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心解《春江花月夜》

      2018-02-24 05:21王秋朋
      大觀 2018年11期
      關鍵詞:張若虛江畔春江花月夜

      王秋朋

      摘 要:千百年來,對于《春江花月夜》的釋讀可謂是積篋盈箱,角度也是方方面面,如程千帆曾撰《張若虛〈春江花月夜〉的被理解和被誤解》,探討了其被冷落好幾百年的原因;牟德余的《也說張若虛〈春江花月夜〉——被當樂府的非樂府》,討論了其非樂府性,肯定了該詩是一首獨立的、純粹的、高妙的寫景抒情詩。但對于《春江花月夜》具體文本的解讀,似難有更深層次的、更為生活化的理解,大多也僅僅是在前賢的所謂的經典闡釋的基礎之上附聲作和而已。文章將以生活為本,以情為經,以思為維,摹讀癡情人之萬古情語。

      關鍵詞:月;離人;游子;離恨

      張若虛的《春江花月夜》,自明代始見重于世,被先賢時彥加以句釋、節(jié)解、總評,盈箱積篋,其中多有識見。但正所謂:“詩無達詁”,一代有一代學人,一代有一代異說新解,世人對該文章的析講不斷深化,不斷挖掘新意。筆者不揣固陋,以己之無知,心解此文。千古以來,情一也。故筆者采用“批文入情”之法,言己之所悟、所感,期許有所得,并求教于大方之家。

      一、春江潮水連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此句中的關鍵詞是“連”字,此字一通,全句也就凍解冰釋了?!斑B”字一般被解釋為連接、串連等義,但“連”字還有另一義項,即介詞,表示強調,常與“也,都”聯用,含有“甚至于”的意思。比如:連我都追不上劉翔,你就別做夢了。“連”字釋通了,那么全句就可解讀為:春江之水,浩浩湯湯,橫無際涯,江水水域遼遠平闊,甚至于比海水更遼遠平闊。此處的“?!弊?,僅僅是介詞“連”介入的比較對象,夸言江水的廣袤無邊。這也正符合《春江花月夜》寫“江”而非“海”之本意,也正于后文中的“江畔”“江月”相一致。當然,在張若虛的時代,“連”字是否有此義項,將煩勞飽學之士去考證了。“?!弊殖猩弦痪涠鴣恚钦f水域遼遠平闊的江水,此句應是“江上明月共潮生”?!懊髟鹿渤鄙?,是說明月升起于廣袤無垠的江水之中。明月怎會升起于處之最卑的水中呢?從唐孟浩然的“野曠天低樹”的詩句中可以得到啟發(fā),即在無限遼遠平闊的遠處,仿佛高高的云天比處之泥壤的芳林花樹還要低矮。同理,在平闊江水的遼遠之處,當空的皎皎明月好像比處之最下的水面還要低矮,故有“月升江上”之說。“春江潮水連海平”視覺上無限鋪開廣闊,“海上明月共潮生”則在視覺上向高空拉升、仰望,使整個詩的背景畫面立體起來,為整首詩構建出了壯闊宏大的底色背景圖。這與王昌齡的“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有同趣之境。

      二、滟滟隨波千萬里,何處春江無月明

      如果前兩句是遠視、仰視,那么此句便是作者好像飛升于夜空,來俯瞰宇宙百川的景色了?!颁黉佟庇杉毺幹P,“滟滟”二字即皎潔月華灑于清波之上。波峰波谷的參差高下對光的相互反射,就會出現光影的陸離狀。此景用明代袁宏道《滿井游記》中的一段描寫來賞析最恰切:波色乍明,鱗浪層層……晶晶然如鏡之新開而冷光之乍出于匣也。“隨”字說的是這種陸離狀的涌動之感?!扒f里”說的是這種陸離狀江水像長天銀河般豪壯、壯闊?!昂翁帯笔钦f處處?!昂翁幋航瓱o月明”,即凡陸之所載千江百川,皆有朗朗明月照鑒,其詩境大開,不由讓人想起“一月普現一切水,一切水月一月攝”的奇景瑰色。詩人視野、心胸,不得不使人佩服。

