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小組合作學習在韓國語會話課程中的應用探析*

      2018-02-12 01:59:51李美英
      佳木斯大學社會科學學報 2018年4期
      關鍵詞:韓國語組內外語教學

      李美英,劉 洋

      (佳木斯大學 外國語學院,黑龍江 佳木斯 154007)

      小組合作學習是目前國內外很多學校普遍采用的一種富有創(chuàng)新的教學方法。外語類課程小組合作學習模式的研究也不斷深入,但大部分是以初高中英語課堂的教學方法改革為主,針對大學課堂的研究為數(shù)不多,特別是韓國語的研究更是甚少。韓國語教學從1992年中韓建交以來開始興起,到了上世紀90年代中后期逐步發(fā)展,是發(fā)展時間較短的一門學科。因此,與國內發(fā)展較早的其他外語教學相比,韓國語教學法的研究還很滯后。為了提高韓語學習者的語言學習效率,從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與學習方式出發(fā),探索出適合大學生的合作學習模式,以此提高韓國語會話課程的教學效果。

      一、小組合作學習的起源及特點

      在西方,關于合作學習的研究和實踐有相當久遠的歷史淵源。早在公元1世紀,古羅馬昆體良學派就指出,學生們可以從互教中受益。1806年合作學習小組的觀念從英國傳入美國,受到美國教育家帕克、杜威等人的推崇并被廣為應用,最終于20世紀70年代初在美國興起了現(xiàn)代的合作學習研究熱潮。西方合作學習理論的代表人物有美國明尼蘇達大學合作學習中心的約翰遜兄弟、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的斯萊文、美國卡甘合作學習中心的卡甘和以色列特拉維夫大學的沙倫等。

      小組合作學習是以合作學習小組為單位,利用教學中的各個動態(tài)因素之間的積極互動促進學生的學習,把團體成績作為評價標準,共同達到學習目標的教學活動。由2-5名不同能力層次的學生組成一個學習小組,以合作和互助的方式進行學習活動,共同達成小組學習目標。合作學習是以小組為單位進行,這點上與傳統(tǒng)的小組學習形式相似,但小組學習與合作學習是完全不同的概念。傳統(tǒng)的小組學習沒有成員之間的相互依賴,沒有個體責任,學習者在學習過程中只對自己負責,只強調任務,不重視社會功能,無視集體功能。但合作學習強調小組成員之間積極的相互依賴,責任分工,同等參與,重視成員之間關系的持續(xù)性和社會功能的學習,最終以團體成績來作為評價標準。由于合作學習創(chuàng)意新穎、理論科學,能彌補課堂教學和自學的不足,在提高學生的成績、促進良好非智力品質發(fā)展等方面也成效卓著,被譽為是近幾十年來最重要和最成功的教學改革。

      二、韓國語會話課堂中應用小組合作學習的必要性

      (一)外語教學理念的變化

      外語教學的側重點從知識點的積累轉移到交流與溝通能力的培養(yǎng)。過去傳統(tǒng)的外語教學以習得語言本身的知識點為主,而現(xiàn)在的外語教學側重于交流與溝通,要求學習者根據(jù)特定的情境準確使用適當語言,這就需要幾個動態(tài)因素之間互相作用的學習方法。

      另一方面,外語教學的側重點從教師的“教”轉移到學生的“學”。現(xiàn)階段教師逐漸擺脫了教學主體的位置,而讓學生自主學習逐漸成為外語教學的主流形式。在大學被動灌輸?shù)慕虒W效率遠遠低于引導學生積極自學的教學效率,只有讓學生掌握了自主學習的方法,在教學實踐中才能夠有效地實現(xiàn)教學質量的提升。

      (二)新時代大學生的特點

      如今的大學生習慣于應試教育,學習能力強,實踐能力弱。從小學到高中一直在應試教育環(huán)境下成長起來,主要學習目的是為了應付考試,學習主要以單純的知識積累為主,導致創(chuàng)新意識弱、實際動手能力差、社會適應能力不強。特別是一部分學生是在家長和老師的看管下學習的,自主學習能力差,到了大學考試壓力減弱,學習自由度增大,學生反而失去了學習動力,越來越不知道要學什么,要怎么學。不僅如此,現(xiàn)階段大學生大部分為獨生子女,缺乏共享合作的團隊意識,學生很少參加實踐活動,往往表現(xiàn)為缺乏實踐經驗、實際解決問題的能力弱,缺乏團隊精神、人際溝通能力和自我認知能力。

