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 潔
(湖北中醫(yī)藥高等??茖W校 湖北 荊州 434020)
大學語文教學中提升大學生道德境界的方法研究
孫 潔
(湖北中醫(yī)藥高等??茖W校 湖北 荊州 434020)
隨著素質教育改革日漸深入,大學語文教學理念、教學手段、教學方法等有了全新的變化,加上不同行業(yè)、領域需求變化,當代大學生已被提出全新的要求,要具備綜合素養(yǎng)。隨之,在大學語文教學中,高校教師要注重對學生的德育教育,多層次提高大學生道德境界,促進他們全面發(fā)展。因此,本文從不同角度入手客觀闡述了大學語文教學中提升大學生道德境界的方法。
大學語文;教學;提升;大學生;道德境界;方法
在大學語文教材中,包含無數古今中外文學寶庫的名篇佳作,有著多樣化的德育資源,是對大學生進行德育教育的重要素材,也為提高大學生道德境界提供了重要保障。針對這種情況,在大學語文教學中,高校教師必須正確解讀語文教材內容,圍繞當下人才培養(yǎng)要求,采用多樣化方法,對大學生進行德育教育,不斷提升大學生道德境界,提高他們的綜合素養(yǎng)。
簡單來說,專題講解方法是將表達主題相同的課文相融合,營造良好德育教育氛圍,進行德育教育的同時,提高道德感化效果。在應用專題講解方法中,教師要以學期為基點,全面、客觀解讀學期語文教材內容,有效突破教材局限,貼近大學生日常生活實際,以他們的成長和發(fā)展為中心,明確語文教學專題,科學選取相同主題的語文課文,進行集中教學,引導學生走進文本世界,在專題講座法下,深刻感悟多彩的人生、世界等,并對其有全新的認識,在無形中有效提升學生道德境界。在語文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借助專題講解方法,將學期語文教材中主題相同課文集中起來,比如,《精衛(wèi)填?!?、《夸父追日》、《光榮的荊棘路》、《野草》,根據課文內容,構建專題板塊,圍繞主題,采用適宜的講解方法,創(chuàng)設良好的問題情景,借助師生、生生互動,在討論、交流中準確理解課文內容的基礎上,準確把握課文主題,有效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使其明白人生之路布滿荊棘,要不斷培養(yǎng)自己堅韌的品格,勇于面對風雨,懂得人生磨難的價值,擁有積極、向上的人生態(tài)度。在此過程中,教師可以圍繞課文主旨,將相關詩句巧妙融入到專題講解中,比如,“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新顏”,“不為五斗米折腰”等,創(chuàng)設良好的德育教育環(huán)境,講解相同主題的課文內容,促使學生更好地走進相同主題的文本世界,仿佛置身文中情景現場,不斷受到熏陶,深受時空中文人剛正不阿、威武不屈等良好品質的感染,將其作為自己學生的榜樣。以此,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的基礎上,無形中不斷提高他們道德境界,以全新的視角去看待人生荊棘之路乃至世界,學會坦然生活。
在大學語文教學中,心隨我動方法是提升當代大學生道德境界的重要方法之一。就大學生而言,他們年齡相仿,學習環(huán)境、生活經歷大致相同,具有這一時代背景下無數相同的特征,極易對被相同題材的文章感動,產生共鳴。在提升大學生道德境界方面,教師要準確把握這些特點,圍繞課文內容,巧妙利用心隨我動方法,促使班級學生對大學語文學科有全新的認識,對其產生濃厚的興趣,不斷激起他們的讀書興趣。在語文日常教學中,教師可以根據各階段語文教學內容,開展多樣化的讀書活動,讓學生集中閱讀喜歡的課外書籍,相互探討、交流讀書心得,向班級其他同學推薦不錯的文章,激起其他同學的閱讀欲望,也可以根據當代大學生興趣愛好、關注的焦點與熱點,向其提供經典書籍,在他們中傳閱,閱讀的基礎上,多鼓勵學生大膽說出文章主旨、作者寫作手法、主題思想等,在無形中不斷培養(yǎng)學生審美鑒賞能力、表達能力、道德判斷能力等。在此基礎上,由于在多方面因素作用下,人的閱讀愛好是各不相同,小說、散文、詩歌、哲學各有所愛,教師可以通過多樣化途徑,借助心隨我動方法,創(chuàng)設良好的閱讀氛圍,促使學生在閱讀中相互影響、感染,注重對不同類型讀物的閱讀,不斷拓展知識面,不斷探索書中寶貴的財富,在閱讀中有效提升他們的道德境界。