      三、江流宛轉繞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

      江水緩緩流過,曲曲折折,旖旎多姿地輕輕地環(huán)繞著開滿野草芳花的水中小島,或犬牙交錯的江岸?!巴疝D”二字最妙,有一種女性的細膩、柔美、多情、不舍、回望與依戀,似乎江水被“芳甸”有意牽惹著其美麗的紗衣,作挽留意,而江水左環(huán)右擁著“芳甸”馨香的肌膚,又含情不舍。“江水”“芳甸”兩情相依,反襯著游子或離人的“孤”。皎潔的月華靜靜地流泄在芳林叢樹間。由于空氣中細小水氣的反射,這月華散成了千千萬萬的發(fā)著光的水珠,一如那冬日里輕柔、細密、嗽嗽有聲的雪粒。這里有天籟之聲。江水、芳甸、花林,一切皆為皎潔的月華所籠罩,似見卻又未真切的朦朧之純美之境,讓世人膜拜頂禮。

      四、空里流霜不覺飛,汀上白沙看不見

      “流”字言月華從空中流瀉而下,是動態(tài)的。此處的“霜”非寒日之霜,春日也不當有霜,如若有春霜,當不會有“芳甸”之美稱。“霜”應是皎潔的明月之光,言“霜”而不言月華,是說月華之色若霜雪般亮潔?;蛘呤亲髡呒傧?,假想此時若真有飛霜,由于皎潔的月華與飛霜一色,也是看不到的,即夸言月華的亮潔。同樣,正是由于月華的亮潔,與江岸之上的白沙融二為一,所以才會有只見月華,而“汀上白沙看不見”。此處非有意著筆于白沙,而是借白沙來繪出亮潔的月華之色。正如繪畫者,花之芳香寫不出,便畫狂蜂浪蝶,非有意著筆于蜂蝶,寫花之香也。

      五、江天一色無纖塵,皎皎空中孤月輪

      此句作者視角為之一大,放眼天地之間,整個天光云影覆映在明亮浩瀚的江水之中,空中、水中上下一色,沒有一點的紫陌紅塵。此處純美皎潔之境,當有多層意思:其一,水天一色的自然之景;其二,作者高潔人品“表里俱澄澈”的自贊、自喻;其三,為下文引出離愁再張旗幟。自古以來,中華民族對月就有著特殊的審美情懷,如漢初公孫乘《月賦》:“月出皦兮,君子之光?!卑言掠鳛楦邼嵉木又隆Nㄓ杏写烁邼嵵犯裾?,才能讀出冰心玉壺之境。中華民族的“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此夜明月人盡望,不知秋思落誰家”的審美情節(jié)終究蘊藉出“孤月”二字。孤,是一生命的感知體驗,無識無知的非生命體“月”,當不會有此感觸。那無疑就是作者的生命感知了,即這皓皓一輪明月,投射了作者的情感意緒,正如花會感時,鳥會恨別,菊會愁,蘭會泣一樣,修辭學里稱之為移情。何也?《淮南子》中有“夫載哀者聞歌而泣,載樂者見哭者而笑。哀可樂者,笑可哀者,載使然也。”[1]張若虛心中有“孤”,所以他才會讀出“孤月”。此處也正為下文寫游子之思,離人之愁,埋下伏筆。

