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萍鄉(xiāng)市上栗中學 江西萍鄉(xiāng) 337000)
下面根據(jù)自己的教學實踐談點體會:
傳統(tǒng)教學強調“師道尊嚴”,把學生與教師放在一個不平等的對立面,抹殺學生自主參與的意識,使得學生學習被動,學習效率低下.因此,教學中教師應注重自身情感的投入,以敬業(yè)愛生的情感去感染學生,激起他們對教師的熱愛,對學習的喜愛之情,讓學生感受到上課就是和一個老朋友在談心,在交流,讓學生有勇氣、有信心、積極主動地參與到課堂教學中,成為課堂教學的主人。
愛因斯坦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學生對新知識不感興趣或興趣不大,絕不會有主動參與到新知識學習的興趣,學生對新知識感興趣,產(chǎn)生強烈的求知欲,是產(chǎn)生主動參與意識的原動力,而學生對新知識感興趣無非有兩種原因:一是覺得有趣,二是覺得有用。那么,如何讓學生覺得學習化學有趣呢?
首先,教師要充分利用化學實驗.化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自然科學,很顯然,學科特點就是通過實驗去探究科學.而實驗是化學學科得天獨厚的優(yōu)勢,它對求知欲旺盛的初中學生具有極強的誘惑力,它不僅加深學生對化學學科特點的認識,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也培養(yǎng)了他們動手、動腦、觀察、想象思維的能力.所以,教材中的演示實驗和分組實驗一定要做,有困難的,創(chuàng)造條件也要做。
其次,教師要用幽默、詼諧的語言激發(fā)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
例如,在做“氫氣還原氧化銅”實驗時,教師先用神秘的語氣配以簡單的動作敘述:氫氣還原氧化銅,先通氫氣莫等閑,屏氣觀察再加熱,反應完畢冷卻后,停止通氫(氣)為結束;倘若固執(zhí)不照辦,反應就給(你)顏色看.在“顏色看”三個字上放慢速度,給人一種似警告語言的感覺,接著實驗的前兩步按常規(guī)操作,后兩步停止通氫氣后停止加熱。當學生看到試管里的氧化銅顏色變?yōu)榧t色后又變?yōu)楹谏?,驚奇不已,尋思之余,又為“反應就給(你)顏色看”雙含義的領會而眉開眼笑,并對氫氣還原氧化銅的實驗步驟順序有了深刻的認識.顯然,同樣一節(jié)課,如果兩個不同語言風格的教師來講授,肯定是語言詼諧的教師的課受青睞,更能得到學生的認可。
再次,教師可總結一些順口溜,幫助學生記憶學習中的難點.
例如,在做“氫氣還原氧化銅”實驗時,為了讓學生記得氫氣還原氧化銅的步驟,我們可以總結:氫氣早出晚歸,酒精燈遲到早退.這樣可以很形象地表達出“先通后熱,先滅后?!钡膶嶒灢襟E。
又如,地殼中各元素含量從多到少的順序是:氧、硅、鋁、鐵、鈣、鈉、鉀、鎂,死記硬背顯然太難,且容易忘記.我們可以利用諧音記憶,即“養(yǎng)閨女貼在哪家美”。我們在記住知識的同時,還可以進行反封建思想的教育。
初中學生正處于興趣廣泛、求知欲旺盛的時期.教師如果從化學課的起始年級就注意激發(fā)和培養(yǎng)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并因勢利導,使學生把興趣轉化成樂趣,進而轉化成志趣,就能保持學生學習化學的求知欲。
義務教育階段化學課程中的科學探究,是學生積極主動地獲取化學知識、認識和解決化學問題的重要實踐活動,也是一種重要的學習方式,是義務教育階段化學課程的重要內容,對發(fā)展學生的科學素養(yǎng)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它涉及提出問題、猜想與假設、制定計劃、進行實驗、收集證據(jù)、解釋與結論、反思與評價、表達與交流等要素.而所有這些,都必須由學生親自去經(jīng)歷、去體驗.在科學探究過程中,學生獲得成功的喜悅,激發(fā)了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
在化學教學中,教師應轉換角色,充當課堂的組織者、引導者,做課堂的配角,學生才是課堂的主角;教師應引導學生參與科學探究,發(fā)揮學生的主體性。
運用情境性新知識是最簡捷的培養(yǎng)學生主動參與的手段.抓住這一契機,讓學生梳理知識,運用知識解決問題是提高學生學習能力的好方法.為了全方位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教師應堅持精講精練的原則,精心編制題型多樣、難度適中的習題,讓學生感到學有所得,從而提高學生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
總之,培養(yǎng)學生的主動參與意識對學生形成良好的情感、品德、科學思想有很大幫助.在主動探索中,培養(yǎng)學生的科學態(tài)度、科學思想、創(chuàng)造能力;培養(yǎng)學生自己選擇、自主判斷和獨立思考能力。使學生積極主動地學習化學知識,在平等參與的過程中,培養(yǎng)學生不迷信、不畏權威的勇氣,并轉化成強烈的自信心。