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熱愛木刻的李作人先生

      2018-02-05 22:06武德運
      文藝生活·上旬刊 2018年1期
      關鍵詞:木刻魯迅

      武德運

      李作人不見經(jīng)傳,不大了解。我之所以知道他,也只是多年前在閱讀中發(fā)現(xiàn)了他的名字。以此為線索,做了一定的了解,才覺得他是一位被塵封多年的熱愛木刻事業(yè)并有一定成就的人。雖然他并不以木刻家名世,但他與木刻卻有著千絲萬縷的關系。何以見得?

      第一,他在上世紀五十年代就創(chuàng)作過魯迅像等一批木刻作品,達到了一定的水平。僅就現(xiàn)存的兩幀魯迅像的木刻原版,也算是碩果僅存,使我們能見到他的木刻功底和達到的藝術高度。把這些作品與名家的木刻放在一起,不僅并不遜色,而且還有自己的獨特之處。

      第二,美術并非他的專業(yè),教過一段美術,也可能是因一時無人教這門課,只能說是臨時客串。但就在他任教的這一段時間,不僅全身心投入,而且還開展有關的課外活動。1950年在三原中學由校長發(fā)起成立木刻研究會,聘請李作人任總指導。他自己動手拓印出版《人民木刻》刊物三年共27期,培養(yǎng)了掌握木刻理論和技巧的學生157人,刻成木刻版400個。也就是說他不僅遵從魯迅的教誨學習木刻,而且還培養(yǎng)木刻新軍,傳播這一藝術形式,擴大木刻工作者隊伍。據(jù)他的夫人講,解放初李作人和木刻家李樺經(jīng)常有書信來往,給他所領導的木刻研究會成員的木刻刀也是托李樺從北京買下寄來的,李夫人說,給學生發(fā)放剩下的木刻材料還有好長(用手比劃有一尺多長)一摞。其木刻作品曾送莫斯科展覽,并獲優(yōu)秀獎。遺憾的是這些刊物、木刻版及木刻工具,都已損失無存?,F(xiàn)在留下的只有兩塊木刻版:一幅正面刻魯迅像,背面刻李作人肖像;另一幅刻魯迅吸煙像,所以僅三幅兩塊木刻,彌足珍貴。

      第三,李作人解放初只接過一段木刻,后來并未繼續(xù)。這與客觀條件的限制有關。他本身有繁重的教學任務,再說在一個縣的中學教書,相對來說也比較閉塞,得不到切磋、交流。但他將木刻作品、刊物、木刻工具一直保存著,直到文革中才遭破壞,說明他對木刻藝術情有獨鐘。只是當時客觀條件所限,使他無法發(fā)揮自己所長。1993年在西安檢查身體,陪夫人在小寨散步時,他還購置了兩盒木刻工具。由此可以看得出,他對木刻始終念念不忘。

      說起李作人先生,由于解放后他一直在陜西的一個縣的中學教書,不要說木刻界、美術界無人知曉,就是文教界知道他的人也有限。我還是從十多年前高信的《記一幀魯迅木刻像》一文中才知道陜西還有這樣一位先生。于是做了一些調(diào)查,對李作人先生有了一定了解,現(xiàn)僅就所知,介紹于后。

      作為一名老知識分子,李作人先生解放前清白自勵,不與反動勢力同流合污。解放以后,積極要求進步,恪盡職守,潔身自好,清清白白做人,兢兢業(yè)業(yè)工作,難能可貴。雖然如此,但由于極左思潮作祟,仍是歷經(jīng)坎坷,身心受到傷害。

      李作人先生1917年生于陜西三原縣城北一個破落的書香門第。其父李瑞峰參加辛亥革命,追隨于右任先生,入陜西靖國軍,后去南京,供職于右任先生所在的監(jiān)察院。李作人先生在學生時代受實業(yè)救國思想的影響,勤奮讀書,但因家境貧寒,經(jīng)歷了艱難曲折的求學道路,先后在三原、鎮(zhèn)江、南京和西安讀小學和中學。1939年考入西南聯(lián)大礦冶系,后又相繼考入山西大學、西北大學等校,但或因交通阻塞,或因?qū)W校遷徙、解散,或因家庭困難,均未完成學業(yè)。1942年轉入西北農(nóng)學院農(nóng)經(jīng)系農(nóng)管專業(yè)學習。畢業(yè)后曾任西北農(nóng)學院附中教師、西北農(nóng)學院助教。解放后由組織介紹到三原的陜西省立三中(今三原南郊中學)任教。雖然對教學工作認真負責,受到學生和同事的好評,并受到上級教育部門的表揚,但在那黑白顛倒的文化革命中仍難逃厄運,受到殘酷迫害,給帶上“反動學術權威”“現(xiàn)行反革命”“階級異己分子”大帽子,被抄家十余次。1969年開除公職,被送鄉(xiāng)下勞動改造,家屬也受到株連。1974年10月縣上撤銷原來錯誤處理,讓他恢復公職,重新任教。1979年7月公開平反。同年退休。1981年任縣政協(xié)委員。2000年11月28日走完人生歷程,與世長辭。

