱媛,等.團體沙盤游戲訓練大學生人際交往影響的研究[J].蘇州市職業(yè)大學學報,2012,23(4):47-50.
(作者單位:寧夏銀川一中,銀川,750001)
編輯/李益倩 終校/于 洪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