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省綏化市青岡縣德勝中心小學校 黑龍江綏化 151621)
小學生的年紀比較小,其智力發(fā)育還不成熟,他們對于事物的認識,主要從感性認識開始,他們習慣于從自己熟悉的相關知識入手,然后了解事物的本質。而數學是一門比較復雜抽象的課程,小學生在學習的時候,難免在理解上存在一定的困難。因此,教師可以結合小學生的認知特點,將生活化教學應用到小學數學教學中,便于其理解數學知識,加深學生對數學知識的記憶。
數學作為理科的一門基礎學科,其講究的是嚴謹性、邏輯性,這樣的思維模式,對于小學階段來說還是十分的欠缺,但是,這種思維模式也是小學生以后學習理科知識必須具備的。思維的培養(yǎng)是從小學數學開始啟蒙,開始學數學時,小學生大都會感覺到數學枯燥乏味,因為學生一開始很難掌握這這種抽象的知識[1]。數學教學生活化能很好的解決這個問題,將數學帶進生活,讓學生運用自己掌握的數學知識解決生活問題,消除了數學課堂的枯燥乏味,同時也激發(fā)了學生學習數學的積極性,在濃厚學習興趣的指引下,學生數學成績和教師課堂教學效率得到極大的提升。
在新課改的背景下,教育理念在發(fā)生很大的變化,對于教學不再是以前單純的追求升學率,更重要的是要求學生能力的培養(yǎng)和提高,使其學會運用自身知識解決現實中的生活問題,如果學生不能夠將所學知識帶入生活,并解決具體的生活問題,那么這種教育是失敗的。在教學中,很多學生在學校成績屬于佼佼者,但是在生活中甚至連自己的生活都不能自理,這是失敗的教育,也不是社會需要的人才[2]。小學生學習數學還存在一個問題,就是在課堂上能夠理解教師講授的知識,但是到課外容易忘記。生活化教學能夠很好的解決這一問題,不僅可以幫助學生解決生活中的問題,同時也加深了學生對所學數學知識的理解。
我們所說的素養(yǎng)實,際上是一種知識的深厚積淀,理論和實踐的結合才是素養(yǎng)的正真含義。數學素養(yǎng)就是扎實的數學基礎知識,這個可以通過教師的課堂講授和學生的自學解決,理論和實踐的結合,除了需要學生的自主學習之外,還需要教師的指導[3]。在教師的引導下,學生能夠運用數學知識解決現實中的生活問題,這就是素質教育的目標,教師和學校應該深刻認識到素質教育在新課改背景下的重要性,轉變數學滿堂灌的教授方法,將生活化教學帶進課堂,讓學生把數學帶入生活,在生活和數學之間架起一道橋梁。
在傳統(tǒng)的教學理念指導下,學校教學都是為了升學率,學校和教師都堅持應試教育的教學理念,在這樣的教育理念下,很多學生成為了學校升學的犧牲品,培養(yǎng)出來的學生不能適應社會需要,很重要的一個原因,就是教學和生活的脫節(jié)。新課改下要求,小學數學教育要緊密的和生活聯系起來,教育的目標是能夠讓學生能夠運用數學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問題。所以小學數學教師應該在課堂教學中秉持這樣的一種教學理念,將生活帶進課堂,運用生活問題講授課堂知識[4]。例如,在學習簡單加減法時,教師布置一道家庭作業(yè)題是:“一個人人一只手有五個手指頭,那么四個人一共有多少個手指頭?”對于小學生而言,剛開始學習數學都是用手指頭學習,這是一種有效且簡單的學習方法,學生回家后可以找來自己的爸爸媽媽和爺爺奶奶一起數,在教學過程中掌握一些基本的數字和算法,而且全程都是快樂的學習。
教師教授學生數學知識,不僅要求學生們掌握課堂基本的知識,還要要求學生能夠在生活中發(fā)現數學問題,然后解決這些問題。學生通過發(fā)現數學問題解決問題,可以提高學生的數學素養(yǎng)。在數學教學中,還要求學生能夠通過所學知識創(chuàng)新性的解決問題,以此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教師在布置作業(yè)的時候可以不布置書面題目,可以要求學生就生活中發(fā)現的數學問題,自己設計一道數學應用題,然后再進行解答。這樣的好處在于將數學完全帶入生活,將主動權交給學生,鍛煉了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教師也可以根據學生提交作業(yè)的情況,及時的掌握每個同學對于知識點的掌握情況,有針對性地采取不同的方法,關注每個同學的成長。
在進行小學數學的生活化教學過程中,教師的教學方法尤為重要。雖然教師在課堂上沒有足夠的時間帶學生們深入實際生活中去,但是教師可以在課堂上設置生活的場景,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意識。這種情景課堂教學方法,是數學教學生活化的必然要求[5]。例如,教師在講授數學乘法知識的時候,可以設置如下題目:“農民伯伯在賣瓜,一斤瓜五塊錢,問買一百斤瓜需要多少錢?”顯然這一個問題需要運用乘法去解決,可以把同學們分成若干的小組,有的學生扮演農夫,有的學生表演顧客,通過學生們賣瓜的過程,教師可以及時掌握每個小組對于乘法口訣的掌握情況,使課堂數學教學變成了有趣的生活場景,同學們的積極性和創(chuàng)造性得到了提高。
綜上所述,數學知識普遍存在與人們的實際生活當中,又服務于生活,讓我們的生活更加方便快捷。因此,教師可以將生活化教學應用到小學數學教學中,將基礎包容與學生生活相聯系,從現實中發(fā)現數學知識,設置生活場景,讓學生愉快的掌握知識。
[1]董維雄.開展小學數學生活化教學的具體策略[J].課程教育研究(新教師教學),2016(19)∶146.
[2]伏軍建,楊艷群,胡兵役等.新課改背景下小學數學生活化教學的研究[J].文理導航·教育研究與實踐,2015(1)∶19-19.
[3]仇桂霞.淺談小學數學的生活化教學的實施途徑和方法[J].教育教學論壇,2015(18)∶258-259.
[4]薛叢.新課程背景下小學數學生活化教學的研究[J].魅力中國,2016(43)∶164-164.
[5] 倪娟.淺談小學數學生活化教學的途徑和策略[J].教育界,2017(23)∶47,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