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麗麗
蘇霍姆林斯基認為:真正的教育是自我教育.教育的真正目的不是培養(yǎng)應付考試的高手,而是為了每個學生的終身發(fā)展.因而,創(chuàng)設條件推動學生自我教育、使其潛能得以開發(fā),促進每個學生自主發(fā)展成為筆者所在學校辦學的理念——自主教育.
一、教學有法
筆者所在學校自主教育在教學上具體的體現(xiàn)“兩先兩后”“三最佳”“四場”.“兩先兩后”即先練后講、先學后教,“三最佳”是最佳講授區(qū)、最佳講授期、最佳講授級,“四場”即思維場、生活場、情感場、目標場.
我們必須明確,并不是我們要求學生進行“自主、合作、探究”學習.在要求學生具備進行“自主、合作、探究”學習的資質與意識前,必須先實現(xiàn)轉變:變“教案”為“學案”.
教案是為了讓教師更好地教,而學案是為了讓學生更好地學.為了讓教師更好地教,教案往往是線形的,教程細繁,掩蓋矛盾,沒有作相機誘導、彈性處理的機制.因此在“教案”劇中,根本沒有自主性學習和探究性學習的空間.因為他們最好循著教師預設的路徑亦步亦趨.現(xiàn)在有些教學設計注重“問題的自主提出”、注重“選擇”、注重“討論”,注重“創(chuàng)新”是否可以肯定這就是“學案”了呢?其是否成為進行“自主、合作、探究”學習的有效平臺了呢?未必,在我們數(shù)學課中有很多典型的概念規(guī)律課,例如,“正弦函數(shù)、余弦函數(shù)的性質”一課中,筆者會讓學生通過觀察圖像獨立總結性質,而不是用表格限制他們的思維.
新課標強調,教師是學生學習的合作者、引導者和參與者,教學過程是師生教與學的互動過程.我們要確立以學生為本的理念,一切為了學生,為了學生的一切.
(一)如何扮演教師的角色?
教師在課堂上所扮演的角色直接影響著教學效果.新課程改革要求教師以人為本,它突出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和實踐能力、收集處理信息的能力、獲取新知識的能力、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交流協(xié)作的能力,發(fā)展學生對自然和社會的責任感.教師應當幫助學生制訂適當?shù)慕虒W目標,并確認和協(xié)調達到目標的最佳途徑;指導學生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掌握學習的策略;創(chuàng)設豐富的教學環(huán)境,激發(fā)學生的學習動機,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為學生提供各種便利,為學生的學習服務;建立一個寬容的課堂氣氛.作為參與者,與學生分享自己的感情和想法,和學生一道尋找真理,并且能夠承認自己的過失和錯誤;作為促進者,應該積極地旁觀,給學生心理上的支持,創(chuàng)造良好的學習氛圍;注意培養(yǎng)學生的自律能力,使其自覺學習,與他人友好相處,培養(yǎng)合作精神.
(二)如何引導學生自主學習呢?
“自主學習”是就學習的內在品質而言的,相對的是“被動學習”“機械學習”.著名學者龐維國認為,如果學生能夠在學習活動之前確定學習目標、制訂學習計劃、做好具體的學習準備,在學習活動中能夠對學習進展、學習方法做出自我監(jiān)控、自我反饋和自我調節(jié),在學習活動后能對學習結果進行自我檢查、自我總結、自我評價和自我補救,那么他的學習就是自主的.教育必須以學生的發(fā)展為本,因此必須倡導新的學習方式,即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探究學習,也就是讓學生自己嘗試、自己操作、自己發(fā)現(xiàn)、自己體驗、自己評議,能有效地提高課堂教學效果,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
二、教無定法
開學初管培勇老師的一堂訓練講評課,目標性糾錯總結很有創(chuàng)新意識.
周三聽了張林萍老師的一節(jié)精彩“橢圓的幾何性質”典型例證課,學生非常自主,在探究活動中學生的表現(xiàn)非常精彩..所以大家在教學中發(fā)揮自己的智慧,讓課堂更高效.筆者所在學?,F(xiàn)在新五條評課標準:
1.問題設置,引領學生學習的自主性.
2.把握最佳,力求教師講解的針對性.
3.結構設計,體現(xiàn)知識整合的深刻性.
4.關注效果,達成首次教學的有效性.
5.評價激勵,維持學習動力的持久性.
作為一名青年教師,不斷地刻苦鉆研業(yè)務,認真研究教材教法,研究新課程標準,注重多方位地培養(yǎng)學生的能力和學習習慣.為了把自己的教學水平提高,筆者堅持經常翻閱《中學數(shù)學教學參考》,結合課堂實際運用課件配合教學,向40分鐘課堂要質量.對于后進生,筆者總是給予特殊的照顧,在課堂上多提問、多巡視、多輔導.做好包保工作,課后多找他們談心、交朋友,樹立起他們的信心,激發(fā)他們學習的興趣,做到“春風化雨,潤物無聲”.
有人說教師的生命就像長長的句子,艱辛是定語,耐心是狀語,熱情是補語;又有人說教師的生命像根號,一沓沓作業(yè)本為他的青春無數(shù)次地開平方.其實,這些都只說對了一小半.對于一名幸福的教師而言,教育不是犧牲,而是享受;教育不是重復,而是創(chuàng)造;教育不是謀生的手段,而是生活的本身.教師的一生不一定要干成什么驚天動地的偉業(yè),但它應當如百合,展開是一朵花,凝集成一枚果;它應當如星辰,遠望像一盞燈,近看似一團火.
“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在今后的教育教學工作中,筆者將立足實際,認真搞好教學,創(chuàng)造性地開展學校的教育教學、教改科研工作,在教育這片田園里勤奮耕耘,積極探索.
總之,讓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學到知識,學生學得精彩才是教育真正的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