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珠容
朋友的一位親戚在云南大理的鶴慶。前段時(shí)間,朋友去云南旅游,給我家?guī)Щ亓艘稽c(diǎn)那里的特色食品———吹肝。吃之前,朋友將吹肝切成薄片,然后弄來一碟蘸醬。平日里,我們就喜歡吃新奇的食物,所以吹肝一擺開,我和丈夫就迫不及待往嘴里搛?!昂贸裕『贸?!”只嘗了一口,我們就不約而同稱贊起來。
單從品相看,吹肝并不起眼,沒想到,它的味道竟然會(huì)那么鮮美。出于好奇,我向朋友追問道:“該是怎樣的工序,才能將這小小的肝做出這般美味?”直到朋友介紹完了吹肝的制作手法,我才找到了這個(gè)問題的答案。
朋友告訴我,吹肝是鶴慶人的一道傳統(tǒng)菜肴,需要花很多時(shí)間去制作。在鶴慶,幾乎每一位家庭主婦到年底時(shí)都會(huì)制作吹肝,用來過年,或者招待來賓。
鶴慶人制作吹肝的手藝,依賴于代代相傳。做吹肝的材料,他們一般選用新鮮飽滿、色澤鮮紅的豬肝。豬肝雖然常見,但它腥氣濃重、色彩嚇人,并不是容易駕馭的食材。聽閨蜜講到這里,我越來越好奇,為什么鶴慶人偏偏就看上它了。
鶴慶人每一家都有泉眼,泉水正是來自玉龍雪山附近,一年四季從不斷流。他們先用玉龍雪山的雪水將豬肝洗凈。佐料的調(diào)配,是吹肝制作的關(guān)鍵。主料辣椒要紅艷嗆鼻、辣味十足,再加上花椒、醋、醬油和食鹽等。鶴慶人家里的山泉水清澈冰涼,不用煮沸,舀上一瓢就可以用來調(diào)配佐料。熬煮一般半個(gè)小時(shí),再加入氣味濃烈的鶴慶亁酒,在酒精的作用下,佐料的味道能更快地沁入豬肝中。
吹肝,顧名思義就是要“吹豬肝”,這是制作吹肝的關(guān)鍵一步,需要由肺活量較大的男性來完成。吹肝要掌握吹的力度和技巧,用力不足,豬肝膨脹不開,用力過猛,豬肝則會(huì)炸開而漏氣。一旦漏氣,就必須把破開的地方捆扎住。整個(gè)豬肝在吹肝人吹出的氣體的支撐下,慢慢膨脹開來。此時(shí),將佐料慢慢灌入,封扎吹氣口,再在豬肝表面均勻地抹上食鹽,吹肝就初步制作完成。
接下去,是吹肝吊掛風(fēng)干的時(shí)間。佐料滲透后腌制豬肝,并抑制腐敗菌類的生長。一周后,在干燥寒冷的雪風(fēng)和溫度的作用中,豬肝里的水分慢慢散去,顏色變得深暗。此時(shí),吹肝便可以食用了。自然風(fēng)干的吹肝,像受熱膨脹開的饅頭,收縮成了纖維狀。所以,切開的吹肝薄片,表面上都密布?xì)饪住?/p>
聽完朋友對(duì)吹肝制作方法的描述,我忍不住又嘗了一口吹肝片,覺得它的味道更鮮美了。吃著吃著,我聯(lián)想到了云南的種種特產(chǎn)。除了云南的煙草、翡翠,排在第三位的就該是銀器了。我想,云南的銀器文化發(fā)展好,不僅是因?yàn)槟抢锏你y純度高,更因?yàn)槟抢锎蜚y人的手工藝精湛。
我由此想明白了鶴慶人為何愛吹肝———因?yàn)橹谱鞔蹈魏痛蜚y有著相似的地方。這種看似簡單的食品,也和打銀一樣,需要精細(xì)的制作和時(shí)間的沉淀,才能把尋常的材質(zhì)琢磨出不一樣的味道和氣質(zhì)。
小小吹肝,寄托了鶴慶人的無限鄉(xiāng)戀和鄉(xiāng)愁,是世間少有的美味。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