      六、江畔何人初見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對此句的解讀,先賢時彥皆盛贊張若虛宏闊的宇宙意識,即把這一輪江畔之月置放在宇宙開辟以來的時間洪流中去叩問,誰是第一個看到這輪明月的?這恐怕是知識分子追求精微、雅逸、高遠、深湛的審美趣味的一廂情愿的解讀吧。此時,也許張若虛有這一叩問,也許沒有,但有沒有很難確定,因為我們不可能穿越時空去問個究竟。國人有重古輕今之固習,就隨順大家的解讀吧。但僅僅局限于此一層意蘊,似乎過于機械、單薄。首先,要明確這“江畔”之“江月”與下文中“明月樓”之明月,一月也,正所謂“明月何曾是兩鄉(xiāng)”。該句既是問“江畔”之人,也是問“明月樓”樓中之人;既是問江畔之月,又是問樓上明月?!昂稳恕倍?,張若虛絕對不是要在宇宙誕生以來的過往生命中去找尋到第一個見到明月的人,而是此刻正承受銷魂離愁之人的明知故問,是心痛時的顛倒語,是心中負疚的不忍直呼。這“何人”就是張若虛心中特指的相隔著水遠山遙的妝鏡臺前的離人,或獨立江畔的游子自己。同樣“初見月”也不可以僅僅淺薄地釋讀為宇宙洪荒以來的在此江畔誰第一次看到滿月,而應釋讀為:今夜此時,月輪剛剛升起,離人或游子便早早地高樓獨上,憑欄望月,或獨立江畔,望月思歸?!俺酢弊盅韵嗨贾?,相思之濃。滿月剛剛升空,離人或游子便早早地或獨立江畔,或高樓獨上,仿佛“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的美好希冀真的能夠慰籍長久的無邊無際的凄涼與孤獨。也許,離人或游子心中還默算著自從游子離開后,明月已經是第幾次圓了;也許心中會有“恨君不似江樓月,南北西東,南北西東,只有相隨無別離。恨君卻似江樓月,暫滿還虧,暫滿還虧,待得團圓是幾時”的悵怨。同樣“江月何年初照人”中“何年”二字,也不可以僅僅淺陋地釋讀為:張若虛要在宇宙開辟以來洪荒的時間長流中確定,在哪一年這一輪滿月才開始朗鑒世間?!昂文辍倍?,應釋讀為:經年累月的離別,使游子或離人已經忘記了哪一年自己背井離鄉(xiāng),又是哪一年開始在每個滿月之夜,總會望月懷遠,寄情千里光。這“何年”二字,是有許多過往希冀,有許多過往失望的“沉痛不知離時”的悲壯。

      七、人生代代無窮已,江月年年望相似

      此句傳統的釋讀為“個人生命是短暫即逝的,而人類集體生命的存在則是綿延長久的?!币蛑按鸁o窮已”的人生和“年年望相似”的明月得以共存。這是詩人從大自然的美景中感到的一種欣慰。詩人對人生短暫的感傷,但并不是頹廢與絕望,而是緣于對人生的追求與熱愛。全詩的基調是哀而不傷,使我們得以聆聽到初盛唐的時代之音的回響。[2]此種解讀恐怕也只是釋讀者的一廂情愿。這里“人生代代無窮已”與“子子孫孫無窮潰也”不具有相同的樂觀的精神實質?!按倍郑w悟,有“斷”的生命體驗?!皵唷弊直旧砭褪且环N傷與痛,即雖然人類集體生命無限綿長,但個體生命是短暫的,作者對此有著清晰的感知。下文中的“閑潭落花”“春去欲盡”“落月西斜”就是這種傷感的明證。集體生命的無限綿長依然彌補不了因個體生命的短暫而生的傷與痛。“年年”也不可以僅僅理解為月缺月滿的無限重復,應當讀出“歲歲年年人不同”的傷感,還應該讀出“山頭日日風復雨,望來已是數千年”的悲壯。游子離家已經很久了,游子或離人望月盼歸已是經年累月了?!巴嗨啤?,明月依舊是那一輪明月,一如別離之時的那一輪明月,還應該讀出“望”這一動作的始終如初。雖然分離很久了,但無論是游子還是離人對對方的思念一如剛剛執(zhí)手離別的戀人一樣,沒有隨著歲月的無情流逝而減去分毫,這里有對真情的謳歌。

      八、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見長江送流水

      此句中的“待”字與“孤月”的“孤”字用法相同,用了移情的修辭手法,把游子或離人心中的情感體驗投射到月之客體,即不是月有所待,而是游子或離人有所待。又為何有“何人”之問呢?細細思來,當時悲情之極語,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心中無數次期盼,無數次失望,以至于不知道自己正在等待怎樣一個結果,一個結局,一個人。也許,這“年年望相似”的“待”只是早已預知了沒有結果的自我孤寂的慰藉的動作重復,只是習慣化、固定化為生活的一部分,只是“心怯空房不忍歸”的借口?!昂稳恕敝畣?,還有一層惶恐、不安,怕的是游子歸來,依舊是那離別之初的有情有義之人嗎?這有情有義之人對“昨日黃花”是摘還是不摘呢?若重情重義又為何經年不歸呢?“流水”為無情之物,“流盡年光是此聲”啊。該句之意有青春消逝之傷嘆,亦有“哀吾生之須臾,羨長江之無窮”的企慕。之所以企慕,正是自己生命、青春的“斷”恨。

