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桂生
(南京市紅太陽椏溪中學,江蘇 南京)
初中數學是一門能夠訓練學生思維智力的學科,富有一定的綜合性。教師在進行初中數學教學的過程中,要注意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讓學生能夠克服學科中的困難,對數學產生濃厚的興趣。激勵式教學法就是通過激發(fā)和鼓勵來引導學生,讓學生能夠產生學習的信心,朝學習目標不斷努力前進。激勵式教學法能夠誘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產生興趣后就能夠帶動學習效率的提升,進而提高學生對初中數學知識的理解。
許多學生其實擁有相近的學習能力,但是在學科成績上卻相去甚遠,在數學學科上出現偏科的學生不在少數。究其原因可以發(fā)現,很多成績不理想的學生都對數學學科本身有著畏難情緒,覺得自己無法理解數學學科中的知識,正是這些情緒讓他們越來越懼怕數學學習,導致成績的下降。激勵式教學法就是從心理上給予學生更多的正面引導,消除學生對數學學科的畏懼感,轉變成“我能行,我可以”的自信,激發(fā)學生學習的原動力。
通過激勵式教學法,能夠讓擁有能力的學生在數學學科中發(fā)揮出自己的學習能力,還能夠讓學習能力不足的學生克服心理障礙去鍛煉自己在數學學習上的能力。只要學生能夠有學習的動力,并且對學習能夠持續(xù)努力,就很容易在成績上有所提升。激勵式教學法能夠刺激學生的學習動機,賦予學生更多的內驅力,調動起學生自身的積極性,從而全面提升學生的數學學習成績。
每個學生都具有不一樣的特點,根據性格的不同,教師應該采取適合他們的激勵方法來進行激勵式教學。首先教師應該對自己的學生進行深入了解,對學生的學習能力和知識儲備情況進行掌握,再根據每個學生的不同情況來確定激勵的方法。這樣能夠將學生的能力進行最大化的激勵,同時又不給學生造成過大的壓力,更好地激發(fā)學生的學習潛能。
在使用激勵式教學法的時候,要針對不同的學生確立不同的學習目標,讓學生能夠朝著這個學習的目標和方向進行努力。通過完成小目標來激勵學生付出更多的努力,同時也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有一直前進的動力。學習能力強的同學,教師可以給他設置一些更具有挑戰(zhàn)性的目標,讓他能夠獲得挑戰(zhàn)帶來的樂趣和滿足感,增強他的求知欲和探索欲。學習能力不足的同學,教師可以通過一些小的階段性學習目標來一步步引導他學習,在完成目標的時候給予相應的獎勵,鼓勵他不斷提升自己。
在運用激勵式教學法進行教學的時候,也要注意結合教材中的內容,對教材中的知識點進行剖析,讓教學能夠滿足教材中的要求。通過對新課改后的教材進行剖析會發(fā)現,課題的選取應該具有一定的懸念性,能夠讓學生產生好奇心和探索欲。在教學的時候,教師利用懸念性課題來鼓勵學生進行探索,讓學生能夠參與到課堂中,跟著教師授課的思路一起來尋求解答。激勵式教學內容的設計要涉及教材中的所有知識點,并且能夠對教材中的重點進行反復的學習和強調,鞏固學生對于重點內容的記憶。
激勵式教學法的核心就是增加師生之間的互動,改變原有的老師主導課堂、學生被動學習的模式,將教師作為引導者,鼓勵學生參與到課堂中進行學習。教師應該確立以學生為主導的課堂,在課堂中滿足學生的需求,更多地去讓學生自己提出問題,提出學習要求。多采用討論型課堂模式,以學生為小組針對數學中的知識進行討論性學習,教師輔助學生進行探討,并對探討中出現的疑惑進行解答,讓學生能夠自主進行學習,對知識點產生更深刻的印象。通過構建和諧的教學氛圍,學生可以消除與教師的距離感,更主動地向教師求教,更勇敢地提出自己的疑惑,而教師也能夠更好地對學生進行激勵,更順利地采取激勵式法進行教學。
激勵式教學法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運用能夠讓學生更好地提起對數學的興趣,更好地打下良好的數學基礎。通過激勵式教學法進一步提高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培養(yǎng)了學生對數學學習的興趣,提高了初中數學課堂教學的整體質量和教學效果。激勵式教學法是符合社會發(fā)展需求的教學方法,符合素質化教育的要求,同時也適應了教育改革的整體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