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英語新課程標準的應用以及我國社會經(jīng)濟的發(fā)展,英語能力在大學生教育中所占的比重不斷增加,而其中跨文化英語教育也是對當前英語教學的重要要求。本文將以大學英語跨文化教育為研究對象,對其意義以及教學過程中面臨的挑戰(zhàn)與問題做出分析,最后提出相應的教學對策,希望能夠為相關專業(yè)提供可以參考的理論依據(jù)。
【關鍵詞】英語 跨文化教學 問題 對策
一、英語跨文化教學的意義
在人類歷史文化發(fā)展過程中,語言時文化最重要的載體,同時也是文化表達的主要方式,英語作為目前世界通用語言,其中包含的文化是前人留下的智慧結(jié)晶,這也正是我國大學教育中引入英語科目的重要原因。2000年由教育部頒發(fā)的九年義務教育全日制初級中學英語教學大綱(試用修訂
版)》中明確提出:新時期學生在英語學習過程中需要具備一定的跨文化意識,對異國文化要尊重與包容。而在大學英語教學中,這個要求更加突出,具體來說就是英語教學不能局限于單詞、語法的教授,還要包括文化知識的傳遞。
具體來說,英語跨文化教學具有兩方面的意義,首先從專業(yè)角度出發(fā),跨文化知識融入日常教學中,能夠使學生對學習到的英語語法或者詞組進行運用,對適用場合有一個清晰的了解;其次就是從外部因素分析,英語跨文化教學能夠幫助大學生了解外國文化,對開闊他們的世界觀與眼界具有促進作用。
二、英語跨文化教學面臨的難點
1.個人隱私文化不被重視。在日常大學英語教學過程中,英語對話是英語課程的重要組成部分,通過對話不僅能夠幫助大學生掌握英語交流技巧,而且能夠幫助大學生進一步了解溝通交際的背景文化。但是在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影響下,日常教學通常忽略了西方文化交流中最重要的文化傳統(tǒng),那就是“個人隱私”。
例如在講解“How are you?”等交流用語時,教師可以向?qū)W生滲透西方個人隱私文化,告訴學生西方人的社交習慣是不去詢問別人年齡,因為年齡是一個人的隱私,不要打探別人的隱私。再如,當講到西方“萬圣節(jié)”的時候,教師可擴充教材內(nèi)容,將 “南瓜頭”、“Trick or treat”等相關元素介紹給學生,讓學生更多地了解西方文化,提升自身跨文化能力。
2.文化禮儀難易滲透。根據(jù)統(tǒng)計,在英語對話中,“please”、“thank you”、“sorry”是使用頻率最高的幾個詞語,這表現(xiàn)了英語在交流過程中,無論是朋友之間還是親人之間,都喜歡通過感謝詞語來表達自己的感情。而在中國文化中,越是親密的關系越是覺得用“謝謝”、“對不起”等詞語會很生疏,這其實反映出了中西方禮儀文化的差異。
在實際教學中,一些老師不太注意這方面的文化普及,通常用中國式思維去講解英語對話,造成文化斷層,使很多大學生不太了解這些西方英語對話或者文字產(chǎn)生的背景意義。因此在今后的教學過程中要提升教師自身素質(zhì),從而幫助學生更好了解中西文化禮儀差距在英語學習中的具體表現(xiàn)。
三、英語教學中滲透跨文化教學的具體措施
1.創(chuàng)新英語教學模式。大學英語教學模式通常包含英語教學內(nèi)容和英語教學方法兩方面,對于英語跨文化教學來說也需要從這兩方面來著手。首先,教師要根據(jù)自身教學過程中需要的融入文化選擇合適的切入點;其次,教師要注重理論與實踐相結(jié)合,即讓大學生在掌握足夠的理論知識之外,提倡他們參與相關的文化活動,從而提升大學生跨文化英語學習的興趣。
例如在年末階段,大學英語教師可以將中國春節(jié)文化與西方年末的圣誕文化融入到英語教學當中,第一步帶領學生回憶中國春節(jié)前后所吃的食物,如餃子、年糕等,第二步向?qū)W生介紹西方的圣誕節(jié),他們吃的較多的是烤火雞、布丁等,最后對這些食物的名稱以及所蘊含的文化內(nèi)容教授給學生,這樣學生及掌握了英語基礎詞語知識,同時對西方圣誕節(jié)文化也有了了解,可謂是一舉兩得。
2.提升英語教師的教學素質(zhì)。首先,學校要加大高素質(zhì)英語教師人才的引進力度,比如從英語教學實力較強的高校選擇優(yōu)秀人才,或者通過社會招聘的方式引進一批具有國外生活經(jīng)驗且具備相應教學資格的人才。除此之外,一些具有實力的大學院??梢越M織、選派相關的英語教師到開展教學調(diào)研,實際的接觸外國文化,提升跨文化英語課程內(nèi)容的實用性。
3.在課外活動中滲透英語文化。開展豐富多彩的課外活動,比如組織學生參加“英語角”、定期舉辦“英語口語演講比賽”,培養(yǎng)學生聽、說的能力;指導學生辦英語文化知識小報,通過圖書、網(wǎng)絡等資源開闊學生的眼界。這些活動豐富了學生的英語文化知識,增加了利用英語進行交流的機會,提高了用英語進行交際的能力,屬于英語跨文化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
四、結(jié)語
總而言之,英語作為一門外來語言,其教學最終目的就是為了滿足人際溝通、文化交流,從這點出發(fā)可以看出英語跨文化教育是具有現(xiàn)實意義的。在未來教育過程中,廣大英語教師必須要轉(zhuǎn)變英語教學觀念,重視自身文化教育意識,并優(yōu)化教學方案,注重跨文化交際能力的培養(yǎng),使大學生能夠了解更多的西方文化,在提升學生英語專業(yè)知識的同時,開闊他們的眼界,從而達到提高教育教學的目的。
參考文獻:
[1]吳小麗.大學英語文化教學的現(xiàn)狀與對策[J].發(fā)展,2013(02).
[2]陳俊.“中國英語”教學本土化現(xiàn)狀及途徑研究[J].英語廣場(學術(shù)研究),2012(06).
作者簡介:楊鳳麗(1977-),女,河南邯城人,碩士,講師,研究方向:語言學及應用語言學。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