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京市西城區(qū)藍天宇鋒幼兒園 段蒞
多一的媽媽肯定在吃魚時對他進行過安全教育,特意強調(diào)了“魚刺”的危險,引起了孩子對于“刺扎人”這件事的格外重視。雖然老師一再強調(diào)“這個刺是不扎人的”,但是多一還是很堅定自己的原有想法,以至于老師讓他親自摸一摸去感受一下的時候,他的動作也反映出了他對于“刺扎人”這件事的堅信。
當(dāng)從媽媽處得來的經(jīng)驗在前,從老師處得來的經(jīng)驗在后,小班年齡段的幼兒往往會“先入為主”,這就是我們會經(jīng)常聽到他們說“我媽媽說……”和“我們老師說……”的原因。雖然老師多次講解,但孩子依然堅持自己的原有經(jīng)驗“刺是扎人的”。
既然這樣,那么結(jié)合小班幼兒的認知、學(xué)習(xí)特點,可不可以組織孩子們親自制作一次“小刺猬”豆沙包,讓孩子在制作的過程中感受“刺”到底是什么。我們可以請制作面點的食堂叔叔或阿姨帶著孩子們和面、包餡,最后在造型的過程中,讓孩子們親眼看到小刺猬身上的刺是由面團上的面直接捏出來的,并且請孩子們親手做一做“小刺”。最后,大家一起品嘗一下自己制作的小刺猬豆沙包。相信孩子們會特別有成就感,也許“刺扎人”的問題也能夠迎刃而解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