賴曉琴 劉 鋒
(成都中醫(yī)藥大學,四川成都610075)
《素問·陰陽應象大論》云:“帝曰:調此二者奈何?岐伯曰:能知七損八益,則二者可調,不知用此,則早衰之節(jié)也?!贬t(yī)家從不同角度闡釋“七損八益”的含義,爭論頗多。有醫(yī)家認為“七損八益”作陽消陰長解釋,養(yǎng)生之道應重在扶陽,另有醫(yī)家認為作陽有余而陰不足解釋,養(yǎng)生之道應重在益陰。至馬王堆漢墓《天下至道談》出土,才明確提出“七損八益”指房中之術。此解釋雖為真義,但結果讓后世不禁嘩然。中醫(yī)理論博大精深,不應單純地將“七損八益”的釋義局限于房中術。
《素問·金匱真言論》曰:“南方赤色,入通于心……其數(shù)七”,“東方青色,入通于肝……其數(shù)八”?!捌邠p八益”即可理解為損心益肝。
何謂損心,損心之意不是使心受損,而是寡欲御神以養(yǎng)心。五臟之中以心最為重要。《素問·靈蘭秘典論》云:“心者,君主之官也?!毙氖撬季S意識活動之主宰,為五臟六腑之大主,各個臟腑必須在心的統(tǒng)領下才能相互協(xié)調,共同維持正常的生命活動。心得養(yǎng),則五臟六腑安和,故養(yǎng)生之道首要養(yǎng)心,而養(yǎng)心之道必先養(yǎng)神。心主神明,人體情志思維活動皆由心所主,故“主明則下安,以此養(yǎng)生則壽”。養(yǎng)神則應寡欲心靜,不被紛繁的欲望擾亂心神。如《導引本經》言:“夫心乃一身之主宰,生死之路頭也。是故心生則種種欲生,而神不入氣;心靜則種種欲靜,而神氣相抱也?!盵1]相反,多欲傷神擾心,則易生病衰老?!鹅`樞·口問》言:“悲哀愁憂則心動,心動則五臟六腑皆搖?!比羯駛膿p,亦會波及他臟,是故“主明則下安,主不明,則十二官?!?。因此,故善養(yǎng)生者,必首養(yǎng)心神。正如《素問·上古天真論》之言“恬淡虛無,真氣從之,精神內守,病安從來”。這樣方可健康長壽,度百歲乃去。
《靈樞·天年》曰:“五十歲肝氣始衰,肝葉始薄,膽汁始滅,目始不明?!薄端貑枴ど瞎盘煺嬲摗吩唬骸罢煞蚱甙?,肝氣衰,筋不能動?!庇纱丝芍?,人體衰老亦與肝有關。肝五行屬木,主風,肝為剛臟,體陰而用陽,性喜條達而惡抑郁,肝又主疏泄,與情志有密切的關系。情志過激易影響臟腑氣機,氣機不暢,氣滯則血瘀,百病由生。因此養(yǎng)生,防治衰老,當從肝論治。然肝腎同起于先天生殖之精,共受后天水谷精微所養(yǎng)。《素問·陰陽應象大論》云:“腎生骨髓,髓生肝?!备闻c腎雖形態(tài)不同、功能迥異,但起于同源,故其生理病理關系密切?!夺t(yī)宗必讀》[2]言:“東方之木,無虛不可補,補腎即所以補肝;北方之水,無實不可瀉,瀉肝即所以瀉腎。”因此益肝,也是益腎,養(yǎng)腎也是養(yǎng)肝。《圣濟總錄》[3]2082中也提到:“腎肝二臟,水木之相生者也。若腎經不足,肝元自虛,水木不能相生,其竅俱不利,故耳聽不聰,目視不明。當補下經以益之?!惫署B(yǎng)生應使腎氣充盛,方能筋骨強勁,機智靈敏。
“七損八益”理解為男女正常生理現(xiàn)象,不是我們通常理解的女子不足,男子有余,而是指女子月事按時而來,男子精滿而溢?!妒備洝穂3]2119指出:“蓋七者,女子之數(shù)也,其血宜瀉不宜滿。八者,男子之數(shù)也,其精宜滿而不宜瀉?!鼻夭匆睬宄U明了此觀點,其認為古人以七、八代表男女紀數(shù),故“七損八益”應解釋為女子月經應按時而來,不按時便是病,故稱損,“損”即指不使積聚;男子精氣應當滿盈充實,不充實便是病,故稱益,“益”指不使虧損[4]。男女生理結構不同,生理現(xiàn)象亦有差異,女子相比男子有經帶胎產,這決定了男女養(yǎng)生應該有所側重。明代萬全在《萬氏家傳養(yǎng)生四要》[5]中明確提到:“故治女子者,當耗其氣以調其血,不損之則經閉而成病矣。男子者當補其氣以固其精,不益之則精涸而成病矣。古人立法,一損之,一益之,制之于中,使氣血平和也。”男子應惜精,使精充實,不隨意妄泄,女子應調氣血,使月經按時而來,不使經血積聚,因此男女之養(yǎng)生要重視男精女血,正如《古今醫(yī)統(tǒng)大全》[6]中所言“男精女血,若能使之有余,則形氣不衰,而壽命可保矣”。
“七損八益”在《天下至道談》中特指房中之術。書中明確提到:“七損:一曰閉,二曰泄,三曰竭,四曰勿,五曰煩,六曰絕,七曰費”,“八益:一曰治氣,二曰致沫,三曰知時,四曰畜氣,五曰和沫,六曰積氣,七曰待盈,八曰定傾[7]248。”“七損”即指男女在和合時應該避免的不合乎養(yǎng)生之道的做法,“八益”指有益于身心的男女之道,并指出“不能用八益去七損,則行年四十而陰氣自半也,五十而起居衰,六十而耳目不聰明,七十下枯上脫,陰氣不用,淉泣流出”[7]245。在該書未出土之前,歷代已有醫(yī)家提出“七損八益”可作房中術來解釋,如王冰[8]認為“不知用此”之“用”即指房事,清代姚止庵[9]亦認為“七損八益”是指房中術。房事生活得當,可以養(yǎng)生延年,相反房事不節(jié),房勞傷腎,易致早衰,甚至危及人之性命。如《漢書·藝文志》[10]曰:“樂而有節(jié)則和平壽考,及迷者弗顧,以生疾而隕性命?!薄端貑枴ど瞎盘煺嬲摗芬舱摷按嗽疲骸白硪匀敕浚杂咂渚?,以耗散其真,不知持滿,不時御神,務快其心,逆于生樂,起居無節(jié),故半百而衰也?!狈渴虏还?jié)是致病的重要原因?!督饏T要略》[11]在論述疾病病因時也指出“千般疢難,不越三條”,其中之一就是指房事,其主要用意就在于告誡人們“房室勿令竭乏?!币虼耍渴茵B(yǎng)生應節(jié)欲,采取科學的方法以保養(yǎng)精氣,且房事時機要適當,從而達到延年益壽的目的。
