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金達
(張家港市錦豐初級中學,江蘇 蘇州)
體育教學隨著新課改的推行,對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進行了摒棄,對教學方法進行了新的改革,以學生的身體素質與心理素質兩方面的發(fā)展為目標,并對學生參與教學予以鼓勵,對此我們就從存在的問題中找到改革的方向。
由于在傳統(tǒng)的教學中,老師通常采用的教學方式都是灌輸式的,教授的知識與練習是分離的,使學生無法從學習中體會到樂趣,也就缺乏參與的興趣,也沒有學習的積極性,造成了初中體育課堂學生不愿主動參與的問題。
在初中體育教學中,教學內容一直沿用以前的教學內容,采用傳統(tǒng)的以分數(shù)和成績作為評分的唯一標準的傳統(tǒng)教學方法,使得體育教學以教學大綱為考試大綱,應試教育在教學過程中成為重點強調的內容,使得學生對教學內容缺乏興趣,這也是影響學生主動參與的原因之一[1]。
傳統(tǒng)教學中,對于知識的傳授和課常的學習是教學的重點,學生對于教學內容無法與老師進行溝通,全程都是老師講解為主,學生沒有參與的機會,而學生對于知識的理解和運用,以及心理素質的培養(yǎng)都不在重視的范圍之內,這也導致老師和學生之間缺乏交流。
在新教育制度推行過程中,由于老師長期受到傳統(tǒng)教學體系的影響,雖然運用了新的教學方式,但是評價體系依然是傳統(tǒng)教學的應試教育體系,老師們依然關注學生的課程進度而對學生的興趣等不予關注。因此,必須對傳統(tǒng)的評價體系從根本上進行改變,并使之完善。
在初中體育教學中,老師要根據(jù)教學內容,對教學方法進行改革,以激發(fā)學生的興趣為目標,提高他們主動參與的積極性,比如老師可以將體育游戲和教學內容結合起來,通過這種方式讓學生不僅對體育知識有所掌握,也對身體素質和心理素質有所培養(yǎng),并達到了學生主動參與教學的目的。
例如,老師可以先將學生分成四個小組,可以通過二背向跑、二人拉跑和互追的方式,先讓學生進行熱身,然后安排學生一起參加籃球運球的游戲活動。對于游戲規(guī)則,在游戲開始之前老師應該先明確,四組學生都站在十字線上并且面向圈外,第一個拿到籃球的同學必須沿著圓圈按照逆時針方向跑動,快速跑到下一棒同學的位置上,進行交接籃球,然后回到本組排隊的最后,哪一組先跑完,哪一組就獲得勝利。在跑動過程中,有幾點注意事項:如果超過別人,必須從外側繞過;不能踩到線。通過這個游戲,學生為了贏得比賽,對于技術學習會更加認真和專心。
老師要在傳統(tǒng)的教學內容上進行改進和豐富,以吸引學生更主動地參與教學,比如在教學中可以加入一些熱身的體育項目,男生可以采用踢足球的方式,女生則可以采用跳繩的方式予以熱身,不僅可以在熱身中對其他的體育項目進行熟悉,同時還可以對身體素質和心理素質予以提高[2]。
開展一個追人的小游戲,將全班學生按學號來統(tǒng)一編制,老師第一個叫到的學號的學生開始往目的地跑,然后第二個被叫到學號的學生必須快速去追趕第一個學生,因為一來叫號沒有規(guī)律,二來因為有先后開始奔跑的距離差距,需要有更快的速度和反應能力才能夠追上,所以這個游戲很容易讓學生將注意力集中起來,同時對其興趣和熱情都起到了積極的調動作用。
在新教學方式中,教學主體要從傳統(tǒng)的以老師為主體轉變?yōu)橐詫W生為主體,教學目的的本質是為了學生的健康成長。在實際教學中,老師應當根據(jù)學生的實際情況和學習特點,因材施教,充分體現(xiàn)學生的主體地位,使其能積極地參與教學。
比如,在進行籃球投籃的教學過程中,讓學生通過實踐去觀察籃球飛行中的特點,然后提出籃球在不同投球時的旋轉方向為什么會不同,旋轉有什么好處等等問題,學生的思維積極性也被調動了起來。
在傳統(tǒng)體育教學中,應試教育作為主要的目的,老師通常將考試內容作為教學內容,并將其運用在教學中,學生的成績好壞成為唯一評價標準。為了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必須對原有的評價系統(tǒng)進行改革,采用多元化的教育評估系統(tǒng),充分地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讓他們主動參與課堂教學。
對于初中體育教學的改革,提高學生的主動參與度,老師就必須對教學內容按照素質教育的要求,進行教學內容的豐富,對學生主體地位重新思考,對評價體系進行完善,對學生的學習興趣予以激發(fā),對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予以提高,讓他們能夠充分發(fā)揮其主觀能動性,自動參與教學,從而讓體育教學能夠實現(xiàn)提高學生身體素質和心理素質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