      九、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楓浦上不勝愁

      “白云”二字如何解釋?傳統解釋為“游子”。但在中國傳統文化里,用“白云”喻游子,以我的無知,這種用法很少,用“行云”“浮云”喻游子卻很多。如李白的“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杜甫的“浮云終日行,游子久不至”,韋應物的“浮云一別后,流水十年間”,馮延巳的“幾日行云何處去?忘卻歸來,不道春將暮?!币虼耍鞍自啤庇饔巫又f,恐有待商榷。“白云”應是故園鄉(xiāng)土的別謂。如鄭獬的《送張景山知康州》:“家在白云下,郡當滄海頭”,杜牧的《山行》:“白云深處有人家”,現代流行歌手費翔的“天邊飄過故鄉(xiāng)的云,它不停地向我呼喚……歸來吧,歸來呦,浪跡天涯的游子”。這些皆可為證。此句的“去”字,不是動詞離開的意思,而是名詞表距離?!坝朴啤倍质悄模瑹o奈的,無聲的沉寂之痛。該句應釋讀為作者滿懷悲痛地漸漸地離開自己的故園及親人。“青楓”二字,傳統釋讀為春日之綠楓,這倒也不錯,因為《春江花月夜》之春已經界定其春景。但“楓”字一旦與“愁”字連接,我們就不能僅僅理解為春日之綠楓了?!八~紅于二月花”的楓之色,“盡是離人眼中血”的凄美,應該瞬間涌出,仿佛“秋楓”這一基因已經根植到中華民族的骨血里。因此,雖是春日之綠楓,我們也應該讀出話外音。作者就是用“青楓”援引出“秋楓”殘血之色,來渲染離情之悲苦、心痛?!捌帧弊譃樗?、沙渚,常常是古人送行離別之處。“不勝愁”之“勝”字,是經得起,禁得住的意思,“不勝”即經不住、禁不起之意,言愁之多,以至于“愁”有了重感,夸言“離愁”對游子或離人銷魂噬魄般的傷害。此時大家會想到李清照“只恐雙溪舴艋舟,載不動許多愁”的名句。花精木魂之具,尚且“載不動”濃濃的離愁,肉身凡胎的游子或離人又怎能“勝”呢?

      十、誰家今夜扁舟子,何處相思明月樓

      讀完這句,對作者生無限敬仰之意。作者由己之離愁聯想到世間正在遭受離恨別愁的所有游子或離人。此時,該有多少游子趁著這皎潔月華,晝夜兼程,餐風露宿,正在回歸家園的途中。此時,在這月圓人未圓的不眠之夜,又該有多少閨中離人望月盼歸。這是作者的仁心慈念,是一種由己及人的普世關懷?!氨庵圩印笔侵刚诔舜瑲w家的游子?!懊髟聵恰笔侵鸽x人之閨。“明月樓”之“明月”二字意味頗多。在滿月之夜,離人望月懷歸,此時應有恨,恨“何事偏向別時圓”,此時亦應有希冀,希冀“若似月輪終皎潔,不辭冰雪為卿熱”的癡情。同時,還應該讀出“想佳人,妝樓颙望,誤幾回,天際識歸舟”的脈脈情思,“我思君處君思我”的兩情相知。

      十一、可憐樓上月徘徊,應照離人妝鏡臺

      “可憐”二字與今日之“可憐”迥然不同,此處“可憐”二字為可愛之意。“月徘徊”可以理解為皎潔月華“轉朱閣,低綺戶”的形象描繪,亦應會意出此時“徘徊”者,應是離人。滿月之夜,月圓人未圓,離人抱愁不能寐,徘徊閨中。這“轉朱閣,低綺戶”的皎潔月華似有意牽惹著離人。下一句更是無限凄涼無限恨,我們不禁要問,為何偏偏照見“妝鏡臺”,而不是“云母屏風”,不是“斷盡小篆香”的金獸呢?女子思夫,不能成眠,玉容寂寞,攬鏡自照,這“夜夜心”,深深深幾許?“妝罷低聲問夫婿,畫眉深淺入時無”的感今傷昔之心,“唯恐鏡中春,不及花草新”的傷春之心,紅顏未老“恩愛中道絕”的憂懼之心,對影成雙,自悼自慰的黯然傷心,大概唯有一輪明月稍解一二吧。