黃伯舜[12]認為“七損八益”的確切含義,應與以下內容有關,即“年四十,而陰氣自半也,起居衰矣。年五十,體重,耳目不聰明矣。年六十,陰痿,氣大衰,九竅不利……涕淚俱岀矣”。這與《素問·上古天真論》中描繪男女生長、發(fā)育、衰老規(guī)律的內容,相互貫通,互為因果,這說明七損八益是生命損益盛衰的過程。女子從一七至四七、男子從一八至四八階段,為“八益”,是人體生長、發(fā)育期;女子五七至七七、男子五八至八八階段,為“七損”,是人體衰退期。因此養(yǎng)生應延緩損的階段,延長益的階段。如何在不同生命階段做到減損增益,金元四大家之一劉完素就根據婦人的生理特點,明確提出青少年女子應以養(yǎng)腎為主,中年婦女應以養(yǎng)肝為主,老年婦人應以養(yǎng)脾為主。即“婦人童幼,天癸未行之間,皆屬少陰,天癸即行,皆從厥陰論之,天癸即絕,乃屬太陰經也”[13]。而在《論語》[14]中也記載有“少之時,血氣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壯也,血氣方剛,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氣既衰,戒之在得”。這表明在人體生長發(fā)育的不同階段,養(yǎng)生也要有所側重。
歷代醫(yī)家從不同角度闡述了“七損八益”的含義,豐富了中醫(yī)養(yǎng)生學思想。養(yǎng)生最理想的狀態(tài)是達到陰平陽秘,歷代醫(yī)家對其含義的不同理解,都離不開陰陽?!端貑枴り庩枒蟠笳摗分饕懻撽庩柕膯栴}?!鹅`樞·口問》指出:“陰陽四時者,萬物之終始也,死生之本也?!薄额惤浉揭怼めt(yī)易義》亦載有:“天地之道,以陰陽二氣而造化萬物;人生之理,以陰陽二氣長養(yǎng)百骸[15]?!边@說明人與自然界關系密切,日常生活要順應自然陰陽規(guī)律,故應“顧四時而適寒暑”,遵從“春夏養(yǎng)陽,秋冬養(yǎng)陰”的養(yǎng)生原則,方能達到延年益壽的目的。
參考文獻
[1]楊繼洲.針灸大成[M].劉從明,高俊雄,賽西婭,等,點校.北京:中醫(yī)古籍書版社,1998:293.
[2]李中梓.醫(yī)宗必讀[M].王衛(wèi),張艷軍,徐立,等,點校.天津:天津科學技術出版社,1994:14.
[3]趙佶.圣濟總錄[M].鄭金生,汪惟剛,點校.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13.
[4]秦伯未.內經知要淺解[M].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1957:9.
[5]萬全.萬氏家傳養(yǎng)生四要[M].武漢:湖北科學技術出版社,1984:1.
[6]徐春甫.古今醫(yī)統(tǒng)大全[M].崔仲平,王耀廷,校注.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1991:1425.
[7]周一謀,彭堅,彭增福.馬王堆醫(yī)學文化[M].上海:文匯出版社,1994.
[8]王冰.黃帝內經素問[M].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12:29.
[9]姚止庵.素問經注節(jié)解[M].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1963:31.
[10]班固.漢書藝文志[M].顏師古注.北京:商務印書館,1955:71.
[11]高學山.高注金匱要略[M].邵雷,王應,王晶,等,校注.北京:中國中醫(yī)藥出版社,2015:1.
[12]黃伯舜.《內經》“七損八益”是生命過程準則[J].浙江中醫(yī)藥大學學報,2007,31(3):263.
[13]劉完素.素問病機氣宜保命集[M].鮑曉東,校注.北京:中醫(yī)古籍出版社,1998:180.
[14]孔丘.論語[M].劉琦譯評.長春:吉林文史出版社,2004:152.
[15]王玉生.類經圖翼·類經附翼評注[M].西安:陜西科學技術出版社,1996:3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