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小花
(福建省平潭城東小學,福建 平潭)
小學語文教學中,不只是要教導學生識字朗讀,更要讀懂課本文章內(nèi)在的含義,了解課本教材所講述的故事,從而啟發(fā)學生的聯(lián)想思維、培養(yǎng)學生認知能力,在識字的同時還要重視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小學生是有閱讀需要的,但識字量少了會存在閱讀障礙,進而降低學生在閱讀中識字的興趣。所以識字和閱讀是相互影響、相互促進的。那么在語文教學中開展語言文字訓練的策略有哪些呢?
在語文的教學中,識字是小學生最為基礎的學習內(nèi)容,而在傳統(tǒng)的教學中,識字過程被當作一種機械模式對待,這樣的教學雖然能夠在短時間內(nèi)讓學生記憶一些漢字,但是學生對這些漢字的含義并不理解。顯然,傳統(tǒng)的教學是不利于提高學生的認知能力的。小學生意志力較薄弱,認知能力不強、意識不強、自控能力不強,他們對事物的注意力只能保持在15~20分鐘左右,容易分心。如果只是單純地識字,不能很好地吸引他們的注意力,學生難以跟上教師的寫話教學步伐,并且教師刻板式的教學方式也難以激發(fā)學生的寫話興趣。這需要教師結合科學的教學手段,切實提高學生的寫話能力。
新課標要求從小學一年級起學生需要掌握一定的識字量并能夠使用文字完成書寫任務,可見小學低年級的學生也面臨書面表達的教學要求。但由于小學生的智力還處于發(fā)展的初級階段,聯(lián)想和想象的能力都還較弱,詞匯量掌握的也較少,因此單純地要求學生用純文字的方式閱讀和寫作顯然是不符合學生的年齡特點的,反而會讓學生陷入閱讀、書寫和表達障礙中。有鑒于此,在語文課堂中,教師可以有意識地引入繪本閱讀教學,經(jīng)由有趣生動的圖畫故事,配上關鍵性的文字注釋與簡介,會激發(fā)大家看圖寫話的好奇心。
例如,在進行《驚弓之鳥》教學時,因為這篇文章更像是一個邏輯推理的小故事,所以教師可以由更嬴和魏王的對話引出故事,教師的引導可以起到扮演更嬴的角色。教師提出一個問題:“更嬴如何只用弓不用箭就能射下大雁呢?”帶著這樣的思考,學生會慢慢看下去,原來是大雁受傷了,脫離了群體,更嬴聽到了它的叫聲,認為大雁聽到了弦響,一害怕就會掉下來。老師在教學的過程中,首先要讓學生們讀懂這則故事在講什么,大雁受傷會害怕弓箭聲,這和日常生活中害怕打針而不愿意去醫(yī)院一個道理,繼而教師就可以讓學生們談一談閱讀繪本的感想,寫一寫自己從中有什么樣的思考,這樣學生就有了明確的寫話方向。
識字教學初始階段的對象是6~7歲的兒童。心理學研究表明,這一階段的兒童共同的心理特征是:活潑好動、愛玩,不能長時間專注某一事物,喜歡具體形象的東西,記憶力較強,但學得快,忘得也快。兒童在入學之前,已經(jīng)具備了一定的言語能力。他們通過口頭語言積累了相當數(shù)量的口語語匯和簡單的生活用語,為漢字的學習和閱讀提供了條件,奠定了基礎。在識字教學中,教師可以充分利用兒童已有的知識經(jīng)驗,增強教學的針對性,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教師可以聯(lián)系學生的生活實際來創(chuàng)設游戲情景,強化他們的生活體驗。教師也可以利用多媒體來創(chuàng)設直觀、顏色豐富而又充滿動感的游戲情景來激發(fā)學生主動參與的意識,從而營造愉悅的課堂氛圍,使學生主動識字。如學習《神筆馬良》一課,學習這篇課文要認識14個生字并會寫其中的6個,在課堂上,教師可以采取角色扮演的游戲,把角色和要做的事情制作成小卡片,領到角色的同學要先選對角色的名稱,再選對要做的事情來表演,找對了、選對了才能正確表演,通過這樣的游戲,學生識字的積極性自然就高漲了起來。
新課改除了對語文教學的目標和任務做了修改完善外,還著重強調(diào)要將現(xiàn)代化的教育思想、理念和方法運用于語文課堂教學中,語言文字訓練也應該順應新課改的趨勢,挖掘和擴展教學資源的來源渠道,并使用信息化的教學手法開展教學。
在擴展文字閱讀的渠道上,學校除了基于現(xiàn)有教材和圖書外,教師還可以發(fā)動家長的力量,通過家校聯(lián)讀、家校共育的方式,讓家長也逐步養(yǎng)成在家庭教育中開展語言文字訓練的習慣,并且可以組織學生進行分享活動,鼓勵每一位小學生將在家看到或聽到的故事講給其他學生們聽,學生們在聽完后還可以對這個故事做出評價和討論,通過講述的方式讓學習資源逐漸多起來、豐富起來。
在信息化教學上,一方面教師要加強使用多媒體開展語言文字訓練的實踐策略,多媒體教學可以讓教學內(nèi)容變得更加生動,通過聲音、視頻、圖像、文字等多種通道共同用于教學,能夠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另一方面可以嘗試將平板等智能終端工具應用于教學中,學生可以邊閱讀邊使用平板工具進行二次圖像創(chuàng)作,也會更容易進入閱讀的狀態(tài)中,傾聽故事里主人公之間的對話,從而真正進入文章所描述的世界,為閱讀和寫作積累無窮的素材、提供準確的思路。
參考文獻:
[1]鄭曉燕.激發(fā)興趣豐富積累多元形式:提高低年級學生寫話能力的方法研究[J].讀與寫(旬刊),2016,13(10).
[2]戴雪娟.運用繪本促進低年級學生寫話能力的提升策略[J].語文世界(教師之窗),2017(10):54-55.
[3]徐慧敏.指導觀察、引導想象、規(guī)范表達:淺談小學低年級學生寫話能力培養(yǎng)策略[J].新課程(小學),201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