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太極易理史料輯錄(續(xù)五)

      2018-02-12 17:30:33婁扎根和洪范
      焦作大學(xué)學(xué)報(bào) 2018年4期
      關(guān)鍵詞:兩儀文淵閣四象

      婁扎根 和洪范

      (1.焦作大學(xué)人文學(xué)院,河南 焦作454003;2.焦作師專覃懷文化研究院,河南 焦作454000)

      宋·林至《易裨傳》

      太極者,萬化之本也。陰陽動(dòng)靜之理,雖具于其中,而其肇未形焉。故曰易有太極。

      太極動(dòng)而生陽,靜而生陰,分陰分陽,兩儀立焉,則奇偶之畫所自形也。故曰太極生兩儀,此太極一變而得之者也。

      陽分而為陰陽,曰陽中之陽,陽中之陰;陰分而為陰陽,曰陰中之陰,陰中之陽;陽中之陽,陰中之陰,是為老陽老陰。陽中之陰,陰中之陽,是為少陽少陰。此四象之畫所自成也。故曰兩儀生四象,此太極再變而得之者也。

      四象之陰陽復(fù)分,而八卦成列,則三才之畫具矣。乾與坤對,離與坎對,兌與艮對,震與巽對。故曰四象生八卦,此太極三變而得之者也。

      《大傳》曰:“八卦成列,象在其中矣。因而重之,爻在其中矣。”《說卦》曰:“分陰分陽,迭用柔剛,故易六位而成章。”此八卦重而為六十四卦,太極六變而得之者也。

      易者,陰陽動(dòng)靜之總名也,體用一原,顯微無間,以其渾然全體,肇朕未形,則曰太極。次第相生,自本而末,則有兩儀、四象、八卦之分,極而六十四卦,三百八十四爻,其實(shí)皆一易也,方其為太極也。

      (臺灣商務(wù)印書館 1986年3月初版《文淵閣四庫全書·經(jīng)部》第15冊第853-855頁)

      宋·林至《易裨傳》

      太極,六變而得之者也。六畫既具,則八八還相重復(fù),本卦為內(nèi),重卦為外,亦不外乎乾一兌二離三震四巽五坎六艮七坤八之序也。邵康節(jié)曰:“太極既分,兩儀立矣。陽上交于陰,陰下交于陽,而四象生矣。陽交于陰,陰交于陽,而生天之四象;剛交于柔,柔交于剛,而生地之四象;八卦相錯(cuò),而萬物生焉。是故一分為二,二分為四,四分為八,八分為十六,十六分為三十二,三十二分為六十四,猶根之有干,干之有枝,愈大則愈小,愈細(xì)則愈繁。故自太極之一變,則始于一陰一陽之相交,再變則二陰二陽,三變則四陰四陽,四變則八陰八陽,五變則十六陰十六陽,六變則三十二陰三十二陽,而六十四卦備矣?!贝恕洞髠鳌匪^分陰分陽,迭用剛?cè)?,故易六位而成章者也?/p>

      (臺灣商務(wù)印書館 1986年3月初版《文淵閣四庫全書·經(jīng)部》第15冊第855頁)

      宋·蔡淵《易象意言》

      太極,理也,陰陽氣也,剛?cè)?,質(zhì)也。乾者,太極之動(dòng),故釋彖不言陰陽剛?cè)?。坤主質(zhì),故以柔言。否、泰交不交氣也,又具乾、坤之體,故皆以陰陽言。否,類于坤,故又以剛?cè)嵫?。余卦不滯乎事,則滯乎物,故皆以剛?cè)嵫浴K臓I而成易,十有八變而成卦,易與變本一事也。未入用則謂之易,已入用則謂之變,蓋易無體而變有體也。觀變于陰陽而立卦,發(fā)揮于剛?cè)岫常庩杽側(cè)峤援嬕?。未入用則謂之陰陽,已入用則謂之剛?cè)幔w陰陽氣而剛?cè)豳|(zhì)也。故夫子釋乾坤闔辟曰變而不曰易,釋卦爻之用曰剛?cè)岫辉魂庩枴?/p>

      (臺灣商務(wù)印書館 1986年3月初版《文淵閣四庫全書·經(jīng)部》第18冊第111-112頁)

      宋·蔡淵《易象意言》

      易中言變化者,剛?cè)嶂F皆變。變則化也,變者化之,漸化者變之。成變在化之先,故為陽化,在變之后,故為陰。蓋以先后為陰陽,非謂陽動(dòng)為變、陰動(dòng)為化也。

      易有太極,形而上之道也。儀象八卦,形而下之器也。自道而言,則器雖未形而器之理無不具也;自器而言,則道雖不可見而道之妙又無不在也。

      繼善陽也,成性陰也,此以天命之序而言陰陽也。仁者陰也,智者陽也,此以物受之性而言陰陽也。然陽之所以為陽者,皆動(dòng)而無體也;陰之所以為陰者,皆靜而有體也。