      李作人先生作為一名知識分子,體現(xiàn)了一位老知識分子的特點,令人肅然起敬。具體表現(xiàn)在他身上是:

      首先,辛勤耕耘,忠誠教育事業(yè)。自大學畢業(yè)后,他即走上教育崗位。幾十年如一日,一心一意培養(yǎng)學生,桃李滿天下。工作認真,教學嚴謹,曾擔任過自然科學教研組長和理化生物教研組長,講授生物課時重視教學改革,講究講授藝術,博得好評,是學校名師之一。1956年曾被評為陜西省先進教育工作者。1962年受省教育廳委托,在陜西省人民廣播電臺做中學生物教學輔導報告。他參與組織指導的三原中學生無線電小組和學生航模小組,當時在全省乃至全國都有一定影響。六十年代他和其他教師一起,在備課等方面摸索出系統(tǒng)的經(jīng)驗,使學校的教學在全省名列前茅。

      在教學工作之余還勤于筆耕,從上世紀五十年代到八十年代不停的寫作,據(jù)他本人晚年整理的目錄統(tǒng)計,達23種之多。這些著作部分已經(jīng)發(fā)表,譬如《我國戰(zhàn)后的農(nóng)具問題》發(fā)表于《中農(nóng)月刊》1944年第3卷第3期。論文《一年多次種麥法實驗》曾發(fā)表于《生物通報》1960年第6期。其他大部文章還以手稿形式壓在箱底。

      其次,熱愛祖國,追求進步,為人正直,嚴以律己。早在學生時代,李作人在實業(yè)救國的思想影響下,即致力于農(nóng)具和農(nóng)作物栽培技術的研究,成績顯著,曾受到于右任先生稱贊和鼓勵。1949年以滿腔熱情迎接了解放,在當時的愛國宣傳活動中,配合節(jié)日領導學生創(chuàng)制巨型街頭宣傳畫及壁報,在當?shù)禺a(chǎn)生了一定影響,受到群眾普遍歡迎,為學校集體帶來榮譽,受到上級主管部門的表揚。雖然只是些看似平凡的工作,但我們卻看到了他一顆報效祖國的赤子之心。譬如,即使受到不公正的待遇,在農(nóng)村“勞動改造”的特殊環(huán)境下,他依然保持豁達胸懷,努力在當?shù)赝茝V農(nóng)業(yè)科學技術,受到當?shù)貜V大農(nóng)民群眾的擁護和尊敬。從旁觀來看,既可敬,也可悲。

      李作人先生性格豁達,嚴以律己。我去他家時,看他生前在桌子上玻璃板下壓的紙條完好無損,上寫“情緒樂觀,心情開朗,豁達處世,寬容待人”。我把這看作他的座右銘。確實他也是這樣做的。他不僅自己身體力行,而且也要求子女孫輩積極上進,在各自的崗位上都做出了自己的成績。他在臨終前立下遺囑:喪事從儉,一定火葬、薄葬,超世脫俗,“打破一切束縛人的鎖鏈”,最后還提出“以上遺囑,就按我說的辦”,沒有任何含糊的余地。由此更見一個老知識分子的胸懷。endprint

      再次,學識淵博,多才多藝。李作人先生學的是農(nóng)業(yè)科學,教過生物、地質(zhì)、美術、英語等課,美術是他的愛好和特長,他喜愛木刻藝術,1931年在上海補習時,經(jīng)父親的朋友鄭伯奇介紹,曾在上海聆聽過魯迅先生關于木刻的講課(即日本內(nèi)山嘉吉講授木刻知識、魯迅任翻譯的講習班),得到魯迅的直接指導,可惜當時15歲的李作人,聽不懂上海話,生活也不習慣,不等講習班結束,就由上?;氐侥暇M瑫r他也是魯迅著譯的愛好者、魯迅的崇敬者。解放后在三原中學任美術教師時,在校長支持下曾組織木刻研究會,并辦刊物,培養(yǎng)學生。這正是遵從魯迅倡導的木刻活動,發(fā)揚魯迅的精神。就現(xiàn)在僅存的木刻像看,都表現(xiàn)出了魯迅的風骨和神韻。這不僅說明他的木刻技巧達到了相當水平,而且說明他對魯迅有一定的研究。對魯迅有相當?shù)牧私夂驼J識。我還見到他在內(nèi)山書店購買的由魯迅親筆簽的《吶喊》。在一幀魯迅像的木板背面還刻了他自己的肖像。背景是滑輪、鏟子、燃燒的蠟燭。其實這正是他一生的寫照。他有志于農(nóng)具改革、農(nóng)業(yè)技術研究。蠟燭說明他熱愛從事的教育事業(yè),要燃燒自己,照亮他人。他自稱園丁,所以有蒔花的工具。

