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雅萍
(遼寧師范大學 文學院,遼寧 大連 116000)
本篇論文主要是研究遲子建的小說《世界上所有的夜晚》。作品講述了這樣一個故事:原本幸福甜蜜的女主人公突然遭遇不幸,她的丈夫“魔術(shù)師”在車禍中喪生,痛苦中的她決定去尋找丈夫的靈魂。世事難料,她卻一腳跌進了傷痛的沼澤——烏塘。在這里,她聽到了集市里的鬼故事、小巷里悲涼的民歌,看到了藏在冰柜里的礦工。她在目睹了種種不幸之后,意識到了自身悲痛的微不足道,最后在山風、河流的滌蕩中抹去了憂愁。在這本書中,遲子建給我們描述了一個真實的世界,小說無情地鞭撻了生活中的不公和殘忍,卻也不忘鼓勵我們在這種生活的沼澤中去尋找芳草,歌頌了在沼澤中掙扎的人性光輝。
意象是一種中國首創(chuàng)的審美范疇,一種普遍的審美意識。作為一個外延廣闊、內(nèi)涵豐富的具有跨學科性質(zhì)的概念,意象可謂是融入了作家的思想感情和創(chuàng)作意圖等主觀因素的內(nèi)在情意與外在物像的統(tǒng)一體。與當代文壇的其他作家相比,遲子建是一位十分善于營造意象的女性作家。她筆下的意象看似只是一景、一物,卻都注入了作家獨特的人生體悟和敏銳的想象,使其意象與所要表達的內(nèi)涵達到了高度的統(tǒng)一。在書中,意象主要分為兩種。
自古以來,中國文學就與月亮有著不解之緣。蘇軾的“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以月亮來傳遞對于親人的思念;張若虛的“春江潮水連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里把月亮作為美好的象征。月亮是作家們寄予情感的重要意象。在《世界上所有的夜晚》中,月亮這個意象貫穿了全文。女主人公在回憶與魔術(shù)師的美好時光時,著重提到兩個人躺在床上,看月光溫柔地在房間點起小蠟燭,多么溫馨、甜蜜??闪钊烁袀氖悄g(shù)師從此和“我”就像是太陽和月亮,永遠不能相見,此后也再無人陪“我”看月亮了。“月亮已經(jīng)走了一程路了,它仿佛是經(jīng)過了天河之水的淘洗,光潤而明媚。”[1]315這輪月亮在遲子建的描寫中具有一種關(guān)愛生命的人文情懷。生命中有那么多的苦痛、折磨,這輪月亮始終如一的在寒涼、孤寂的夜晚給予世人以溫柔的力量。遲子建的文字純美干凈,這不僅源于她自身深厚的文學功底、故鄉(xiāng)環(huán)境對她的影響,同時也來自于她所選取的意象。她關(guān)于月亮的描述,使讀者置身于月華的籠罩下,仿佛只手可以觸摸到溫柔的光華。月光朦朧、柔美,安撫著心傷者脆弱的生命。
提到夜晚,有人會覺得寧靜、祥和,帶給人自由和安全感;有人會覺得陰森、恐怖、孤單和寂寞。而遲子建筆下的夜晚卻別有自己的一番意味。在《世界上所有的夜晚》一書中,出現(xiàn)最多的、最主要的意象就是夜晚。這本書中每個故事無一例外都和夜晚有關(guān)聯(lián)。一頭瘸腿的“老驢”在深夜里悄悄地馱走了魔術(shù)師;“暮色深重,有燈火縈繞的屋里與屋外已是兩個世界了。蔣百嫂忽然很凄涼地自語著,天又黑了,這世上的夜晚啊!”[1]262;吟唱至純至美的悲涼之音的陳紹純在深夜里離開了這個世界;在一個夜涼如水的夜晚,“我”發(fā)現(xiàn)了被藏在冰柜里的蔣百?!拔摇笨吹揭股敲椿煦绲臑跆?,沒有月亮,連星星也沒有。在這本書里,夜晚被賦予了苦痛和壓抑。文中這種灰暗的基調(diào)隨處可見,好像黑暗已經(jīng)成了此書的主旋律。夜晚對于“我”來說,是目擊生命限度的時刻。魔術(shù)師死于夜晚,從此“我”淪落至絕望的深淵,未來一片黑暗;蔣百躺在永世黑暗的冰柜里變成一座冰雕,蔣百嫂也一直在黑暗里掙扎、墮落。這世上的夜晚怎么這么黑啊!
