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 楠
(北京外國語大學 國際新聞與傳播學院,北京 100089)
馬克思主義新聞觀是全新的無產階級的新聞觀,指馬克思主義關于新聞現象和新聞傳播活動的總的看法。
1.國外研究現狀。由于記者拒證權與作證義務和尋求真相有矛盾,外國學者對于記者拒證權有以下觀點:一是否定說,二是肯定說,三是相對說。
2.國內研究現狀。記者拒證權是一個舶來品。我國對于記者拒證權的研究起步較晚,并且一直對其法理建構基礎存在較大爭議。
記者拒證權,英文表述為“The Reporter's Privilege”,是指在司法活動中,新聞記者拒絕作證提供消息來源的權利。
1.有利于新聞自由的實踐。馬克思指出:“自由報刊是人民精神洞察一切的慧眼?!毙侣勛杂膳c司法公正隸屬于不同范疇,因而具有不同的原則與觀點,但是毋庸置疑的是,二者都有其合理性,都是維護社會公正的工具。
當新聞與司法的利益相沖突時,只能采取一個利益的權衡標準,需要將雙方所受到的損害降至最低。對于單一的案件,看似只有消息來源被暴露在公眾目光之下,長遠來看,對于媒體與后續(xù)消息來源的關系也會產生不利的影響,這種行為不僅會破壞媒體與消息提供者之間的信任關系,導致媒體在日后的新聞活動中不能獲取相關信息,更是潛在地破壞了新聞自由——媒體消息源減少,必定導致其無法最大化地履行職責,對公眾利益是不利的,有損民眾的知情權。
2.新聞的真實性原則。馬克思認為:“事實始終是人民的思想、恐懼和希望的具體表現,是真實的敘述?!边@種原則也是為了保障公眾的知情權和接近權。記者既需要遵從馬克思主義新聞觀的真實性原則,又要做到為消息源保密,需要很深的功夫,也能看出一名記者的專業(yè)水準。
3.有利于新聞倫理的構建。馬克思認為,真正的人民報刊是“人民用來觀察自己的一面精神上的鏡子”。替新聞來源保密具有一定的必要性。首先,這是對受訪者的合理要求表示尊重,獲得消息源信任;其次,這是一個不失去重大新聞的舉措,如果禁止對消息源保密,就會使公眾失去很多重大新聞;再次,這可以保護消息來源免受打擊或迫害;最后,這是保護受害者名譽的必要措施。
在中國,目前尚不存在關于拒證權的法律法規(guī),同時記者拒證權對于我國普通民眾來說是一個相對陌生的概念。此概念雖在國外已經確立幾十年,甚至數百年,然至今仍存有爭議。我國雖然已經在法治道路上取得一定的成果,但鑒于目前民眾法制意識淡薄,新聞記者群體的素質參差不齊,將記者拒證權引至國內時機尚不成熟。
馬克思主義新聞觀認為,在階級社會里,新聞事業(yè)從屬于一定的階級,這種階級屬性集中表現為黨性,黨性的終極價值目標就是人民性。中國媒體是黨和政府的喉舌,不存在記者權利和公權力根本性質上的對立,因此現階段西方國家概念上的記者拒證權并不適合中國。
對待中國問題,需要根據實際情況具體分析。魏永征教授認為,在中國討論消息源的保護,首先須厘清“記者被強迫出庭作證”和“媒體承擔舉證責任”之間有何區(qū)別。無論在任何地方都不可能有“誰不舉證即勝訴”的特權。
然而上述結論并不能全然說明記者拒證權在中國沒有構建的時機,記者為消息來源保密是維護二者關系的一種手段,也是保護消息來源的方式,這種邏輯在任何社會制度下都不存在理論上的沖突,因此在我國建立記者拒證權仍存在必要性,只是需要加以前提的限制,此種限制需要在理論構建與新聞實踐中加以探索。
具體而言,在中國建立拒證權需具備哪些條件?
第一,應該規(guī)范新聞倫理與職業(yè)道德。新聞工作者應該信守承諾,為那些提供重要信息的人保密身份信息,不可忽略新聞單位的必要核查程序。
第二,記者拒證權需要一定的前提條件。這些情況包括“涉案的例外、危害國家安全的例外、涉及生命危急情況、假新聞的例外、記者目擊的例外”[1]等。
第三,記者拒證權的適用應遵循如下程序:釋明、申請、審核與裁定。
馬克思主義新聞觀告訴我們,在社會主義國家,新聞媒體作為黨和人民的耳目喉舌,其社會地位十分重要,社會責任非常繁重。然而,由于行業(yè)競爭的激烈,大眾傳播活動中的矛盾沖突不可避免,其中就包括了“記者拒證權”問題。
魏永征教授認為:“中國對于記者拒證權的問題應采取漸進式立法?!盵2]記者拒證權的引進必須遵循馬克思主義新聞觀的指導,結合中國國情,才能促進新聞媒體的規(guī)范發(fā)展。
由于新聞記者對普通社會民眾的影響是巨大的,記者報道的大多數內容是和人民的生活、公共利益息息相關的,如果沒有特權來保障記者的言論自由,新聞界和社會就會失去前進的動力。在一定的前提下,應當賦予記者拒絕作證的權利,讓他們可以自由采訪,能夠使他們免除后顧之憂,進而做出真實、可信、有說服力的報道。
我們應正視“記者拒證權”現象,促進媒體報道與司法的良性互動,以正確的輿論引導人,為把我國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創(chuàng)造良好的輿論環(huán)境。
[1]張其武.簡議我國新聞記者拒證權的構建[J].新聞愛好者,2011(17):48-49.
[2]魏永征.新聞媒體沒有不舉證就勝訴的特權[J].中國新聞出版報,2015-01-20(3).
[3]魏永征.“記者拒證權”能否照搬到中國[J].新聞與信息傳播研究,2015(1):1-5.
[4]許加彪.試論記者的據證特權[J].新聞知識,2008(05):59-61.
[5]孫靖潔.論新聞拒證權在我國的確立[D].西北大學,2011.
[6]展江.馬克思主義新聞自由觀再探[J].中國青年政治學院學報,2000(1):105-110.
[7]金偉.馬克思主義新聞自由觀及其當代價值[J].湖北社會科學,2013(8):189-193.
[8]高一飛.美國法上的記者拒證權[J].國際新聞界,2010(02):87-90+106.
[9]鄭保衛(wèi).馬克思主義新聞觀的形成與特點[J].中國記者,2001(5):26-28.
[10]劉建明.馬克思主義新聞觀的經典性與實踐性[J].國際新聞界,2006(1):5-10.
[11]Bates S .The reporter’s privilege,then and now[J].Society,2001,38(5):41-54.
[12]Ron Nell Andersen Jones .RETHINKING REPORTER'S PRIVILEGE[DB/OL].Hein Online,2015-1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