      (臺灣商務(wù)印書館1986年3月初版《文淵閣四庫全書·經(jīng)部》第18冊第113頁)

      宋·蔡淵《易象意言》

      易者,知變易之道而無體也。其以陰陽之變言易者陰陽非易,陰陽變易而無體者易也。猶形而上者謂之道,其以一陰一陽之謂道者陰陽非道,一陰一陽運(yùn)而無形者道也。夫易者,所以生陰陽兩儀即陰陽,今指陰陽而言易者,欲明無非虛無,雖無形無體而有陰陽變易之理也。

      易有太極者,不可見動(dòng)而生物者,可見不可見者形而上之道也,可見者形而下之器也。圣人學(xué)其可見者,而達(dá)其不可見者。故夫子曰:下學(xué)而上達(dá)。

      (臺灣商務(wù)印書館1986年3月初版《文淵閣四庫全書·經(jīng)部》第18冊第114頁)

      宋·蔡淵《易象意言》

      天地設(shè)位而易行乎其中,是言太極在形器之中復(fù)動(dòng)而生也。

      或問,通乎晝夜之道而知,為寂中有感,固得之矣。而謂范圍天地之化,而不過曲成萬物,而不遺為感中有寂,則未之見也。曰范圍天地之化,即乾道變化之序也。曲成萬物,即各正性命之事也。周子以為誠之復(fù),朱子以為太極之體所以立明,其曰復(fù)曰立之義,則其寂然之義可見也。

      (臺灣商務(wù)印書館1986年3月初版《文淵閣四庫全書·經(jīng)部》第18冊第115頁)

      宋·蔡淵《易象意言》

      易有太極,是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觀夫子立此數(shù)語,則知所以生者,不皆在未生兩儀之太極。故先師謂一每生二,一者太極也。太極生兩儀,則太極便在兩儀中。故曰兩儀生四象,及生四象,則太極便在四象中。故曰四象生八卦,及生八卦,則太極便在八卦中。以是推之,則太極隨生而立,若無與于未生兩儀之太極也。但人之為學(xué),茍惟守夫物中之太極,則或囿于形而不得其正。必須識得未生兩儀太極之本,則雖在兩儀,在四象,在八卦,以至在人心,皆不失其本然之妙矣。此夫子明卦象之所由,所以必原易有太極之本,而子思之所謂大本者,亦正在乎此。學(xué)者不可不識也。

      (臺灣商務(wù)印書館 1986年3月初版《文淵閣四庫全書·經(jīng)部》第18冊第116頁)

      宋·蔡淵《易象意言》

      易有太極而生兩儀,兩儀各具一太極而生。生與氣化、形化之事,同一義也。易有太極理也,兩儀氣也,形化形也。有理斯有氣,有氣斯有形,本一道也。故兩儀雖各具太極而生,生而易有太極之妙,無不在也。形化雖各以種類而生,生而氣化之理,無不在也。但以形而言氣,則形易見而氣難見;以氣而言理,則氣易明而理難明。今且以形化之事,明天下之物,各以種類而生,則氣化之事宜若無矣。而聚水之蟲魚,積土之草木,皆自然而生,又豈可謂無氣化之事耶!蓋形化即氣化,似二而非二也。非知道者,其孰能識之?

      (臺灣商務(wù)印書館1986年3月初版《文淵閣四庫全書·經(jīng)部》第18冊第117-118頁)

      宋·蔡淵《易象意言》

      或問太極動(dòng)而生陽,靜而生陰,其先后之序不可易也。而《大傳》曰:“闔戶謂之坤,辟戶謂之乾?!蹦死は群跚?,靜先乎動(dòng)。何也?曰此章之義,主變通而言也。靜而復(fù)動(dòng)之時(shí),變通之義始著,故以一闔一壁言之,其他如陰陽死生之所以先后者皆此義,不可不察。

      智字有兩義。若以義智為言,則智當(dāng)屬陰;若以智仁為言,則智當(dāng)屬陽。蓋智前一半方收藏,而后一半復(fù)開發(fā)也。

      或問,朱子罕言所以生陰陽之太極,至于陰陽中之太極,則屢言之,何也?曰:“自太極而陰陽,自陰陽而萬物,皆是一貫,但時(shí)有不同,則理氣有異耳。未生陰陽之時(shí),所謂太極者,無聲臭儀象之可求,專以此時(shí)為言,則淪于虛無,無所底止。及其生陰陽之后,始有儀象之可觀,則其本然之妙,動(dòng)靜之機(jī),生生之道,真實(shí)無妄,有可得而言者?!币源藶檠裕瑒t學(xué)者有定見,而免淪于虛無之失矣!

