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麗
摘 要:關注籃球普修課中學生之間的個體差異,在學習基本技能的基礎上,能夠培養(yǎng)學生的興趣調(diào)動自主學習的積極性,本文對籃球普修課教學比賽中運用“差異計分法”進行教學實驗,獲取個體差異者在教學比賽中的數(shù)據(jù),對籃球教學方法提供實踐參考。
關鍵詞:籃球普修課;個體差異;差異計分法;積極性
一、實驗的具體操作
(一)實驗對象的確定及在教學比賽實驗中的區(qū)分
在實驗前通過技能測試和心理問卷選出技能和心理素質(zhì)較差并且平時不積極參加教學比賽的學生定為差生(實驗對象),在教學比賽中開展實驗。在比賽中差生穿著與其他同學不同顏色的對抗服,以便于更好的區(qū)分和觀察,在同時有多名差生出現(xiàn)在比賽中時,以差生所穿著的對抗服號碼區(qū)分其得分。
(二)教學比賽實驗的始終設定
每場比賽得分先到20分的隊伍為獲勝隊,也為比賽結(jié)束。
(三)實驗對象在差異計分教學比賽實驗中的安排和得分情況
實驗設計A:實驗組和對照組中各有一名差生,實驗組的差生得分是其他隊員的一倍,對照組的同學得分正常。
實驗設計B:實驗組和對照組中各有兩名差生,實驗組其中一名差生得分是其他隊員的一倍,其二在正常得分基礎上再加一分,對照組的同學得分正常。
實驗設計C:實驗組和對照組各有三名差生,實驗組其中一名差生得分是其他隊員的一倍,其他兩名差生的得分在正常得分基礎上再加一分,對照組的同學得分正常。
實驗設計D:實驗組和對照組中各設有四名差生,實驗組其中兩名差生得分是其他隊員的一倍,另兩名差生的得分在正常得分基礎上再加一分,對照組的同學得分依然正常。
二、實驗的綜合分析
在第一輪實驗中采用了4種實驗設計進行了實驗,其中實驗設計A、B的實驗結(jié)果是較為合理的。在實驗設計A中,只有一名差生,而其得分是其他隊員一倍這樣的有利條件是吸引隊友給他傳球創(chuàng)造機會的動力;在實驗設計B中好生依然占據(jù)場上的主導地位,可以把其他兩名差生積極地帶動起來。而在實驗設計C與D中,好生人數(shù)少,有種鶴立雞群的感覺,但沒有起到帶動差生的作用。差生參加比賽的人數(shù)過多,對一般的技、戰(zhàn)術不夠了解,場上的局面顯得比較混亂。所以實驗效果不好;特別是在實驗設計D中,只有一名好生,反而讓好生感覺到自己是被在特殊對待,不僅影響了好生的積極性,還耽誤了更多同學參加比賽的機會,所以不便于在實踐中運用。
精選于第一輪實驗中比較成功有效的實驗設計A、B在第二、第三、第四輪實驗中進一步研究。差生的積極性從第三輪呈現(xiàn)下降趨勢,在課后與差生交流時了解到,過多的使一名差生帶著特殊身份參加比賽,會讓他們感到被歧視,從心理上給他們添加負擔,實驗則起到負面的作用。應讓不同的差生在差異性計分教學比賽中多輪換,以此減少差生的逆反心理。同時也總結(jié)出:運用差異性計分實驗方法在教學比賽中調(diào)動差生的積極性是成功有效的,但針對同一個差生這種方法不是永久有效的。
(一)差生籃球技術水平變化分析
差異性計分法,是針對個體能力較差的學生設立的一種給予幫助和鼓勵的教學方法,它的特殊性可以縮小差生與好生的能力之差,同時也吸引更多同伴為他傳球,創(chuàng)造得分機會。差生在比賽中的機會越多,體驗的也就越多,因為籃球是在玩中學會的。差生不但在實踐中提高技能,從而也建立了良好的自信心,使之在球場上敢搶敢拼,無所畏懼,突破自我。實驗的成功也激發(fā)了差生對學習籃球,和打籃球教學比賽濃厚的興趣,達到了自主學習,積極參與的實驗目的。
(二)差生實驗前后心理變化原因分析
差生在實驗前心理素質(zhì)較差,也是由于沒有過硬的籃球技能,在打比賽過程中擔心隊友的埋怨,得到球后處理不當,導致不夠自信,其次對參加比賽產(chǎn)生恐懼,到最后根本就不愛參與比賽,產(chǎn)生消極心態(tài)。通過差異計分法教學,給差生創(chuàng)造了特殊優(yōu)勢,差生投中一球,得分是其他同學的一倍,每當差生投中籃其他隊友都會一起為他鼓掌稱贊,因為在全隊里這些差生良好的發(fā)揮,直接會影響到全隊的勝負。隊友的鼓勵與自己為全隊的貢獻,使差生在這種積極而特殊的比賽中建立了自信,消除恐懼,并有極大的成就感。從而積極地參與到比賽當中,體驗成功的快樂。
三、結(jié)論與建議
(一)結(jié)論
1、差異性計分法實驗是成功的
在籃球普修課教學比賽實驗中運用差異計分法調(diào)動差生學習籃球的積極性是合理有效的,既提高了籃球技能,又增強了個人自信心,實現(xiàn)了不再當差生的目的。
2、保證比賽的激烈性
在實踐中運用差異計分法一定要保證參賽兩隊的致勝心理與比賽的激烈性,獎罰分明。比賽越真實方法才會更有效。
(二)建議
1、減輕差生的特殊性與歧視感
在有多個差生時,應多進行輪換參加比賽,甚至讓好生去充當差生的角色,這樣就能減小對差生心理的不良影響,使差異計分達到更好的效果。
2、繼續(xù)分析研究
由于現(xiàn)實中沒有差異計分法的運用實例可供參考,可能存在運用或設計不當?shù)牡胤?,可以在本研究基礎上繼續(xù)分析研究。
3、推廣使用
關注個體差異,靈活巧妙的運用差異計分法,可以預計在其他運動項目教學中具有同樣的適用性,渴望廣泛實驗推廣。
參考文獻:
[1]施良方.課程理論[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1996.
[2]楊漢清,韓嘩.比較高等教育概論[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7.
[3]李杰凱.運動項目廣義進化規(guī)律與體育教學原理[D].北京:北京體育大學,2006.35
[4]金欽昌.學校體育學[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
[5]黃漢升,季克異.我國普通高校體育教育本科專業(yè)課程體系改革的研究[J].體育科學,2004,24(3):51-57.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