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敏
《0—6歲幼兒教育與發(fā)展指南》中明確規(guī)定:“以發(fā)展幼兒口語表達能力為核心,促使幼兒語言連貫性、完整性、邏輯性得到全面的發(fā)展。”因此,重視幼兒語言表達能力的培養(yǎng),提高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十分重要。
要提高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在平常的教育工作中,就要給幼兒創(chuàng)設豐富多彩的學習和生活環(huán)境,擴大幼兒的知識面,開闊幼兒的視野,加深幼兒對周圍事物的認識和理解。由此,促進幼兒的思維發(fā)展,培養(yǎng)幼兒良好的語言表達能力。
一、通過游戲活動,提高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
游戲是一種符合幼兒身心發(fā)展要求的快樂活動,它具有自主性、趣味性、虛構性、社會性和具體實踐性等特點。幼兒對游戲具有強烈的愿望,愛游戲是幼兒的天性,幼兒通過游戲,可以非常簡單、非常容易地去認識周圍世界并與周圍世界互動學習。游戲時,幼兒處于輕松、歡快的狀態(tài),幼兒的認識、記憶、思維、有意注意都比平常的時候好,游戲更容易激發(fā)幼兒的主動性和想象力。幼兒語言發(fā)展的關鍵,就在于使幼兒有機會以各種方式練習說話。所以,在教學活動中,可以經常組織角色扮演的游戲,讓幼兒扮演不同的角色,學習不同角色講話的語氣和內容。
比如,和幼兒玩《老狼,老狼,幾點鐘了?》的游戲。先由教師當老狼,幼兒當小動物,教師走在前面,幼兒緊跟其后,采取一問一答的形式:
幼兒:“老狼,老狼,幾點鐘了?”
教師:“一點鐘了?!?/p>
幼兒:“老狼,老狼,幾點鐘了?”
教師:“兩點鐘了?!?/p>
幼兒:“老狼,老狼,幾點鐘了?”
教師:“八點鐘了!天黑了!”
教師轉身,模仿大灰狼惡狠狠的樣子去抓“小動物”, 幼兒四散逃離。被教師抓住的“小動物”,自己說說是哪種小動物,然后幼兒一起來商量,一個一個詳細地說,怎樣一步一步吃掉它。還可以教師和幼兒交換角色,游戲繼續(xù)進行。這樣,在快樂的游戲中激發(fā)幼兒的想象力,培養(yǎng)幼兒語言表達的能力。
當然,游戲中幼兒難免會遇到一些語言的困難,或者表達上的不清楚,教師要加以鼓勵和引導。在平時,指導幼兒多觀察模仿并不斷地練習,使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越來越強。
二、在認識周圍的事物中,提高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
幼兒學習語言,要與現實中周圍的人、物、大自然等緊密相連。讓幼兒通過各種感官,直接感知,聽、看、觸、摸、嘗、聞等,從而獲得周圍的一切知識,繼而發(fā)展幼兒的語言能力。
比如,讓幼兒仔細觀察幼兒園養(yǎng)殖區(qū)和種植區(qū)的動、植物,并要求幼兒用恰當的語言表達出來。如,“漂亮的公雞”, “可愛的小白兔”,“尖尖的辣椒”,“紅紅的西紅柿”,“大大的南瓜”,等等。
春天,教師可以帶幼兒到幼兒園種植區(qū)進行種植活動,讓幼兒親自動手實踐,從中獲得豐富的實踐經驗。帶領幼兒松土,種植,澆水,捉蟲子,在做每一項工作時,都要邊干邊說,在勞動中豐富幼兒的詞匯。
在秋高氣爽的早晨,教師可以帶幼兒去觀察藍藍的天空,觀察白云的形狀,幼兒可以觀察到云朵有各種各樣的形狀,一片片,一團團,美極了,然后引導幼兒來說。有的幼兒說:“天空就像大海一樣,大大的,藍藍的?!庇械挠變赫f:“我要把云朵做成漂亮的裙子,我變成美麗的白雪公主,去找七個小矮人玩兒?!?/p>
在觀察與動手中,幼兒能夠充分感受到大自然的美和自然界的千姿百態(tài),在直接的感知中豐富知識和發(fā)展語言能力。
三、通過相互滲透的教育,提高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
幼兒園的教育內容劃分為健康、語言、社會、科學、藝術等五個領域,各領域的內容相互滲透,從不同的角度促進幼兒情感、態(tài)度、能力、知識、技能等方面的發(fā)展。而語言是貫串各個領域的重要工具,各科教育教學內容的順利進行離不開語言,反過來,語言又促進了幼兒行為、思維、能力的發(fā)展。語言與思維有著密切的關系,沒有語言思維無法進行,而思維活動的成果必須用語言表達出來。幼兒思維能力的發(fā)展和語言能力的發(fā)展是同步進行的,幼兒掌握語言的過程也就是思維發(fā)展過程;而思維的發(fā)展,又促進語言的構思能力、邏輯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的發(fā)展。
總之,在幼兒語言教育過程中,要采用多種多樣的形式,提高幼兒觀察能力、記憶能力、想象能力和思維能力,從而提高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