      (臺灣商務(wù)印書館 1986年3月初版《文淵閣四庫全書·經(jīng)部》第18冊第120頁)

      宋·朱鑒《文公易說》

      (朱文公)先生曰:“熹以為易字有二義:有變易,有交易。先天圖(河圖)一邊本都是陽,一邊本都是陰。陽中有陰,陰中有陽,便是陽往交易陰,陰來交易陽。兩邊各各相對,其實(shí)非此往彼來,只其象如此然。然圣人當(dāng)初亦不恁地思量,只是畫一個(gè)陰,畫一個(gè)陽。每個(gè)便生兩個(gè),就一個(gè)陽上,又生一個(gè)陽,一個(gè)陰;就一個(gè)陰上,又生一個(gè)陰,一個(gè)陽。只管恁地去,自一為二,二為四,四為八,八為十六,十六為三十二,三十二為六十四。既成個(gè)物事,便自然如此齊整,皆是天地本然之妙元如此。”

      (臺灣商務(wù)印書館 1986年3月初版《文淵閣四庫全書·經(jīng)部》第018冊第420-421頁)

      宋·朱元升《三易備遺》

      易有太極,是易之中元有此極,實(shí)為造化根本,非易之外別更有一個(gè)太極也。太極之理具于《河圖》《洛書》,而顯于兩儀、四象、八卦。由今觀之,《河圖》之?dāng)?shù)用九也。然乾九坤一相對為十,自巽二震八而下相對皆十,何也?九者《河圖》之?dāng)?shù)也,一者太極也,此太極在《河圖》也?!堵鍟分?dāng)?shù)用十也,然坎一坤十相對為十一,自離二乾九而下相對皆十一,何也?十者《洛書》之?dāng)?shù)也,一者太極也,此太極在《洛書》也。

      (臺灣商務(wù)印書館 1986年3月初版《文淵閣四庫全書·經(jīng)部》第20冊第763頁)

      元·保巴《易源奧義》

      先天數(shù)者,無極而太極。先天數(shù)取純一不雜之意,以九數(shù)為則,故數(shù)起于一。一即三,三即九,九即一,故起于一而極于九為老陽。老陽數(shù)老可致神極,神極必變,故曰易。易者,變易不窮冒天下而言也,可為天地準(zhǔn)所謂參天兩地,而倚數(shù)者一三五也??计涠?,一三成四,四五成九,校其實(shí),即張子所謂乾稱父,坤稱母。予茲藐焉,混然中處天地人三才,無間其義。雖殊其神氣即一也,所以成言乎一。一復(fù)為九,效諸文王,元而亨,亨而利,利而貞,貞而復(fù)元。法諸伏羲,乾三連也,所謂三者,豈非天下之大,本乎無極而太極者,乾坤之元也。故先天譬為根,其位皇極以之。

      (臺灣商務(wù)印書館 1986年3月初版《文淵閣四庫全書·經(jīng)部》第22冊第701頁)

      元·保巴《易源奧義》

      中天數(shù)者,太極之運(yùn)化也。中天數(shù)取以奇數(shù)為陽,偶數(shù)為陰。據(jù)一二之?dāng)?shù)為則,是故一生二,即是畫卦之象。此一奇一偶成三,即地天泰也。然中天八卦位數(shù)內(nèi)惟艮居一七之?dāng)?shù),何也?蓋起于艮而止于艮?!墩f卦》云:“艮,東北之卦也,萬物之所成終而所成始也?!奔丛啵喽?,利而貞,貞而元。故周子所謂中正仁義而主靜,立人極焉,艮與靜周起于靜而止于靜也。所謂太極之運(yùn)化者,自元而亨也。故以中天譬為干,其位范圍以之。

      (臺灣商務(wù)印書館 1986年3月初版《文淵閣四庫全書·經(jīng)部》第22冊第702頁)

      元·王申子《大易緝說》

      易者三才之道,《河圖》當(dāng)分作三宮,看三才之象也,其中宮天五、地十。太極也,謂理氣象數(shù),所以為萬化之根本者。全體已具而未分,渾然居中而舉天地萬物,生生化化,盡無以出于此,亦無以加于此,故曰太極。蓋中宮之五,其一其三其五總之,則九天也。其二其四總之,則六地也。合九與六,已具十五之全數(shù)矣。愚故曰天地真元之?dāng)?shù)止有五,其六其七其八其九其十,則各因五而得數(shù),以配上五者而已。曰五曰十,則數(shù)也。五為陽,十為陰,陰陽氣也。五為奇,十為偶,奇偶象也。析而言之,三二之合,則天地也。三個(gè)五,則三才各一天地也。九與六,則老陰老陽。七與八,則少陰少陽也。其十五,則《洛書》縱橫之?dāng)?shù),亦五行生成之?dāng)?shù)也。以五乘十,以十乘五,則又大衍之?dāng)?shù)五十也。是曰理曰氣曰象曰數(shù)靡不全具,渾然為一于中而未分,豈非兩儀未判之太極乎!