      因為是以獨生子女為主,加上應試型高考制度的存在,學生心里存在一個觀點就是千軍萬馬過獨木橋,同學也是自己的競爭對象,因此更加重視獨立學習,相互競爭,而很少有合作學習或者共同進步的觀念。

      (三)韓國語的特點

      韓國語是一門小語種,發(fā)展時間短,使用人群少,特別是地方性大學學習者缺少語言環(huán)境。由于韓流的影響,網絡的普及,學習者輕松地接觸到大量韓國的歌曲、電影、電視劇等,對學習者的聽力訓練等方面起到舉足輕重的作用。但目前對學習者來說“說”是一道難關,學生缺少實際的韓語交流的環(huán)境、交流的對象。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基本上以學生個體為單位進行,課后的復習、預習都是學生自己獨立完成。因此,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主要以理解為主,不重視開口,不重視交流,最后變成了啞巴外語。

      小組合作學習非常適合外語會話教學,可以增加學生的開口機會,培養(yǎng)合作交流能力。小組合作學習還可以讓學生在課堂上克服說外語的心理恐懼感,增強學生的學習自信心,而且還可以使學生之間建立健康的人際關系。

      三、 小組合作學習在韓國語會話課堂中的應用

      (一)小組合作學習的前提條件

      1. 小組的構成

      按“組內異質、組間同質”的原則,充分考慮每個學生的性別、性格、興趣傾向、學習成績、交際能力等因素,把全班學生進行合理搭配,分成學習小組,每組3-5人,按圓形圍坐,以便啟發(fā)引導之后,學生面對面地進行小組討論。為了方便小組間活動,4組或6組等偶數(shù)組為宜。

      小組人員根據(jù)每個人的特長進行不同的分工。善于組織活動的學生為組長,善于記錄的學生為記錄員,善于表達的學生為中心發(fā)言人。為了讓每一名學生都得到鍛煉,定期輪換主發(fā)言人,保證每個組員發(fā)言的均等性。在主發(fā)言人表達之后,如有遺漏,其他人可以補充。小組組長一般為學習好的學生,但成員之間定期輪流擔當副組長,也可以鍛煉學生的組織能力,有時會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2. 調動合作意向,掌握合作技術

      首先教師要跟學生明確說明合作學習的必要性,讓學生對新的學習模式深入的了解,主觀上接受和喜歡。其次教師還要先研究好合作學習的技術,教會學生合作學習方法。只有這兩點滿足了,才能保證學習效果。

      (二)小組合作學習的版塊設計

      小組合作學習分為課外準備階段的小組合作學習和課堂上的小組合作學習。教師課前下達要學習的主題和訓練模式,小組成員各分其責,課外事先進行準備工作。包括小組課堂目標的設定,相關詞匯、常用句型的收集,相關音頻、視頻的查找,資料的組內共享,課堂分工的討論等。課堂上主要以學生的小組內和組間的語言實踐為主,縮短教師的講解,盡可能給學生提供更多外語交流的機會。

      結合會話課程的特點,設計幾種合作學習模塊:

      1. 課堂討論、辯論類模塊

      組內討論與組間討論相結合的方式。組內討論重點放在發(fā)言的公平性,所有成員發(fā)言機會均等,組間發(fā)表時重點放在成績好的學生的拔高訓練。組內討論結束后每個組選拔表達能力好的1-2名學生進行第二輪的組間討論。這樣既照顧到口語表達能力弱的學生,又能充分鍛煉到學習好的學生,起到因材施教的效果。

      辯論是培養(yǎng)學生語言交流能力、邏輯推理能力、隨機應變能力和團隊協(xié)作能力的非常好的訓練模式。由于韓國語專業(yè)的學生全部為零起點的學生,詞匯及語法掌握程度有限,教師需要把握好辯論主題的難度,而且需要學生課前充分的準備。首先,小組成員需要圍繞辯論主題進行分工,收集不同側面的論據(jù)。其次,組員之間進行資料共享、互相補充,并預設對方的提問來準備回答。課堂上進行辯論實踐,教師要掌握好辯論的節(jié)奏,教師要強調小組所有成員的配合,避免學習好的學生獨攬全局的情況發(fā)生。

