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群
小學信息技術課程是一門注重實踐的基礎工具學科,目標是培養(yǎng)學生對信息技術的興趣、意識,鍛煉他們的實踐能力,提升創(chuàng)新素養(yǎng)。課改倡導“立足過程、促進發(fā)展”的課程評價;強調在綜合評價的基礎上,更關注個體的進步和多方面的發(fā)展?jié)撃?;強調要重視評價的激勵與改進功能。因此,小學信息技術課程對學生的評價應注重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表現出來的技能、方法、態(tài)度等方面進行綜合測評。
一、改變方法,促進評價
期末信息技術學科教師喜歡安排一些操作性的內容,讓學生按要求進行操作,及時完成然后給學生打分等。我認為這樣的評價方式比較單一,僅僅考查了學生技能的掌握情況,不利于學生創(chuàng)造性能力的培養(yǎng)。于是本學期在學生學習完WPS文字后,我安排一周時間梳理一學期學習的重點以及部分網絡知識,一周半時間讓學生完成閱讀類主題小報的制作,最后一課時展評個別學生的作品。本學期一共完成了253份電子小報,雖然可能完成的水平不高,但內容貼近學生的實際生活,增加了開放性,取得了顯著的效果。所以我覺得改進方法,可以促進對學生的評價,更具發(fā)展性價值取向。
顯然“電子小報”主題制作活動優(yōu)化了學生的學習方式,促使學生形成了積極的學習態(tài)度和良好的學習策略,培養(yǎng)了學生應用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和創(chuàng)新能力,而這正是素質教育的核心所在。評價作為一種激發(fā)學生內在的需要和動機,鼓勵學生學習的主動性、積極性,發(fā)揮學生的潛能,從而推進主體活動的可持續(xù)發(fā)展。
二、關注即時點評評價,抓住學生的每一個閃光點
活動中時刻關注每個學生的學習狀態(tài),及時抓住每名學生的學習進展,及時對每個學生的每一瞬間點評評價,引導學生在評價中受到啟發(fā),最終調動學習積極性。教室里同學們制作小報熱情高漲,電子小報布局合理,板塊橫豎參差,色彩繽紛。唯有柯易同學的小報上分割各板塊的分割線和裝飾圖案都是黑、灰色調,我輕輕發(fā)出驚奇的聲音。聰明的小女生馬上領會了我的意思,“老師,我要制作黑白灰色調的小報。你不喜歡黑色嗎?我特別喜歡,喜歡黑白的世界,斑馬、圍棋……”我毫不吝嗇自己的表揚:“真是太有想法了。”后邊冒出了聲音,“哦,我也有喜歡的顏色。我要更換邊框和裝飾圖案,都變成深淺不一的綠和白色。”我豎起了拇指:“你們都有設計師的潛質哦!”
即時點評貫穿整個課堂,調節(jié)了課堂氣氛,調整學生學習進程,催化學生的操作技能和創(chuàng)新能力,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提升教學的有效性。
小組評價提升學習效果
5班同學正在機房里認真制作閱讀類主題小報,川川憋紅了臉:“老師,網頁上的文章我已經想盡了辦法,下載不下來。制作小報太難了,我能不能就練習打字,好不好?”乞求的眼神望著我。我驚喜:“從網上下載材料來豐富小報,這主意不錯,川川很厲害哦!那再想一想,為什么文字下載不了呢?”旁邊曉月看了一眼川川的屏幕,說出了自己的想法:“川川加載的網頁是百度文庫,所以下載不了?!贝ùㄟ€是一副懵懂的表情,曉月馬上轉過頭:“我做得差不多了,川川我來教你?!眱蓚€友愛的人或輕聲討論或快速敲擊鍵盤開始專心制作自己的小報。
我們3號機房適合小組合作學習,把學生一下子分成了8組。通過小組間的自主合作,考驗了學生查找收集能力、實踐運用能力、設計能力,所以他們的評價更加客觀、有針對性。
三、多元主體評價,促進持續(xù)發(fā)展
課改要求必須重新確定評價的主體,而且多元主體評價尤其適合主題制作活動。于是我把小報通過QQ發(fā)送給四年級的每位班主任老師、個別家長,負責對學生小報做出評價。在互動中促進了學生主動參與、自我反思、自我發(fā)展。同時在溝通協商中,形成了積極、友好、平等的評價關系。如2班萱萱等幾個同學主動評選學生視角喜歡的小報,6班胡憶華同學把自己的小報和班內同學小報比較,他一下子有了滿足感,但通過和別班同學比較他感覺有差距,驕傲如他竟然重新設計、收集材料,重新制作了一張電子小報。
同學們正值青春飛揚的花季,給點陽光就燦爛,主題活動中充分發(fā)揮評價的激勵作用,大大點燃了學生的潛能和創(chuàng)造力,使學生最大限度地用盡所學技能,激發(fā)無限的創(chuàng)造力,使其生命和青春更加張揚。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