      (臺灣商務(wù)印書館 1986年3月初版《文淵閣四庫全書·經(jīng)部》第24冊第20頁)

      清·楊名時(shí)《周易劄記》

      乾即太極也。陽根于陰而能變化,故陽爻皆用九不用七。陽而不偏于陽故為純陽,此天德也,即圣人之德也,亦即人心之德也。文王系彖而曰乾道,大通而利于正已見。乾之為道,陽而能陰,動(dòng)而能靜,而具變化之理,故周公系爻以龍象之言,其自初至上,潛見惕躍飛亢,皆龍德而能變化者也。夫陽不偏于陽而能變化,則陰亦無非陽而陽之為德,不得指其端倪之何在矣!歲雖始于寅而實(shí)開于子,子丑陰而實(shí)陽也;人事雖成于動(dòng)而實(shí)根于靜,靜亦陰而實(shí)陽也。是亦可以見陽徳變化無端之妙矣!天道之元亨利貞,以四時(shí)言之,春為元,夏為亨,秋為利,冬為貞,然爻位卻不可以元亨利貞分配。自初至上,每爻皆陽,皆具可以大通之德,但須因其時(shí)位以致用,是皆利于貞也。時(shí)講有以潛龍為元者,不知元應(yīng)屬春,初爻陽氣潛藏,以時(shí)言之,乃是窮冬之候。若以此為元,則于成歲之序未合,亦不見得陰陽無始之妙矣!主靜即利貞之理也,坤彖取象于牝馬,而乾彖無象,故周公系爻取象于龍,以補(bǔ)文王所未備。

      (臺灣商務(wù)印書館 1986年3月初版《文淵閣四庫全書·經(jīng)部》第47冊第210頁)

      作者附言:

      易是萬事萬物陰陽消長的方法論,而太極則是萬事萬物千變?nèi)f化的本源,是萬事萬物千變?nèi)f化的立足點(diǎn)、出發(fā)點(diǎn)與落腳點(diǎn)。這里一元周而復(fù)始以至于無窮的一,就是太極。這是本文的要點(diǎn)之一。其二,太極動(dòng)而生陽,靜而生陰,分陰分陽,兩儀立焉。太極生兩儀,這是太極一變之易。其三,古人以六十四卦為據(jù),言“太極六變而得之者也”的說法,是值得商榷的。但是,應(yīng)該感謝古人為我們提供了“易之為易,取變化之義”的思維路徑。其四,朱熹以為易字有二義:“有變易,有交易。先天圖(河圖)一邊本都是陽,一邊本都是陰。陽中有陰,陰中有陽,便是陽往交易陰,陰來交易陽。兩邊各各相對,其實(shí)非此往彼來,只其象如此然?!毕荣t一語中的,為我們指出了陰與陽千變?nèi)f化過程中的奧妙與神秘。太極易理是我們古老民族思維方式之根,是古老的華夏文化漣漪清冽的源頭,它不僅使五千年的古老文化綿亙至今,更使一個(gè)自立于世界民族文化之林的東方巨人,在新時(shí)代于情于理地造福于人類。

      猜你喜歡
      兩儀文淵閣四象
      七律·吾校
      公心與私意之間:《四庫全書珍本初集》影印始末考略
      《四象》
      方向漫談
      明代的文淵閣
      非遺視角下兩儀拳的傳承與路徑研究
      兩儀落,消失的TI亞軍
      電子競技(2016年20期)2016-11-28 12:46:53
      大學(xué)生亞健康壓力癥狀與朝醫(yī)四象體質(zhì)相關(guān)關(guān)系研究
      故宮的“文膽”
      前線(2014年2期)2014-11-10 21:40:02
      “正統(tǒng)四象說” 與“醫(yī)家四象說” 相關(guān)問題辨析
      门源| 常山县| 宾阳县| 景宁| 辽宁省| 蒙城县| 报价| 塔河县| 左权县| 额尔古纳市| 东至县| 泽州县| 新闻| 阳曲县| 双城市| 洪雅县| 玉树县| 白河县| 新民市| 新龙县| 仙游县| 图们市| 洛川县| 武乡县| 德钦县| 井研县| 祁东县| 马鞍山市| 麦盖提县| 江达县| 南陵县| 泰安市| 新野县| 鄂托克前旗| 临夏县| 镇宁| 琼中| 濉溪县| 遵义县| 江山市| 山阴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