普通人身上的閃光點和人性美是作家和藝術(shù)家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源泉,要擅于發(fā)現(xiàn)大眾生活的詩情,捕捉靈感、感悟真諦?!妒澜缟纤械囊雇怼愤@本書中,到處都彌漫著憂傷的情調(diào),對于社會中的黑暗和苦難也一一描繪。整本書就像烏塘的天空,總是灰蒙蒙的。然而在這種基調(diào)中,遲子建依然沒有忘卻她的悲憫,書中尤其是小人物身上總是在不經(jīng)意間展示了人性的閃光點和人性美。富有同情心的旅店老板娘周二嫂,在一個平凡的日子里拉回了一個討要工錢被打折了腿的民工,甚至在丈夫的反對中執(zhí)意留下他。民工悄悄地離開,周二嫂又趕緊發(fā)動住店的客人幫忙去尋找,直至聽到有好心人張羅著給民工搭便車回家時她才放心。對鄰居蔣百嫂母子更是關(guān)懷備至,蔣百嫂一停電就暴躁不安,只要一遇上停電,無論周二嫂手上有什么緊要活兒,都要立刻放下去安慰她。遲子建在這本書中大篇幅地展示了社會的黑暗部分,然而她從不忘記在小說中提出希望、人性的美好。她扎根于普通人的生活中,從中汲取能量。所以她總能在底層百姓中捕捉到普通人難以察覺的人性美的存在,讓我們看到苦難中的溫情和困境中的希望。
列夫·托爾斯泰在給藝術(shù)下定義時,對于情感進行了著意的強調(diào):“藝術(shù)是這樣一項人類活動:一個人用某種外在的標志有意識地把自己體驗過的感情傳達給別人,而別人為這些情感所感染,也體驗到這些感情?!盵2]遲子建顯然是一位情感豐富的女性作家,而更為可貴的是她能夠注意和挖掘到易被人所忽視的情感體驗。小說中底層人民的生活都比較簡單、困苦,然而在這種無法左右自己命運的情況下,一些人仍然積極的尊重生活,以詩意的目光面對生活?!拔摇钡恼煞蚰g(shù)師在生活窮困,甚至要到夜總會去表演魔術(shù)的情況下,常用賺來的錢給“我”買一束白百合花或者一瓶紅酒,陪“我”躺在床上看月亮。蔣百嫂這樣一位被其他人認為是放蕩、墮落和形形色色男人鬼混的女人,她的屋子竟然是整潔的,屋內(nèi)的布置也都是以素雅而美觀的藍印花布為主。
遲子建慣于在作品中營造一些虛幻縹緲而溫情的通靈世界,借以寄予自己的美好期盼。在書的結(jié)尾處,“我”從清流放河燈返回到旅館后,那原本存放著魔術(shù)師胡須而如今空蕩的盒子里面竟然飛出了一只蝴蝶,無聲地落在了右手的無名指上。在書的開頭處就交代了這一趟旅行本是為了尋找丈夫的靈魂,在文章的結(jié)尾,作家戲劇性地描寫使我們不由得美好的期望,丈夫的靈魂也許化作了一只藍色的蝴蝶,還輕輕地落在象征愛情的位置——右手的無名指守護著“我”。這種溫情式的結(jié)局在遲子建的作品中并不少見,如《偽滿洲國》最后的破鏡重圓。這其實就凸顯了作家的一種道德觀念,雖然全文都充滿了壓抑和痛苦,但是在最后,作家更想要傳達的是一種美好,讓讀者依然對生活充滿著積極和希望。
在遲子建的寫作歷程中,她的風格變化多端。然而對于死亡的描寫和關(guān)注卻一直在她的寫作中占有主要地位,這也成為了她的一個情結(jié)。她所描寫的死亡和別的作家不同,遲子建早期作品中關(guān)于死亡的描寫都帶有一種漫不經(jīng)心,甚至我們能夠在她的死亡描寫中感受到一種溫暖和感動。然而《世界上所有的夜晚》問世后,可以感受到對于死亡,遲子建似乎有了一種新的體悟,我們在她的死亡描寫中切實感受到了一絲寒意和荒涼。