      最后,解放前社會動蕩,李作人求學道路艱難曲折。解放后過了一段順心的日子,工作上也取得了不少成績,但由于極左思潮的影響,在“知識越多越反動”的奇怪邏輯下,作為一個老知識分子,最典型的當然是文化大革命中的迫害達到最高峰,就是平時也受到一些傷害,在他自己保存的平反文件上特意用紅筆寫道:“最后,還是一生既無歷史問題,也無現(xiàn)行問題,一生熱愛祖國,忠誠、努力工作,別無他求?!毕襁@樣的人,仍然受到迫害,不能不使人感慨系之。

      我無意中看到李作人先生保存的從報紙上剪下來的兩幅漫畫,一幅是《栓馬樁》,一幅是《絆馬索》。前者是拴馬的韁繩上拴著檔案袋,里邊有“不合群,喜昂首,目無主人,愛出風頭”等,馬只有低頭流淚。第二幅漫畫,身有先進字樣,卻處處遭到嫉妒、諷刺、挖苦、誹謗、打擊、誣蔑,使其欲進不能。這恐怕不是隨意保存,而是在李作人先生內(nèi)心引起的共鳴,說明心靈深處受的傷害,不時在隱隱作痛,有著難言的苦衷。

      李作人在1985年7月1日整理的一份反思材料中,稱自己為“園丁”,說是“三園三個一”。這是指“一生清白——沒有參加任何反動黨、團、會、道門等組織;一生坎坷——遭別人陷害、嫉妒、諷刺、誹謗、打擊、誣蔑;一無成就——寫成的論文,無人無錢,拿不出發(fā)表。發(fā)表的論文,曇花一現(xiàn)?!?/p>

      2000年7月1日84歲時,李作人對公開平反的文件進行了注釋,特意還寫了“以便后人了解情況”的字樣,說明他認為別人對他有不理解甚或誤解的地方。

      我去拜訪時,李家大門上貼的李作人先生逝世的白對聯(lián)還依稀可見。其對聯(lián)是:

      辛勤勞作五十秋襟懷坦蕩淡泊名利精神昭示后來人

      歷經(jīng)坎坷數(shù)十年豁達大度與人為善德范惠及子與孫

      這倒可以作為他一生的忠實寫照。

      我去李作人先生家訪問時,他的夫人周婉玉和小兒子李永輝熱情地接待了我,使我見到了李作人先生生平的相關資料,以及去世后單位寫的生平簡介,使我這個與李作人先生素昧平生、無緣一面的晚輩,對他有了一個概括的了解。李先生的夫人雖然年近八旬,但衣著得體整潔,思路清晰,端莊秀麗,談吐不俗,一位典型的知識女性。她完好地保存了有關李作人先生的資料和照片,可以想像一對曾經(jīng)相濡以沫的老夫妻,在老伴去世后這些成了她對他最好的紀念。李夫人對我的造訪表示歡迎,并說相見恨晚,我也有同感。如果在李作人先生生前能相識,我們一定會有共同興趣的話題,使他寂寞的晚年能增加一些內(nèi)容。我確實還有一些問題需要了解。譬如:關于李作人先生去上海聆聽魯迅講木刻的具體細節(jié),雖然他們學校的同仁也多次聽他說起,但都語焉不詳。現(xiàn)在公已無言,只能空留遺憾!endprint

      猜你喜歡
      木刻魯迅
      魯迅防竊
      桌上盆景(外一幅)
      家國情?家國夢
      木刻沉思錄
      以木為紙 以刀為筆
      為革命而“新興”
      學術“行腳僧”
      孔乙己
      阿迅一族
      從魯迅給取名談起
      稷山县| 镇沅| 图木舒克市| 罗城| 昭觉县| 呈贡县| 淮北市| 潍坊市| 崇文区| 余江县| 鲜城| 扬州市| 白河县| 宁河县| 福泉市| 东平县| 蒲江县| 富平县| 乌鲁木齐市| 三亚市| 剑川县| 沙田区| 湖州市| 梁山县| 当雄县| 时尚| 竹溪县| 马关县| 吴堡县| 思茅市| 日土县| 兴城市| 沈阳市| 霍林郭勒市| 长泰县| 耿马| 思南县| 营山县| 仙游县| 兴安盟| 西贡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