      2. 影視劇配音、表演類模塊

      小組成員根據(jù)課前下達的任務,分工收集相關的視頻或音頻資料,與其他成員共享。根據(jù)每個人的表達能力、性格特點、聲音特點、性別特點、個人喜好負責一個角色,完成作品。情景劇表演中還包括劇本的編寫、翻譯、表演等任務,學生根據(jù)自己的特長負責其中的某些部分,所有人參與到作品的創(chuàng)作中。評價時考慮學生所選劇本劇情有無創(chuàng)意、道具的制作及選擇是否符合劇情,語音語調、表情、動作是否準確。培養(yǎng)學生語言能力的同時,提高學生的組織能力、協(xié)作能力和創(chuàng)新能力。

      3. 語言游戲類模塊

      為了增加趣味性,加強詞匯記憶,提高外語的表達能力,安排猜詞等語言類游戲。課前小組成員進行分工,把已學的詞匯按照詞性等標準進行分類,課堂上把每組收集的單詞全部收齊并打亂,再提供給每組。組內成員共同參與游戲,一人用韓語解釋,另一人根據(jù)所聽到的解釋猜詞,組內成員輪流交替進行。這樣一方面提高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另一方面培養(yǎng)組內成員之間的團結精神及默契度。

      (三)小組合作學習的評價方式

      選擇合理的評價方式是小組合作學習模式成敗的關鍵。這種以小組為單位的合作學習,主要以小組整體評價為主,同時兼顧個體。對于整體的評價要高于小組中個人的評價,促使小組內部的團結,促進每個學生快速進步。評價方式決定了小組合作學習中小組成員是否能夠共同進步,要防止出現(xiàn)小組一直被學習好的一部分學生掌控的現(xiàn)象。學生的語言運用能力不同、性格不同、有善于表達的也有不善于表達的,讓小組成員之間互相幫助,成績好的學生主動的幫助學習成績差的,外向的幫助內向的學生開口說話,以整體成績作為小組成員的最后成績。對于小組合作學習過程中,經常一個人回答的小組,給予相應的扣分;對于小組成員幫助本組基礎差的學生提高會話能力的則給予一定的加分。以小組為單位評價的目的就是通過小組成員之間的共同合作達到學習效果的最大化,重點放在溝通能力差的學生身上,讓每個學生獲得平等的發(fā)言機會,讓所有學生共同進步。

      總之,小組合作學習模式適用于外語教學的聽說讀寫等各個教學環(huán)節(jié)。外語學習的最終目的是能夠與外國人進行流暢的溝通,因此,會話是最關鍵的;但會話也是學生學習中最薄弱的一個環(huán)節(jié),小組合作學習通過合理的模塊設計和健全的評價方式,正好可以讓學習者在小組討論、游戲、表演等動態(tài)過程中克服不好意思開口的習慣,從被動的學習轉變?yōu)橹鲃訉W習,既能提高學生語言運用的能力,還能充分發(fā)揮學習的主動性和團體協(xié)調性,彌補了傳統(tǒng)外語教學方法中的不足,又能提高外語會話教學的效果。

      猜你喜歡
      韓國語組內外語教學
      從震旦到復旦:清末的外語教學與民族主義
      韓國語不完全詞特征探析
      用心說題 提高效率 培養(yǎng)能力
      The Book Review of Methods of 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
      速讀·中旬(2018年7期)2018-08-17 07:22:00
      “Less Is More”在大學外語教學中的應用
      合作學習組內交流討論時間的遵循原則
      合作學習“組內交流討論時間”注意問題
      韓國語教學中“-??”的話語功能分析
      針對TOPIK評分標準的韓國語寫作教育
      合作學習組內交流討論時間探究
      敖汉旗| 柘城县| 略阳县| 自贡市| 延安市| 宣城市| 安徽省| 宜兰县| 随州市| 乡宁县| 遂宁市| 云龙县| 奇台县| 武安市| 南陵县| 裕民县| 那坡县| 淳化县| 都江堰市| 班戈县| 响水县| 建宁县| 团风县| 佛冈县| 天柱县| 定边县| 临高县| 平果县| 赫章县| 浦城县| 嘉禾县| 大名县| 浪卡子县| 浮梁县| 平陆县| 南投市| 玛多县| 甘南县| 武宁县| 舒兰市| 同江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