在大學階段,語文課時并不多,畫龍點睛方法在提升大學生道德境界方面發(fā)揮著多樣化作用。在語文課堂教學結束之后,教師可以根據教學內容,向學生推薦和課文題材相關的課外經典讀物,要求學生利用課余時間,閱讀這些經典讀物,將課堂所學的寫作技巧、課文篇章結構分析方法等巧妙應用到課外讀物中,將課堂知識學“活”,并做好讀書筆記,完成布置相關的課外讀物作業(yè)。以“仁愛篇”為例,在學習《詩經?小雅?蓼莪》、《又呈吳郎》、《春桃》等之后,教師可以向學生推薦古今中外文學寶庫中相同題材的讀物,比如,散文集—朱自清《蹤跡》,故事集—安徒生《安徒生童話》,詩集—冰心《繁星》,讓學生在閱讀過程中,將仁愛的種子播種在心尖,使其深刻感受“愛”無窮的力量,在無形中不斷培養(yǎng)他們良好的品質,塑造健全的人格,比如,善良、寬厚、無私,擁有正確的價值取向,具備較高的道德境界,積極看待渾濁的塵世,學會“尊重、欣賞”生命,認真學習課程知識,樹立遠大的理想,不斷提高自身綜合素養(yǎng),更好地在平凡的舞臺上呈現多彩的人生。
在各種因素作用下,當代大學生大都有著較大的生活學習壓力,極易出現各類心理健康問題,影響他們身心健康發(fā)展。在大學語文教學中,教師可以巧妙利用情感宣泄方法,有效提高學生道德境界。以“思鄉(xiāng)”為例,大學語文教材中也有很多相關題材的佳作,教師可以將“思鄉(xiāng)”題材的語文課文集中起來,以專題的形式,展開課堂教學。隨后,教師可以開展針對性的教學實踐活動,比如,鄉(xiāng)愁朗誦活動,可以一人,也可以幾人一組,朗誦課堂內外鄉(xiāng)愁題材的詩歌、散文等,在親身閱讀中去體會不同作者筆下鄉(xiāng)愁的韻味。在此基礎上,教師可以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閱讀喜歡的鄉(xiāng)愁題材文章,并在探討、交流中,解讀文章結構、中心思想等,并訴說自己的思鄉(xiāng)情懷,借助詩句等大膽宣泄一直壓抑在自己心中的鄉(xiāng)愁,并對其進行德育教育。在無形中,讓學生學會用正確的方式去宣泄心中的情感,良好調整自身心態(tài),擁有健康的心理,塑造健全人格,不斷提升自我道德境界。在此基礎上,教師可以根據學生心理等方面存在的問題,優(yōu)化課堂教學方法,充分利用情感宣泄方法多樣化優(yōu)勢,科學展開課堂教學,多角度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不斷受到德育熏陶,具備較高的思想道德素質。
總而言之,在素質教育背景下,大學語文教師必須與時俱進,樹立生本教育理念,以學生為中心,注重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多層次提升他們的道德境界。在此過程中,教師要根據語文課程特點、內容、主題等,客觀分析當代大學生的興趣愛好、個性特征、生活閱歷等,采用多樣化的方法,比如,專題講座方法、情感宣泄方法、畫龍點睛方法,構建高效課堂的基礎上,有效提升學生道德境界,具備良好的思想道德素養(yǎng),成為新時期社會市場需要的“高素質、高水平”專業(yè)人才。
[1]蘇燕,李德民.以文化人貴在得法——正確處理“大學語文”教學中的六種關系[J].蘭州教育學院學報,2013,04:56-58+85.
[2]吳時紅.“大語文”觀的理論建構與大學語文的教學改革[J].江蘇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4,02:143-148.
[3]王新惠.將大學語文專題化教學提升到課程建設的高度[J].中國大學教學,2012,04:55-57.
[4]林小云,張志堅.新媒體語境下大學語文教學改革——從學習共同體構建的視角[J].宜春學院學報,2014,07:125-128.
[5]向丹,鄧曉穎.論高校大學語文教學組織形式的變革與創(chuàng)新[J].集寧師范學院學報,2017,01:90-93+97.
H19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5624(2018)02-020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