人的一生,不如意的事情千姿百態(tài),而死亡則是一種極致。在《世界上所有的夜晚》這本書里,她對于死亡的描繪并不是一種噴發(fā)式的宣泄,而是一種細水長流的娓娓道來,一絲涼意慢慢滲透進讀者的內(nèi)心,盤根錯節(jié)的扎根于此。在烏塘,那個唱歌連花貓都會流淚的人——陳紹純在夜晚被鮮艷的牡丹圖砸死了;礦難中死亡的第十個人——蔣百的尸體被藏在家里,連死亡的事實都不能被人知曉;為了省下打針錢患了狂犬病死去的云領(lǐng)媽媽。一樁樁的死亡事件,尋找解脫的“我”卻已經(jīng)陷入了一個更加悲痛的沼澤。作家就在這種邊走邊看的旅途中,將這些滲著寒意的事情一件一件講給讀者聽。在這個過程中,悲痛已經(jīng)由個人事件轉(zhuǎn)換為了一個更為廣闊的社會空間,由魔術(shù)師的死亡到烏塘人的死亡?!拔摇币矎摹拔抑幌氚涯樛可虾窈竦哪喟?,不讓人看到我的哀傷”[1]254到“我已經(jīng)把臉涂上厚厚的泥巴,坐在紅泥泉邊,沒人能看見我的哀傷了”。[1]307然而,哪怕悲痛已經(jīng)溢于言表,作家在表現(xiàn)“我”的思念時,也是靜悄悄的,“我在心底輕輕呼喚他的名字,淚水奔涌而出。”[1]308
遲子建不愿意在自己的作品中俗套地渲染死亡的恐怖、陰森,也不愿意給人們傳達一種消極的觀念,她只是把死亡這件事情安安靜靜地講給她的讀者們聽。遲子建不僅僅要寫人身體上的死亡,她更著意于活著的人的精神死亡。她用“死”來凸顯生的不易和慘烈,哀大莫過于心死,死的人給活著的人留下的痛苦更為震撼、更為深入人心。
遲子建曾說過:“生比死艱難,死是速戰(zhàn)速決的,而生則是非常慘烈的過程。”[3]《世界上所有的夜晚》中,菜農(nóng)對女主人公說:“他其實沒遭罪就上天享福去了,哪像我,被圈在這樣一個鬼地方?!盵1]250這句話在全書的開頭點出,其實就鋪墊了整本書里活著的人的心理狀態(tài)。蔣百嫂以前是一個羞澀、賢惠的女人,可自從蔣百失蹤后,她三天兩頭地買醉,隔三差五領(lǐng)男人回家住。小飯店的女主人說她像個軟硬黑白全不吝的盆子,老人說蔣百回來了準得休了她。家里的狗則和蔣百嫂形成了鮮明的對比,狗忠誠地到處尋找蔣百,瘦得皮包骨,活像是一條流浪狗。然而大家口中行為浪蕩的蔣百嫂聽見蔣百的名字會砸東西,在停電的夜晚暴躁不安。這些不同尋常的舉動終于在一個夜晚揭開了真相的面紗。原來蔣百根本就不是失蹤了,他同樣在那次礦難中喪生,上頭為了逃避懲罰將蔣百藏到了蔣百家的冰柜里,對外宣稱蔣百失蹤了。蔣百嫂為了和孩子的生活,沒有足夠收入來源的她只好同意將丈夫藏起來,一個身單力薄的女人也只能同意將蔣百藏起來。她的丈夫永遠不能入土為安,永遠不能受到人們的祭奠,連葬禮也沒有。但是她能和誰說呢?她敢和誰說呢?她只能將這個秘密藏在心里,她的精神早已經(jīng)死去了,她不斷的作踐自己,根本不想把自己當成一個人了。相比之下,狗就顯得幸福得多。它的痛苦和焦慮全都可以表現(xiàn)出來,它可以光明正大地去追念它的主人,雖然它可能在這種追尋中了結(jié)它的一生。
《世界上所有的夜晚》中流傳著駭人聽聞的鬼故事,飄蕩著聞者落淚的悲歌,藏著一座人形的冰山,這本書可以說是遲子建寫的最為沉重的作品了。盡管如此,她依然在作品中悄悄地釋放了她的溫柔與包容,像是回陽巷、月樹街這些老街巷的名字,飲酒時店主對“我”的勸慰——遇事想開點等等。在全書的結(jié)尾處,清澈的河流、月光、清風、蝴蝶無一不彰顯著作家的溫情,用自己微弱的光芒去照亮那些隱藏著的傷痛與苦難。在這個喧囂的年代,她一直堅持著自己沉靜的寫作風格,抒發(fā)對于人性的贊美,對苦難人們的關(guān)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