      十二、玉戶簾中卷不去,搗衣砧上拂還來

      “玉戶”二字當為離人閨閣之美稱,同時又有對閨中離人冰質玉魄托稱之意?!熬聿蝗ァ?,那么欲卷去的是什么?字面意思來看,欲卷去的是讓離人不能成寐的、惹恨牽愁的皎潔月華。但僅限于此一層理解,有些淺陋,而且若放下重重帷幕,月華是可以被遮蔽的。此處卻說“卷不去”,作者用意當另有弦音,即離人所遭受的別恨離情“才下心頭,又上眉頭”,片刻不得消歇。那么“拂還來”,欲拂去的又是什么?有人說是搗衣砧上的皎潔月華,此說恐怕過于拘泥窄狹。此處欲拂去的應是搗衣砧上的搗衣聲。李白嘆“長安一片月,萬戶搗衣聲。秋風吹不盡,總是玉關情”,韓翃呼“山色遙連秦樹晚,砧聲近報漢宮秋”。可以看出,砧聲總是與素秋相連成意象。那么《春江花月夜》當是繪春景、春籟,怎會有秋景、秋籟呢?答案如下:其一,難道古人僅僅秋日搗衣嗎?其二,不曾聞“何處合成愁,離人心上秋”之語嗎?雖身處春日春夜,卻因離恨別怨。目之所及,只有惹愁添恨的秋景秋聲。此處一通,這就好理解了,即這搗衣砧聲,破空而來,直響到天明,敲得人心碎,聒得人夢難成,卻不道愁人怕聽,真真是千聲萬聲皆是恨。“卷不去”有欲“卷去”之意,“拂還來”有欲“拂去”之意,“卷去”“拂去”只為“枕上片時春夢中,行盡江南數千里”,只為夢中歡聚。但“卷不去”“拂還來”,終究是抱愁難眠,好夢難成,故而才有下文里寄情千里光,以慰相思。

      十三、此時相望不相聞,愿逐月華流照君

      此時此刻,漂泊的游子在水遠山遙的他鄉(xiāng),舉首望月思念著心中的離人,離人卻也在梨花溪月的故園鄉(xiāng)梓望月盼歸,一種閑愁,兩處銷魂,相思相望不相親。故而游子或離人發(fā)愿,愿自己騎乘了這皎潔月華,飛升到自己所思念的人身,與君相偎相依。美麗的神話終究是不可能實現。游子或離人被迫回歸慘痛的現實,只能寄希望于迫近云天的鴻雁,淵中暢游的魚龍去為自己傳書帶信,捎去自己無窮無盡的相思情恨。

      十四、鴻雁長飛光不度,魚龍潛躍水成文

      鴻雁,一種春來北飛,秋來南飛的候鳥,被視為言而有信的“郵差”,為分離的人捎來或捎去信息。游子或離人便把濃濃的相思托付于它,讓它帶到所思念的人的身邊。但這迫近云天的大雁,卻也飛不越這“玉做人間,素秋千頃”的廣闊無垠,此句有兩層意思,其一鴻雁無力為自己捎書帶信,其二游子與離人相距天涯海角之遙?!棒~龍”二字,當為偏正詞組,偏指“魚”。因漢詩里有“客從遠方來,遺我雙鯉魚,呼兒烹鯉魚,中有尺素書……上言加餐飯,下言長相憶”,后人便把魚視為傳遞消息的“郵差”了。當然,據后人考證,此處的魚是一種木質魚形書函,而非淵中錦鱗。但后人終究是希望它可以為游子或離人殷勤探看,故而淵中錦鱗有了捎書帶信之特異功能。但是現實終究是現實,不是美麗神話。魚兒始終離不開其養(yǎng)身續(xù)命之水,它的跳躍也僅僅是在水面上激起層層漣漪,漣漪漸漸漾開,終歸于靜浪無波?!傍櫻恪薄棒~龍”傳遞信息的希冀終成泡影,騎乘月華飛升也不可能,游子或離人便沉到了漫漫的悲哀里。但游子或離人依舊執(zhí)著,求之于美夢。

