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洋
(河北省固安縣畜牧獸醫(yī)局 065500)
磺胺類藥物是一類人工合成的抗菌藥物,對畜禽消化道細菌性疾病和球蟲病有很好的療效。但是大量在人體累積,會對人體造成危害,所以制定了殘留限量標準及檢測方法。
大量食用含有磺胺類藥物殘留的食物,在人體內會引起藥物的逐漸累積,從而引起泌尿系統(tǒng)和消化系統(tǒng)損傷、血小板減少、過敏反應,并導致細菌產生耐藥性,有致癌作用等。各國政府對磺胺類藥物在動物性食品中使用嚴格規(guī)定了最高殘留限量(MRL),目前我國將磺胺類藥物列為動物養(yǎng)殖過程中限制使用的藥物,規(guī)定磺胺類藥物最高殘留限量(MRL)為0.1mg/kg。
藥廠、飼料生產企業(yè)違背相關的標簽規(guī)定,《獸藥管理條例》明確規(guī)定,標簽必須寫明獸藥的主要成分及其含量,有的商家在利益的驅使下未能明確注明,導致養(yǎng)殖者濫用,過量使用藥物,不能規(guī)范用藥,造成藥物殘留。
養(yǎng)殖者為了更好的經濟效益,濫用和超量使用藥物。有的為了降低經濟損失,在屠宰前使用藥物來掩蓋畜禽的臨床表現(xiàn),不能嚴格遵守休藥期規(guī)定,造成藥物殘留超標。
目前,磺胺類藥物殘留量的檢測方法有液相色譜分析法、液質聯(lián)用分析法、免疫分析法、放射免疫分析法、酶聯(lián)免疫吸附法等行之有效的檢測方法。
3.1.1 酶聯(lián)免疫吸附法的基本原理
磺胺類藥物具有共同的母核機構,通過適當設計半抗原的分子結構,使磺胺族藥物分子中共同的結構暴露出來,采用此種方法得到免疫原,建立同時檢測磺胺族藥物的酶聯(lián)免疫吸附法(ELISA法)快速檢測方法。樣品中磺胺類藥物與酶標板上固定的抗原特異性競爭抗體,加入酶標記物,催化顯色,通過酶標儀進行測定,得出吸光度值(OD值)。
3.1.2 酶聯(lián)免疫吸附法的優(yōu)缺點
磺胺類藥物殘留的酶聯(lián)免疫吸附法根據試劑盒廠家的不同,操作流程及步驟略有不同,總體來說都具有方便,快捷,靈敏度高等優(yōu)點,適用于大量樣品篩查。缺點是只能用于篩查,若檢測結果為陽性,應用高效液相色譜法或液質聯(lián)用等方法進行定量確證。
3.2.1 高效液相色譜法具有分離效率高,選擇性好,檢測靈敏度高,能精準的檢測出試樣中藥物殘留含量等優(yōu)點。但與酶聯(lián)免疫吸附法相比,具有樣品處理步驟繁瑣,需用到的試劑種類多,標準要求高,檢測時間長等缺點。
3.2.2 樣品前處理
樣品前處理步驟較多,但總體分為兩大步,提取及凈化。用乙腈提取試樣中的藥物殘留成分,正己烷分配,最后經過堿性氧化鋁SPE柱凈化后得到可供高效液相色譜儀測定的樣品。
3.2.3 上機測定
設定色譜條件后,取適量標準溶液和相應濃度的標準工作液,以色譜峰面積積分值定量,得出液相色譜圖。
3.2.4 結果計算
公式 X=CV/M
X-樣品組織中磺胺類藥物的殘留量
C-試樣溶液中對應的磺胺類藥物的濃度
V-試樣溶液總體積
M-樣品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