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合肥市長豐縣實驗高級中學)
隨著當代信息技術的不斷發(fā)展,信息技術被列為基礎教育的學科體系之中,這是為了幫助中學生更好地掌握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方法,與時俱進,跟上時代發(fā)展腳步的有益探索。但是在以往的信息技術學科的教學過程中,信息技術教師為了引起中學生對本學科的學習興趣,會將重點放到如何提升課堂趣味性上,而學生也會過度關注課堂教學的趣味性,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大打折扣。而針對如何提高信息技術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本文將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闡釋。
任何一門學科的課堂教學,都需要有良好的課堂紀律。紀律的好壞程度直接影響著教學活動是否能夠有序進行、教學內(nèi)容是否能夠被學生有效地吸收。而中學信息技術的課堂管理應該從以下幾點入手。
大部分初中的信息技術教學是在計算機房完成的,而計算機房由于設備眾多、學生與教師之間距離比較大、障礙多,導致學生會出現(xiàn)竊竊私語、做小動作等情況。這就要求信息技術教師在每學期第一節(jié)信息技術課堂上就明確為學生制定課堂規(guī)則,并且教育學生要嚴格遵守規(guī)則,賞罰要分明。
在日常的教學活動中,教師和學生都要嚴格遵守課堂規(guī)則。在確保信息技術課堂的趣味性的同時,更要關注課堂教學的有效性,讓每位中學生都能更好地領會到教師所傳授的知識與技能,為日后的學習與生活提供幫助。
每節(jié)課結束后,教師都需要對本節(jié)課進行總結,不僅僅要對教學內(nèi)容進行總結,而且要對教學效果進行總結,完善課堂規(guī)則,使學生能夠更加自覺、主動地遵守規(guī)則、維護規(guī)則。
學生,是課堂教學的主體。教師的教學是為了盡力讓每位學生都能學習到學科的基礎知識內(nèi)容。但是,不同學生的學習方式、思維方式導致學生對教師講授的知識點接受程度存在差異。但是,作為一名信息技術教師,要明確信息技術在當代已經(jīng)成為一門必備學科,是每位中學生都需要掌握的技能,因此,面對不同水平的學生,教師要及時調(diào)整教學任務,努力做到讓大部分學生都能接受,還有一部分學生在日后的復習與訓練中也能逐步掌握,這是本學科教學的關鍵之處。
所以,為了達到這一理想效果,信息技術教師可以在每節(jié)課接近尾聲時,為學生出一個臨堂小測試或者設計一個問題讓大家討論匯報,測試內(nèi)容為本節(jié)課所需要掌握的基礎知識,并規(guī)定時間要求學生作答或匯報討論結果。通過測試情況,教師可以最大程度上掌握學生的學習情況與接受程度。如果本節(jié)課的測試效果不理想,則可以盡快調(diào)整教學方案,在下一次的課堂中,對學生模糊或者薄弱的知識點再一次進行重點講解與復習,從而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在以往的信息技術課堂中,教師是課堂的主要部分,教師的講解與演示占據(jù)著大部分的課堂時間。雖然信息技術教師會創(chuàng)建各種情境課堂吸引學生進入,使課堂充滿趣味性,但實則學生并不能成為課堂的主體,課堂教學的有效性也無法得到保證。最終導致的中學生很喜歡信息技術課程,因為在課堂上教師會進行很多有趣的演示和實驗,但是學生并不能真正掌握到教師所傳授的知識點,這對于學科的發(fā)展和學生個人的發(fā)展都是不利的。
因此,根據(jù)以往的信息技術教學經(jīng)驗,我認為教師可以從這兩方面入手解決這一問題:一是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信息技術課堂教師會有很多的過程演示,而每一次演示后,教師可以留下充足的時間讓學生自己動手操作,獨立完成一項任務。這種親自動手的實踐會加深中學生對一個知識點的印象,強化學生對這一知識點的記憶,并能夠更好地將之運用到以后的學習與生活中。二是創(chuàng)設小組協(xié)作式課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自行組建信息技術小組,并為每一個小組分配任務,讓中學生在相互的交流與討論中充分激活靈感,啟發(fā)思路,形成關于一個問題或者某一方面的知識更加完善且獨特的理解,并安排其動手實踐,在實踐中出真知。
綜上所述,信息技術的課堂上,學生是否能夠有效地學習到必備知識是關鍵,教師應該根據(jù)以往教學經(jīng)驗,總結教學過程中出現(xiàn)的問題,運用恰當?shù)慕虒W方法,切實有效地讓學生扎實地掌握信息技術知識,具備信息技術技能。而如何更好地提升信息技術課堂的有效性是一個長久的話題,需要教師的不斷尋覓、上下求索。
[1]陳晶.新課改背景下提高中小學信息技術教學有效性的策略[J].科教導刊,2016(3X).
[2]于坤.淺談如何提高初中信息技術課堂教學有效性[J].學周刊,2015(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