      十五、昨夜閑譚夢落花,可憐春半不還家

      但夢卻并非美夢?!伴e潭”“落花”,皆是凄涼傷感之景。此句里最難理解的是“閑潭”二字,怎么解釋?我們不妨用反向思維看看“閑”的反義詞“鬧”,看到這個“鬧”字,我們會立即想起宋祁“紅杏枝頭春意鬧”之金句。此時我們茅塞頓開了,即“閑”是因為“落花”,因為“春半”,一年花事都將了了。陸游的“桃花落,閑池閣”也同樣證明,潭的閑,正是由于花的落。何也?王安石有“一陂春水繞花身,花影妖嬈各占春”,灼灼春花如火如荼,如云霓幻裳倒影潭中,似乎潭水也有聲有色地喧鬧起來。而這一喧鬧也隨著花的飄零,歸為沉寂而“閑”。此處“可憐”二字與“可憐樓上月徘徊”之“可憐”具有不同的情感色彩。此處“可憐”當為感嘆傷悲之意?!按喊搿奔戎钢俅褐畷r,“一片花飛減卻春”的春殘之景,亦指紅顏難駐,人生老大之境。所思念的人啊,你可知道春殘花落時,便是紅顏老死時。你,為何還不回家呢?

      十六、江水流春去欲盡,江潭落月復西斜

      落花,流水,春事若江水東去般不可挽回地執(zhí)拗地逝去,美好終將完結。落花,流水,皆是傷春自悼之景,落月,西斜,皆是逝者之色,悲涼,黯然,凄苦,只有含茹者自知。

      十七、斜月沉沉藏海霧,碣石瀟湘無限路

      此一句承上一句而來,“斜月”即“落月”,明說的是天將曙,暗說的是游子或離人皆通宵不能寐,“清宵細細長”的漫漫相思之苦。那濃濃的海霧,似心中結就無限愁悶的外在物化?!俺脸痢倍?,仿佛那相思有了重重的密度,化不開,解不散。“碣石”“瀟湘”,說的是游子、離人所在的異地,被重山疊嶂、萬水千山所間隔,言游子、離人相距遙遠。但,“瀟湘”因為娥皇女英與舜的悲情故事,也使游子與離人的分離具有了等量的悲劇性。

      十八、不知乘月幾人歸,落月搖情滿江樹

      在這滿月之夜,不知的是,有多少游子正在回家的路上,而知道的是,我卻不是回家途中的其中一個。其傷情,是“系我一生心,負你千行淚”的無限自責,無限愁怨錐心刺骨?!皳u情”二字似乎為“遙情”更為合適,即相思之情。“滿江樹”似乎為“滿煙樹”最為確切。何為煙樹?由于月落,夜色似明似暗,遠處江岸上的樹枝樹冠皆為淡墨色的一團團形狀,故而有煙樹之謂。這團團“煙樹”卻正像是濃濃離情的顯象,一如賀鑄的“一川煙草,滿城風絮,梅子黃時雨”一樣,情寓景中,景中含情,余味凄涼悠長。

      此文,筆者緣情自悟自思,并不曾傍依他人,非有意于爭鳴,也無意于立新求異,皆源于心泉,汩汩然流出,冀為錦上之塵。

      參考文獻:

      [1]陳多,葉長海.中國歷代劇論選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29.

      [2]肖滌非.唐詩鑒賞辭典[M].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2004:57.

      作者單位:

      隴南師范高等??茖W校

      猜你喜歡
      張若虛江畔春江花月夜
      獨立江畔
      春江花月夜
      春江花月夜
      張若虛的《春江花月夜》與生命意識
      傳世作品最少的詩人
      《春江花月夜》“月”意象及“神秘”詩境芻議
      江畔獨步尋花
      《春江花月夜》賞析
      淺析《春江花月夜》的藝術美學價值
      王小奇送畫
      竹北市| 垫江县| 喀喇| 郁南县| 济宁市| 侯马市| 大石桥市| 延川县| 子洲县| 海晏县| 方城县| 巢湖市| 乌什县| 手机| 绥化市| 大宁县| 常州市| 曲周县| 青海省| 青川县| 崇阳县| 土默特左旗| 伊宁县| 安仁县| 天津市| 安陆市| 五寨县| 耒阳市| 凉城县| 河源市| 天水市| 伊川县| 堆龙德庆县| 巨野县| 革吉县| 呼伦贝尔市| 罗田县| 盈江县| 高平市| 抚顺市| 宁化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